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亚历史上曾先后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华夷秩序以及以日本、美国为核心的霸权秩序,在以国家主权为国际关系核心机制的当代,这些反映不平等国家间关系的秩序无法复制到当今东亚东亚的现实也决定了不存在孕育这些秩序的土壤。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趋势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今东亚秩序的建构,然而一个统一的东亚秩序的建构又受到该地区复杂的大国关系的制约,东亚秩序将摇摆于“东亚”与“亚太”之间。

  • 标签: 东亚 亚太 秩序 整合
  • 简介: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谈判已冲线在望。TPP协议内容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理论上可以搭建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新规则,不仅包括上述投资者一东道国争议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原则等更新的标准,还将涉及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新议题。

  • 标签: 国际贸易 东亚地区 知识产权保护 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 太平洋
  • 简介:伴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地区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分析了不同特质的地区文化(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对地区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东亚地区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文化特质以及地区文化如何影响东亚地区合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区文化 地区合作 东亚 异质文化
  • 简介:作为东亚地作为东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日本一直对开展地区合作态度消极,然而在其东盟5国之行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却提出了日本的东亚地区合作设想.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此次改变态度提出上述构想的种种战略和现实考虑.同时,本文指出在小泉地区合作构想中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甚至根本性的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日本在未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提出日本成为地区合作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小.

  • 标签: 东亚地区合作 小泉 构想
  • 简介:一直以来,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的中日主导权之争被认为是阻碍东亚地区合作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东亚地区主义的历史表明,虽然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日的地区主导权竞争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由于两国在推动自由贸易与对亚洲国家发展援助等经济议题上具有利益一致性,双方的竞争不但不会“撕裂”东亚,反而会刺激东亚地区主义运动,促进多边合作的深化。因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中日两国在第三国的民间合作的未来值得期待。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是左右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变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行动随时可能会影响中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

  • 标签: 中日关系 东亚合作 地区主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作者: 时永明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的东亚政策不仅显示了美国对东亚地区的重视袁还表明了美国在与东亚地区发展关系中将更注重政治尧经济尧外交等软实力的运用遥其思路也逐渐清晰袁即以保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主导权为核心遥而围绕这个核心有三条主线院一是整个战略继续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的军事同盟体系和伙伴国为依托袁保持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地位曰二是加强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联系袁引导其发展方向符合美国利益曰三是以对话方式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袁以免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遥东亚地区构建也将出现新的形势院美国跨太平洋区域构建面临多重挑战曰东亚合作更加开放与包容曰东亚区域合作更加倚重东亚核心国家合作的深入遥
  • 简介:<正>我想就美日关系问题谈三点内容:第一点,影响美日关系的因素;第二点,未来的关系形式是什么;第三点,潜在的影响及这些关系中的危险因素。我不想做出精确的预测,因为未来会有许多影响因素,而不同的影响结果,不仅会左右美日关系的决策者们,也会影响这一地区的其

  • 标签: 美日关系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东亚地区 决策者 日本
  • 简介:东亚地区是目前倍受国际关注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其人口也迅速老龄化.本文比较了东亚地区各国,尤其是两个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进而总结了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标签: 东亚 人口老龄化 特征
  • 简介:引入大国竞争以达到战略均衡与通过“东盟方式”建立地区合作机制,这是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合作进程中并行的两种战略,大国竞争究竟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动力还是障碍?作者在总结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合作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国竞争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尽管大国竞争在冷战时期为该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而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冷战结束后该地区部分国家在加强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同时,希望通过引入大国竞争达到战略均衡并为地区经济合作创造一个稳定而安全的战略环境,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东亚国家若要继续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必须进行新的战略选择,而战略选择的关键是,如何从目前通过引入大国竞争以满足部分国家的利益而全面转向通过地区合作机制的建设寻求地区共同利益。对大国竞争过分依赖的战略不但会影响地区共同利益的构建,而且会削弱甚至阻碍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深化。

  • 标签: 大国竞争 地区合作 东亚 战略选择
  • 简介:学术界认为“柄香炉”艺术发源于古印度,并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原,这种观点缺乏足够论证。通过实物与图像资料比对,考证了虽然手持柄香炉初期器型来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但中原对这种外域器具并未全盘接纳,而是于魏晋时期在传承了中原本土的古老燃烧器具“镍斗”器型基础上,杂糅了波斯高足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绦斗”式柄香炉。在五代、宋代时期随着行香文化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艺术特征,并外输至东亚佛教地区而影响深远。

  • 标签: 柄香炉 东亚佛教 东亚传播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 简介:在过去10年里,尽管东亚地区是互联网发展速度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但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趋高涨。在地区框架下探讨网络安全合作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东亚各国围绕网络安全展开的交流对话显著增多,并在具体的技术层面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了有限的合作,这些交流与合作构成了东亚地区网络安全机制的基本架构。但现有的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层次较低、机制碎片化严重等显著缺陷。

  • 标签: 东亚地区 网络安全 国际机制 国际合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07
  • 简介:中日目前在继续改善双边关系,共同推动战略互惠关系的全民发展。在东亚地区,如何加强相互双边与多边关系与合作,共促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中日两国所面临的和需要实践的重要课题。东亚当前仍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但也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今后,中日不仅需要更加搞好双边关系,还需要共同努力,携手共促本地区关系与局势的和谐与稳定,共同推动东亚地区各国间在经济领域的互惠合作与经济发展,共同维护本地区局势的安全与和平。

  • 标签: 中日东亚 和谐稳定 互惠合作 安全和平
  • 简介:研究大陆或次大陆尺度日降水长期趋势变化规律,对于检测、理解区域气候和陆地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NCDC)和中国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网降水观测资料,在对该站点资料进行基本质量控制基础上,选取东亚地区619个站1951~2009年日降水数据,按照百分位阈值对降水进行分级,共分为弱、中、强、极强4个级别,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构建区域平均的时间序列,分析了各类降水事件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近59年平均总降水量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日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平均日降水强度略有减小;区域平均的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在中国北方大部、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和日本列岛多呈减少趋势,而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表现为增加。从季节上看,近59年东亚区域平均的冬、春季降水量、降水目数和日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而夏、秋季一般呈减少趋势,仅夏季日降水强度略有增加。降水的年内分配出现均匀化趋势。从不同级别降水事件看,近59年来东亚区域平均的各级别降水量均为下降趋势,中降水、强降水和极强降水日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弱降水日数表现出较明显增加;仅有全区秋季强降水量、日数减少趋势和冬季中降水量、日数增加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还发现,近30年(1980~2009年)东亚地区日降水趋势变化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现增加,日降水强度减少,45°N以南多数台站降水量也增加,全区降水有向非极端化方向发展趋势。

  • 标签: 东亚地区 日降水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弱降水
  • 简介:东亚地区经济成长的潜力分析与展望姜洪一.东亚地区经济成长的态势在二次大战以前,世界经济的中心区在大西洋,太平洋是欠发达的代名词。二次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日本,以后是美国的太平洋沿岸,随之是亚洲四小龙、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中...

  • 标签: 东亚地区 经济成长 潜力分析 亚洲四小龙 电子工业 垂直分工
  • 简介:东亚地区土地政策问题:理解过去,展望未来[美]布鲁斯·科贝尔(BruceKoppel)蒋中一译土地政策问题过去是,现在是,而且将来仍可能是日本、南朝鲜和台湾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政治发展的关键。无论是留意一下四十多年前的土地改革、今天城市的高地价还是...

  • 标签: 土地政策问题 土地改革 土地问题 东亚地区 社会公平 所有权
  • 简介:现在,日本、中国以及韩国的教育法的存在价值因受国内教育改革的影响而面临着很大的拷问。我认为这是基于新国家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而变化的教育法规范的基本教育的理念、目的在本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所要分析的是,能确切地认识在这种状况中改变的各国教育基本法的教育目标条件,以及它自身在教育现象的变化当中所需求的状况。

  • 标签: 东亚国家 民族主义 教育规范
  • 简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东亚产业转移促使东亚国际政治地位显著提升,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均出现新变化,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导致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有升有降,从而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日、东盟关系开始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等等。

  • 标签: 东亚 产业转移 地区国际关系
  • 简介:摘要利用在线耦合的三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模拟了冬季东亚地区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情况。该模式的模拟结果中,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值都和地面观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较好地反应该区域的气象要素特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模拟,结果可见PM2.5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另外四川盆地的颗粒物浓度也较高。本研究还对比了开关气溶胶辐射反馈的两个数值实验,发现东亚地区由于PM2.5导致的地表短波辐射接收量减少了约20-45W/m2,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京津冀区域、四川盆地及华中平原区,这与颗粒物浓度的高值区是相对应的。由于气溶胶气候效应导致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分别达到-0.6℃和6%,增加的湿度导致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其质量浓度会对应升高。该结果定量描述了该地区由于气溶胶辐射反馈造成的近地面温度湿度变化,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正反馈机制。

  • 标签: 东亚地区 大气化学模拟 WRF-Chem 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