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近几年打击严重暴力案件的实践看,临场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组织指挥是否得力。因此,严重暴力案件临场处置的组织指挥应注意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 标签: 严重暴力案件 临场处置 组织指挥
  • 简介:<正>查缉严重暴力犯罪分子临场处置的具体战术和措施包括追缉、堵截、控制、清查、搜索、包围和缉捕等.实战中,实施上述战术和措施都是交叉或同时进行,因此很难分清各自的行为界限和进行的次序,所以实施时要融汇贯通。本文分别立题,逐项地加以论述是为了从不同侧面对它们做较具体、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暴力犯罪分子 盘查 追缉 相应措施 战术 查缉
  • 简介:针对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应当贯彻“先发制敌,速战速决”的原则,力争将罪恶阴谋制止在预谋阶段,防止严重危害。暴力案件不是千篇一律,在侦破形形色色的暴力案件时要针对不同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案件所处的不同态势,灵活运用侦查谋略,因案施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标签: 侦查谋略 暴力案件 运用
  • 简介: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校园作为教育法治的重要阵地,使校园暴力案件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式,探讨校园暴力伤害事故的类型及责任认定,重点探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就如何有效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问题,以期解决当前存在的法律责任认定不清、法律立法空白、对施暴者追责困难等问题,并通过完善立法和追责机制,以及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校园暴力

  • 标签: 校园暴力 法律责任 责任认定
  • 简介: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校园作为教育法治的重要阵地,使校园暴力案件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式,探讨校园暴力伤害事故的类型及责任认定,重点探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就如何有效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问题,以期解决当前存在的法律责任认定不清、法律立法空白、对施暴者追责困难等问题,并通过完善立法和追责机制,以及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校园暴力

  • 标签: 校园暴力 法律责任 责任认定
  • 简介:暴力恐怖案件多发频发,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新疆乃至全国社会面稳定的首要问题。公安机关作为处置暴恐活动、查处暴恐案件的重要力量,应当立足信息化的大背景,在研究暴恐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视频监控在暴恐案件侦查中的预先控制、同步发现、回放寻踪及固定证据的作用,并以情报为主导。将视频侦查与其他侦查手段灵活组合,以实现侦查效能的最大化。

  • 标签: 视频监控 暴恐案件 侦查
  • 简介: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程度恶劣,触及了大众的良知底线,影响了校园风气,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以青岛地区青少年犯罪审判实务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分析其中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的对策和路径。

  • 标签: 校园暴力 青少年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现象日趋严重,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和合理的辐射区,学生、教师或学校外部人员入侵故意袭击师生的身体或抢夺财产、破坏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暴力行为。青少年无论作为涉及刑事案件的主体或是客体,都会刺激社会的神经,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担忧,校园暴力的发生,意味着涉事双方家庭的崩溃,动摇了社会秩序,削弱了国家未来的柱石基础。本文拟从校园暴力案例分析的现状分析,对中美双边校园暴力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对校园暴力案例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完善校园暴力的法律体系,对预防和控制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校园暴力 刑事责任 预防体系
  • 简介:随着交通执法环境的日趋复杂,部分违法人员为逃避检查,不计后果强行冲关,并驾车故意冲撞他人车辆、交通设施甚至执法人员。暴力性冲关现象的频频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给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对交通民警的人身安全也造成极大的威胁。机动车一旦被有违法犯罪企图的人所掌控,就可能变成一个危险性极大、杀伤性极强的犯罪工具。因此,交通民警在处置暴力性冲关时必须转变观念,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以退为进等策略,做到有效处置。

  • 标签: 执法 暴力冲关 处置原则
  • 简介:校园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实践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各类院校发生的校园暴力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对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出校园暴力犯罪的七大主要类型,从而为有效地治理校园暴力犯罪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 标签: 校园暴力犯罪 特点 类型
  • 简介:严重暴力犯罪通常是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犯罪。从近几年.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侦监处审查逮捕的案件看,该类犯罪呈上升的趋势。在2004年的1168件批捕案件中,该类案件合计200件,占当年案件总量的17.1%。在2005年度的1334件批捕案件中,

  • 标签: 严重暴力犯罪 防治 原因 上海浦东新区 人民检察院 故意杀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严重精神障碍的个案管理数据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深圳市社区居家在管严重精神障碍30 581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6%(2 319/30 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业(OR:1.29,95%CI:1.18~1.41)、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OR:1.19,95%CI:1.03~1.36)、建档前发生暴力行为(OR:2.98,95%CI:2.64~3.36)和社区面访≥5次(OR:2.46,95%CI:2.06~2.94)是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已婚(OR:0.81,95%CI:0.74~0.90)、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OR:0.25,95%CI:0.20~0.32)、诊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0.59,95%CI:0.41~0.84)、申请监护补助(OR:0.65,95%CI:0.58~0.72)、申请服药补助(OR:0.65,95%CI:0.59~0.73)、签约家庭医师服务(OR:0.68,95%CI:0.62~0.75)、参加年度健康检查(OR:0.80,95%CI:0.67~0.95)和社区面访(OR1~2次:0.64,95%CI:0.54~0.76;OR3~4次:0.80,95%CI:0.67~0.96)是暴力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随访中应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估,尽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笔者就所在法院2002年至2004年审结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进行如下统计与分析,笔者所在法院三年审结的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有220件,目前我院涉家庭暴力离婚案件

  • 标签: 家庭暴力离婚 成因对策 案件成因
  • 简介:笔者就所在法院2002年至2004年审结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进行如下统计与分析,笔者所在法院三年审结的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有220件,目前我院涉家庭暴力离婚案件

  • 标签: 家庭暴力离婚 成因对策 案件成因
  • 简介:对于披露涉未成年被害人刑事案件,一般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保障公众知情权以及起到警醒社会成员的一般预防作用.同时,当前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报道工作已有相关的自律规则,如对未成年人使用化名、隐去重要个人信息等等。然而,从当前发生的犯罪来看,涉未成年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信息披露则缺乏相应规范,而且存在着该不该披露、披露多少等争议,从犯罪心理学以及犯罪实证研究角度来看,对涉未成年被害人的极端恶性案件进行广泛、详细披露或报道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即强化同类潜在犯罪人的内心犯意和行动欲望.因此,应当以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为价值取向,在公众知情权与未成年人权利保障二者之间,应当选择保障未成年人,其保障的重点则是案发后的案情通报阶段未成年被害人的身份信息及有关案件细节不被披露,以合理限制公众知情权范围的方式,建立涉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信息披露规则,以最大限度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 标签: 未成年被害人 信息披露 负面效应 公众知情权 儿童利益最大化
  • 简介: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形成为城市建设中愈发壮大、不可或缺的一大社会群体。但伴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该类型犯罪有着犯罪主体学历低、年龄偏小等特征,同时在案情上存在作案手段残忍、诱因简单等共同性。外来务工人员严重暴力犯罪问题凸显,是由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制度、管理层面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和遏制外来务工人员暴力犯罪,我们应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强政府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外来工的培训、引导,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犯罪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法制宣教工作,最根本的是给予该人群基本的经济生活保障和应有的人文关怀。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暴力犯罪 主要特征 成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近几年来,家庭暴力犯罪日趋增多。笔者对成都市1993年至1995年三年间发生的100起家庭暴力犯罪案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为这一时期全部杀人案件的33.8%。在这100起案件中,杀死的有33名,重伤的有34名。它严重地危害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一、家庭暴力犯罪的特点(一)性别年龄特征。在这100起家庭暴力案件中,杀人主体男性的77名,女性23名。这100起家庭暴力案件的杀人主体的年龄最小的仅15岁,年龄最大的是73岁。其中,15岁至30岁的80名,31岁至50岁的16名,51岁以上的有4名,高峰年龄段为

  • 标签: 家庭暴力犯罪 犯罪案件 暴力案件 家庭道德观念 杀人案件 犯罪主体
  • 简介:2012年9月20日上午。四川省宣汉县法院容纳近千人的审判大厅,座无虚席,庄严肃穆,检察官慷慨陈辞地指控一桩绑架杀人悬案。被告是12年前不服一桩民事案件的判决而杀害法官、亡命天涯近13年的覃有宽。法院一审判决覃有宽犯绑架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标签: 民事案件 暴力抗法 法官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恶性 一审判决
  • 简介:中国家庭滋生爱暴力柏燕谊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女儿通过音乐的熏陶,提升对美好的感受力,所以从小要求她学习琴艺。五岁时,父母送她学小提琴。她每天练琴六个小时,下楼的时候没有小伙伴在楼下,她只能自己玩,挖挖土或者摘摘草。

  • 标签: 暴力 知识分子家庭 中国家庭 感受力 小提琴 音乐
  • 简介: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是西方国家对以暴制暴的杀夫妇女减轻或免除罪责的一种理论工具。该理论通过对暴力的周期性及后天无助感的分析,确立了以暴制暴的杀夫妇女构成正当防卫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理论适用于民事领域的可能性,主张暴力的周期性可以成为法官认定家庭暴力存在的基本证据,从而解决家庭暴力案件证据少、认定难的问题。

  • 标签: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 家庭暴力案件 审理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