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历史年鉴》是资料性的工具书,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每一年度中国历史的基本研究状况和成果,为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和教学提供线索,并为今后中国历史的研究积累资料。它于197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创办,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最早的年鉴之一。1981年开始,改由中国史学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已出了1979年、1981年、1982年、1983年版(1979年《年鉴》反映

  • 标签: 中国历史学 年鉴 中国史学会 主要任务 研究状况 史学工作者
  • 简介: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历史的今后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历史任务?从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看,历史又承担着什么样的历史责任?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历史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从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这个社会大环境来看,历史在发展中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我觉得,跳出太过狭窄、太过具体的专业划分,从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学术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考虑历史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中国历史学 史学史 承担 学术 历史责任 中华民族
  • 简介:本世纪初史学大师们的研究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院式研究。从20年代后期开始,史学研究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结合了起来,并由此形成了强调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历史的同一性或特殊性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解放后过分强调同一性,近年来又突出特殊性,一直在“求同”与“辨异”的怪圈中摇摆,真正解决的学术问题并不多。我们这代人应当走出这个怪圈,回过头去续接一下本世纪初史学大师们的路子,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解决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

  • 标签: 求同 辨异 中国史学 学术
  • 简介:【摘要】章老师,您好!这些年,学者们的自传、自述、回忆录出版较多,于此也可见大家对学者的“心路历程”很感兴趣。您从20世纪80年代末留校任教已近二十年,能把你大学以来,特别是从事历史研究以来的某些雪泥鸿爪来个“夫子自道”吗?尤其是为何选择历史研究,以及从事历史研究给你带来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历史 历史学科 学科清教授
  • 简介:河伯与海神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唯心主义思想家.由于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与老子并称"老庄",所以又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强调事物的自生白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如在其著作中讲的"河伯与海神"的故事就包含着极深的哲理.故事大意是:一年的秋天,阴雨绵绵,黄河水一片汪洋,几乎漫过高大的堤岸,黄河神河伯以为黄河的水量最大,再也不会有谁超过它了.可是当它顺流而下,来到东海时,只见茫茫大海,无边无际,真是海天一色,无有尽头,一时给惊呆了.

  • 标签: 老子 老庄 唯心主义 庄子 哲学家 事物
  • 简介:国历家和中国(美)丹尼尔·W·克诺夫兹著甘雪春,何萍译多少年来,许多西方人一直在试图了解和认识中国,这一活动始自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十六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初叶,耶稣会的传教士继续进行着这项工作。然而,训练有素的美国历家正式开始著书立说地研...

  • 标签: 美国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 二十世纪 中国革命 越南战争 斯宾塞
  • 简介:<正>全部亚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盛衰周期之一,发生在八至十三世纪的华北。这个经济周期的标志,是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颇为复杂的区域经济的演变。它的发展,开始于755年的安禄山叛乱,在唐朝余下的岁月中还只是逐渐加速,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急剧推进,并在1100年前后的数十年中达到平衡。对于此一区域经济发展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必要作简要的概括。随着唐朝的衰弱,开封日趋重要。开封地位的上升,主要以牺牲洛阳为代价。洛阳地处开封之西,是唐朝的第二首都,其位置在战略和防御上都更为重要。洛阳和开封都与大运河相接,开封则更靠近华北平原的中心(较洛阳约近190公里)。在该区域人口重心持续东移的

  • 标签: 发展周期 区域经济系统 经济周期 关键因素 十五世纪 区域内
  • 简介:年迈的皇帝祭祖,仪毕,在陵园门口看见一个躬身相送的老人。皇帝凝视守陵老人,皱眉、摇头、叹气,上辇离去。

  • 标签: 中国历史 皇帝 老人
  • 简介:梁启超在1901年的《中国史叙论》和1902年的《新史学》中,提出了"新史学"的思想,领导了中国史学的革命"。在他晚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再次谈到了"新史学"的问题。文章比较了他的"新史学"与所谓的旧史学有哪些不同,以及他早期的"新史学"思想和晚期是否相同。另外文章探讨了他的这些新思想,在哪些方面受到前人的影响,又对于当时史学界、对于后来史学学科的建立产生了什么作用,尝试解决上述问题。

  • 标签: 梁启超 新史学 旧史学 比较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银锭(铤)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未开发的古董文化.近年来,台湾、香港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及重视银锭的收藏与研究,内地的收藏者也逐渐涉足这一领域,使银锭的收藏与研究逐渐升温,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现象.

  • 标签: 银锭 中国历史 古董 收藏者 中国 台湾省
  • 简介:一、水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水有很大关系,但是由于中国处于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及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形势,历史发展的水环境条件很不利。早在西周,河水断流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因素之一,引起史家重视。《国语·周语》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

  • 标签: 中国历史 水利史 水利工程 西北水利 防水治水 基本经济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历史文选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基础,打好基础特别重要,要有长期的文化积淀,现在有些历史专业的学生对文选认识不足,有的读不懂文言文写的古籍,不知阅读的相关知识。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中国 历史文选课 教学方法 高校 教材 课堂教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24
  • 简介:我们研究历史之变,研究历史也随着时代而不同,根据某一问题来研究历史

  • 标签: 中国历史 历史研究法
  • 简介:摘要:中国历史悠久,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历史上,儒家文化的主导、道家文化的超脱精神和佛家文化的慈悲理念共同塑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仅表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上,还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上。当代中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历史经验创新文化发展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可以汲取历史智慧以增强文化自信,并凝聚文化共识。

  • 标签: 中国历史 文化自信 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