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是中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坐落于胜迹无数、学府林立的北京西郊,南邻国家图书馆,北接著名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环境典雅幽美,人文氛围浓郁,科技信息集中,并于众多名校中自显特色,独具风采。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教育 重点大学 师资队伍 学校管理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民族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41年9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院 985工程 211工程 高等院校 学校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面向各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寄宿制公办民族中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中央民族大学。在9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民族人才为历史使命,成为各民族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成为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一种体现、一幅缩影和一面旗帜。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附属中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干部 中国民族团结
  • 简介:志愿填报无疑是极费心神的事情,除了考虑常规因素外还要考虑很多隐性因素,比如身体状况、文化习惯、就业意向等。和很多人一样,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我希望可以跳出井底拥有更高的眼界,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自古以来进京求学便是众多学子的情结,最终,我把目标定在北京。但我当时的境地很尴尬,求稳妥学校还是自己心仪的专业难以兼得,机缘巧合下,我了解了中央民族大学。经过对比民大历年录取分数线,以我的成绩报考还算稳妥。深思熟虑后,我第一志愿填报了民大热门的经管类专业,第二志愿填报了其王牌专业——社会学。之所以把社会学放在第二位,是因为我当时对社会学充满了好奇,想更进一步了解民大强势而冷门的专业。最终,我被民大的社会学录取。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社会学 经管类专业 身体状况 录取 学校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原名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创建于1985年。现有办公室、总编室、第一编辑室、第二编辑室、美术编辑室(图片社)、出版部、发行部、读者服务部、储运部、财务室等机构,附设独立核算的印刷厂、教科服务部及开发实体福道茶...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出版社 定额目标管理 读者服务 经济效益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为“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2个、二级13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91人,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高等学校 “985工程” 中央民族学院 学位授权点 “211工程”
  • 简介:风华正茂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原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试刊于1974年7月30日,是我国民族研究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7名。教授1名,副编审、副研究员4名,编...

  • 标签: 大学学报 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 核心期刊 自然科学版
  • 简介:崛起中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民族教育学是民族学、教育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以不同民族群体与个体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在探索人类教育的共同规律同时,重...

  • 标签: 民族教育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教育学 研究方向 双语教育
  •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预科部近50年来,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还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编写、师资建设和学生管理.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预科部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 简介:根据问卷调查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笔者提出了在中央民族大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中央民族大学体育教育更具有民族特色。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教育 教学
  • 简介:近期,中央民族大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特别加强了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工作。2007年4月,将清华大学开发的“网络教学在线”作为该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以多种方式面向全校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培训,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了解并掌握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技能。

  • 标签: 数字化校园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 网络教学平台 成果 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
  • 简介:多元文化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多元文化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独特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隐性课程具有独特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族院校的典型代表,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此个案的探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隐性课程建设在民族高校多元文化课程建设中的意义、特征及建构策略。

  • 标签: 民族高校 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 隐性课程
  • 简介: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情况调查,发现由于民族身份不同和学习专业不同,不同民族大学生遇到的跨文化交际困境是不同的。这些困境主要来自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禁忌,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究其根源,主要由各民族之间不同的交往历史、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程度、不同的宗教教育、跨族通婚的俗规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双语教育的早晚不同所导致。因此,设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宗教》、《国学》课程作为民族院校公共课、建设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教育对策。

  • 标签: 少数民族大学生 跨文化交际 困境 成因 教育对策
  • 简介:民族高校新生同学关系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民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各民族新生的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标签: 新生 同学关系 多元文化环境 人际交往
  • 简介:<正>2013年3月10日下午,《丹珠文存》出版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陈庆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等来自我国藏学、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丹珠文存》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热烈研讨。《丹珠文存》全书共六卷8册,总计400多万字。

  • 标签: 陈庆英 重要学术价值 资深研究员 社会学领域 白庚胜 中国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