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血栓部位、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异常表现.结果妊娠产褥期是CVT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病人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颅内高压征,近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征等.少数病例CT可呈条索征或空三角征.上矢状窦MRI特征表现为T1、T2加权像窦内高信号,DSA可见受累的一处或多处静脉窦显影不良、静脉循环时间延长.结论CVT临床表现多样,颅脑CT无特异性,MRI/MRA、DSA可帮助早期确诊并确定病变部位,多静脉窦或静脉血栓应引起注意.

  • 标签: 颅内静脉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静脉窦血栓形成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中耳毛状息肉临床病例,总结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中耳毛状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3例、男1例,左耳2例、右耳2例,年龄1~59岁。分析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和对应的临床表现。结果中耳毛状息肉蒂部位于鼓室1例,位于咽鼓管骨部2例,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患耳反复流脓;蒂部位于咽鼓管咽口1例,突入鼻咽腔,表现为咽部不适、患侧耳闷,内镜检查见鼻咽腔灰白色息肉状肿物,表面有少许绒毛。4例患者CT、MRI均表现为椭圆形、类椭圆形息肉状软组织团块,壁呈中等密度软组织,内含大量脂肪组织,中央软组织犹如病灶内核,增强后壁软组织内核强化;MRI显示2例病灶壁内脂肪与软组织夹层状排列。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镜下示鳞状上皮下见毛囊、成熟皮脂腺等皮肤附件,内含大量脂肪组织,部分肌肉组织软骨组织,部分间质纤维增生,伴胶原变性。结论中耳毛状息肉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呈息肉状软组织团块,壁光滑,含大量脂肪组织,中央为软组织内核,CT、MRI可提示毛状息肉的诊断

  • 标签: 毛状息肉 中耳 咽鼓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烟雾病(MMD)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l7例儿童MMD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特征、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3~14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侧肢体无力、偏瘫、感觉障碍、头痛等。头颅CT和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儿童MMD发病类型以脑缺血常见,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感觉障碍和头痛。DSA检查是确诊烟雾病的主要方法,如具备手术条件的,可及早行血管重建术。

  • 标签: 烟雾病 脑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为充分了解脑干梗塞的临床与综合影像表现的相关性,对100例脑干梗塞的CT、MRI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行CT、MRI检查,少数患者行MRA检查。结果脑干梗塞患者中具备典型交叉性麻痹者少。桥脑梗塞则有不同特点,其中交叉性麻痹24例;四肢瘫6例;纯偏身感觉障碍8例,4例伴肢体共济失调;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而无明确脑神经麻痹4例。桥脑梗塞表现的共济失调与病灶同侧,亦可为对侧。结论诊断脑干梗塞特异性检查是MRI,可发现超急性期的脑干梗塞,阳性率达95.8%,阴性结果与MRI检查时间过早有关。临床考虑脑干梗塞,应及早做MRI检查;CT检查明显逊色于MRI,随着MRI设备扫描技术的发展,脑干梗塞MRI检查结果与临床呈现明显的对应性。

  • 标签: 脑干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方法对经临床影像检查确诊的8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MRI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有长期饮酒史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2例营养不良,8例均出现电解质紊乱,2例死亡;MRI均表现桥脑中央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CT表现脑干密度减低伴轻度肿胀。结论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性脱髓鞘病,其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表现因受损程度不同而异,影像检查具有较为特征表现,结合临床可早期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脑桥 髓鞘溶解 临床表现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特征。方法选择19例于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心脏粘液瘤的病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超声影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粘液瘤的临床首发症状为活动后心悸气短、长期低热且这19例患者均表现出明显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右心肿瘤发生显著低于左心(10.5%VS.89.5%,P<0.05),采用心脏超声检查都能检测出心脏粘液瘤,并且良性患者显著高于恶性患者(99.5%VS.0.05%,P<0.05)。此外,长期随访发现良性肿瘤复发率病死率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组(P<0.05)。结论左心的发生心脏粘液瘤频率较右心高,且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后超声显象的特征性明显,能显著提升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肿瘤 心脏粘液瘤 超声波检查 影像学
  • 简介:脉管畸形的诊疗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疑难性问题。相对低的发病率以及多个不同学科各自为政的诊疗,造成了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经验不足。脉管畸形的准确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医师首先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同时其精确诊断要求深刻理解胚胎发育、病理生理的相关背景知识,熟知各种脉管畸形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形态特征。

  • 标签: 脉管畸形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头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亚健康问题,是神经内科门诊较常见的主诉。眩晕是指对无运动的事物或自身的位置产生的一种运动或自身位置改变的感觉,具体可表现为天旋地转,摇摆不稳等感觉。头昏是指间断或持续发作的昏沉感、头脑不清楚的感觉。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多指后一种情况,头晕的病因也涉及多个系统, 症状也无明显有区别的特异性。多数老年病人以头昏为主要临床表现,强烈的眩晕感并不明显。眩晕患者更易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精神心理问题等伴随症状。老年头晕患者颅内多有多发的腔隙形成,而额叶、基底节、放射冠等部位腔隙与头昏是否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颈部血管彩超的检查可对头晕患者的脑供血血管病变情况进行初步的筛查,是头晕患者评估脑供血血管情况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头晕,磁共振成像,头昏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外孕的超声诊断临床表现。方法 :选用 2014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诊断的 12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 12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结果,分析 126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126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总检出为 122例,占比 96.83%,误诊或漏诊 4例,占比 3.17%;其中, 输卵管妊娠患者118例,占比 93.65%、宫角妊娠患者 4例,占比 3.17%; 破裂型患者5例,占比 3.97%、未破裂型患者 67例,占比 53.17%,流产型患者 50例,占比 39.68%。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比较,无统计意义( P> 0.05)。结论 :宫外孕超声诊断的检出率非常高,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结果综合分析,能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疾病资料,降低误诊、漏诊的现象,提高确诊率,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宫外孕 超声诊断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进行腹部创伤影像诊断表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共12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CT检查,对患者的影像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CT对患者进行检测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 腹部创伤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老年头晕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老年头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特点。结果:本组研究共选取 100例中老年头晕患者入组研究,其中 50例中年患者, 50例老年患者,对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年头晕患者以颅内血流流速增加为主,老年患者以颅内血流流速减缓为主,而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头晕、头痛症状评价未见显著差异( P>0.05);中年患者、老年患者颅内双侧血管不对称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在临床表现影像诊断中差异不大,颅内血流速度改变是头晕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影像诊断是有效确诊神经内科头晕的诊断技术。

  • 标签: 神经内科 头晕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2013年收治的矽肺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矽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尘肺样改变。双肺弥漫性微小结节影。矽结节融合成块影。结论技术质量合格的后前位胸片不仅是诊断矽肺的主要方法,也是尘肺诊断分期的依据。根据患者有密切的矽尘接触史结合X线胸片、肺功能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基础上综合判断不难作出诊断

  • 标签: 矽肺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诊断。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0年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50例,对其临床表现和CT影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为主,如意识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复视等。CT影像诊断可见程度不同的脑皮质萎缩等。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十分典型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特点,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确诊疾病。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 临床表现 CT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预后。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脑脚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9例出现肢体瘫痪或运动功能障碍,21例伴意识水平下降或认知能力降低,为本病最常见症状;影像检查中,可见大动脉粥样硬化,多数患者可累及脑桥、小脑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见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可见椎动脉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存活18例,3例患者丧失自理能力,预后不良率53.13%。结论:1)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与大多数脑梗死症状相似或相同,多数患者伴脑桥、小脑梗死。2)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灌注不足可能为本病的最主要病因。3)本病的预后较差,短期存活率并不理想。

  • 标签: 双侧大脑脚梗死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湘雅附一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曾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对这些患者均选择螺旋CT方法进行诊断,并对其疾病类型进行鉴别,对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多表现为气道阻塞症状;通过临床诊断,有86例患者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仅2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7.7%;应当将该疾病与心衰、肺栓塞、肺气肿以及慢阻肺与支气管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结论支气管哮喘疾病多表现为胸闷、气促、喘息、咳嗽呼气相等症状,在临床上应当对该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且与一些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尽快确诊,积极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