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脉管畸形的诊疗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疑难性问题。相对低的发病率以及多个不同学科各自为政的诊疗,造成了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经验不足。脉管畸形的准确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医师首先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同时其精确诊断要求深刻理解胚胎发育、病理生理的相关背景知识,熟知各种脉管畸形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形态特征。

  • 标签: 脉管畸形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肺癌患者102例,均进行螺旋CT检查,同时根据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病例检查检出率100.00%,螺旋CT检查检出率9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o.05)。病例检查确诊率86.76%,误诊率13.2%,螺旋CT检查确诊率97.06%,误诊率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o.05)。结论螺旋CT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但是只有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在中后期肺癌的诊断过程中,有一定缺陷,结合多种诊断方式可确诊,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 标签: 螺旋CT 病理检查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中接受CT诊断的效果,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分析CT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00例开展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CT诊断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全部患者中的症状分成两类,一类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还有一种就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共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40例,占总数的40%,有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60例,占总数的60%。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都不相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周脂肪层比较模糊,胰胆管会有扩张的情况出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内形状不同,有些是点状,有些是大片状。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CT诊断能够对病情确定提供较大的帮助,是临床非常重要的检查方式,但需要做好鉴别诊断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应用CT诊断法的价值患者的影像表现。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且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急性阑尾炎病患5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CT和B超检查。综合分析患者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阳性检出率作出比较。结果50例患者CT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96.0%,明显比B超诊断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CT检查法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急性阑尾炎 诊断 CT
  • 简介:婴儿血管瘤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生后几周内出现,有明确的增殖和消退过程,可分为浅表性、深在性和混合性三类局灶型、节段型、中间型和多发型四型。大多数婴儿血管瘤对身体不造成伤害,少数可出现功能影响或严重毁形性损害,极少数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潜在生命危险、严重功能影响毁形性损害的高风险婴儿血管瘤,需要尽早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应熟知婴儿血管瘤的风险等级治疗原则,根据患儿年龄、风险等级有无并发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婴儿血管瘤 临床表现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癫痫是指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本研究针对癫痫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简要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癫痫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分别运用超声以及CT开展诊断影像结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9月,病例数共计129例。全体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与病例检出率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CT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出率(P<0.05),在对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没有统计差异(P>0.05),CT与超声的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模式。结论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患者运用CT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同时运用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甲状腺癌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超声 甲状腺癌 影像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实施螺旋CT诊断的意义与影像表现。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80例疑似肺癌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病理检查检出恶性病变62例,良性病变18例,螺旋CT检查漏诊2例,误诊1例。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4.4,准确率为95.0%。螺旋CT检查对各部位病灶检出率较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实施螺旋CT诊断效果显著,检出率高。

  • 标签: 肺癌 螺旋CT 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系统分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相关特点。方法:选取宫颈绒毛管状腺癌34例,其中20例有超声检查结果,16例有CT检查结果,13例有MRI检查结果。结果: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较年轻,临床症状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多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宫颈绒毛管状腺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偶尔可见少许血流信号。CT上,多表现为宫颈形态改变,平扫时宫颈平均CT值比正常宫颈、鳞癌低(P〈0.05),与普通型宫颈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RI上,肿块平均体积比普通型腺癌、鳞癌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宫颈间质宫旁浸润情况较普通型腺癌、鳞癌为好。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超声、CT、MRI能提供形态和解剖信息,MRI可准确地判断宫颈病灶宫旁受累情况,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从而优化治疗。

  • 标签: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母牛胎衣不下主要是因为在分娩后未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盘,通常情况下,若是母牛在分娩后12h内没有排出胎盘,胎盘会出现腐败,引发子宫内膜炎症。本文首先分析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同时阐述母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表现,最后总结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母牛 胎衣不下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腹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麻醉处理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以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状态和所患的疾病的种类来合理地选择麻醉方法,包括硬膜外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并且在麻醉的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舒张压等各项临床指标,综合分析三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84例急腹症患者中,30例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36例选择神经阻滞麻醉,18例选择全身麻醉,其中硬膜外阻滞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中无失败结果,全身麻醉中有4例失败结果,失败率为4.76%。麻醉失败的原因有3例是因为未遵循医嘱,2例是由于麻醉方法有误。讨论在手术前为急腹症患者选择麻醉方法时,要针对患者的临床状态和所患的疾病的种类来合理地选择麻醉方法,严格掌握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麻醉造成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地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腹症 麻醉 临床 表现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CT影像表现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1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CT检查与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CT诊断检出率为80.65%,超声诊断检出率为67.74%,差值比较具备统计意义(p<0.05)。在联合应用超声与CT检查的方式下,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3.55%,数值比较明显高于单独应用CT检查或者超声检查的方法,数值对比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超声与CT均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途径,在联合应用的方式下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检出率,有助于甲状腺癌患者症状的早期对症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患者 超声诊断 CT影像学表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方式、治疗方式以及临床疗效,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血液检验以及B超检查等方式得知,初次确诊的患者有47例,确诊率为78.33%,经过治疗之后54例痊愈,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之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基本可以确诊,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且疗效显著。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意义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有手术病理资料、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分析50例患者脊柱结核发病部位;X线与CT对脊柱结核诊断正确率;对比X线与CT对脊柱结核病灶影像病灶评分。结果5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15例(30%)腰椎、10例(20%)胸椎、12例(24%)胸腰椎、13例(26%)腰骶椎;X线与CT对脊柱结核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100%,比较有差异(P<0.05);X线与CT对脊柱结核病灶影像病灶评分(骨质破坏、骨硬化、死骨形成、脓肿、椎间盘破坏、椎管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T平扫能发现在平片上被正常骨质所掩盖的早期骨质破坏病变,密度分辨率远远高于平片,优势体现在可将病灶中的死骨情况以及钙化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 脊柱结核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影像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影像,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进行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表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和CT在患者病灶表现上,比较相似,但CT对病灶形态的判断上,显著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0%(32/40)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3.3%(28/30)轻度强化。超声、CT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9%、38.1%、47.6%,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操作简单、快捷,无创,能够对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对早期腺性膀胱炎的发现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性表现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明确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腺性膀胱炎 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