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保乳手术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AC)的乳房切除术(NSM)中保留NAC,在病例选择合适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安全性与乳房美学效果。但有关乳头及NAC的局部解剖与如何在选择病例实现个体化治疗与完成肿瘤安全切除的基础上,保留NAC并重塑乳头外形等方面,仍然有诸多疑惑。本文对乳头乳晕复合乳头内及乳头后方局部解剖进行了详细描述;对NSM术中乳头乳晕部手术操作、乳头内乳管束的处理、乳头后方乳管束的处理等结合经验与术中图片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对保留NAC时的病理学评估、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NAC的保留问题、NAC保留与放疗等进行了讨论。事实上,我国的现状是太多的患者可能适合保乳手术或NSM后即刻、延期即刻或二期重建。熟悉乳头及NAC的局部解剖特点,对规范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与NSM,使更多乳腺癌患者得以安全保留NAC与乳房,或者可以在保留NAC的基础上完成乳房重建都十分重要。

  • 标签: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头 解剖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 乳腺外科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保留乳头乳房切除术(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因较高的肿瘤学安全性以及较好的美学效果,成为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或高患癌风险女性预防性切除的首选。而在术前评价乳头乳晕复合(nipple-areola complex,NAC)受累情况,选择适合NSM的患者则是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影像学手段术前预测NAC受累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为外科医生后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 标签: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X线摄影 乳腺超声 乳腺磁共振
  • 简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ipple—areolacomplex,NAC)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至关重要,文章回顾了乳腺癌NAC受累规律、保留NAC的危险性,分析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及术后乳房重建的方式、效果及可行性,认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乳房再造对部分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有望作为部分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规选择术式之一。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外科治疗
  • 简介:乳腺疾病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困扰和伤害,特别是乳腺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有的乳腺疾病往往需切除患侧乳房来达到治疗目的,造成身体外形的极大损坏.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ipple-areolacomplex,NAC)的乳腺切除术(nipple-sparingmastecctomy,NSM)+即刻乳房重建在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疾病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乳房外形,增强患者的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保留NAC的应用论述如下.

  • 标签: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疾病 外科手术 手术中 乳房重建 乳房外形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复合(NAC)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剩余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价值。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为5.00%(1/40),对照组则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远处转移3例,转移率为7.50%(3/40),实验组则出现4例,转移率为10.00%(4/40),无显著异(P>0.05);5年内2组乳腺癌转移死亡各有1例;2组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7.50%(39/40)、92.50%(37/40),无显著差异;5年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50%(37/40)、90.00%(36/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留NAC改良根治术、传统根治术疗效较为接近,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以及重建乳房的作用。

  • 标签: 早期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84例早期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NAC的NS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M生存曲线评估术后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NSM术后患者DFS和OPS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DFS为83.3%,OS为91.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乳晕距离(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最大径、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状态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情况同时影响患者术后DFS和OS,术前系统、精准地评估并妥善处理特殊腋窝淋巴结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预后 乳头乳晕复合体
  • 简介:目的探求可手术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NAC)癌浸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保留NAC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方法对407例术前记录肿瘤位置、大小、肿瘤缘距乳晕边缘的距离(D)等资料;术中采集NAC的离体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NAC癌浸润的关系。结果本组NAC癌浸润率为13.27%(54/407);与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NAC癌浸润的主要因素。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的适应证:①I、Ⅱa期乳腺癌患者;②患者有保留NAC和/或乳房外形的愿望,但不能或不愿行保乳术;③非中央区乳腺癌,D≥2cm;④肿瘤最大径≤3cm;⑤乳头无溢液、无湿疹样改变、无内陷及歪斜等异常表现,乳晕无桔皮样改变,未受侵犯;⑥保留的乳头乳晕区皮下组织深面5处取样冰冻切片病理无癌细胞浸润。严格把握适应证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隐匿浸润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ipple—areolarcomplex,NAC)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和美容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早期乳腺癌28例,12例接受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乳房重建(观察组),16例为不保留NAC的一期乳房重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再造乳房形态。结果随访时间为36~48个月,28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满意,观察组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再造乳房无明显萎缩,质地柔软,乳头感觉存在。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安全和可行的,重建后的乳房美容效果更满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房重建
  • 作者: 文洁 王猛 任雅 关剑 刘周 向露 罗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病理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3.0 T 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中乳头乳晕复合(nipple areola complex, NAC)受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术前进行乳腺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79例。通过比较术前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MRI征象判断NAC受侵的准确性。结果179例乳腺癌患者中,NAC阳性组40例,NAC阴性139例。乳腺MRI上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等征象对诊断NAC受侵有帮助(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诊断NAC受侵的曲线下面积略高于后四个征象(0.862 vs. 0.739、0.800、0.696、0.711)。结论乳腺MRI征象(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NAC受侵情况提供有效方法,可在乳腺癌术前提供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肿瘤与乳头间的距离 连续强化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乳腺切除术(NSM)与传统的全乳房切除术(T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NSM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57例0~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NSM组(n=188)和TM组(n=69)。NSM组患者采用NSM治疗,TM组患者采用TM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与乳头距离、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计量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如肿瘤分期、受体状态、局部复发、转移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随访15~62个月,中位随访29个月,两组共失访3例,非乳腺癌相关死亡病例2例。最终185例患者纳入NSM组,67例患者纳入TM组。NSM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3例(1.6%),总生存率为98.9%;TM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1例(1.5%),总生存率为98.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0.790)。NSM组中,肿瘤距离乳头2 cm以内47例(25.5%);肿瘤距离乳头2 cm以外138例(74.6%),均无乳头乳晕复合(NAC)复发病例。结论对于肿瘤未累及NAC的乳腺癌,肿瘤和乳头的距离与NSM术后NAC复发的风险无显著相关。在适用人群中,NSM与传统的TM比较具有同样的肿瘤安全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切除术 全乳房切除术 肿瘤安全性 乳房重建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研究Dyract复合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复合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Dyract复合体
  • 简介:摘要2009年王琦教授提出九大体质,但崔应珉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单一体质的人群不多见,多种体质复合并存的情况多见,针对该种情况,崔教授提出他的见解及调理思路。

  • 标签: 体质 复合体质 形成 调理
  • 简介:目的:研究油画类赝复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对皮肤的致敏性能。方法:豚鼠皮内注射试验试液,经诱发和加强及过敏激发后,观察局部组织的过敏现象。结果:20只豚鼠均未见有明显红斑或水肿发生,评定配色颜料一硅橡胶复合的小鼠皮肤过敏率为0%。结论:油画类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短期或长期应用于口腔环境将不致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颜料 硅橡胶 致敏 赝复体 颔面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ract复合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楔状缺损缺损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Dyract复合修复,另一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追踪观察1~2年,观察二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2年追踪观察,Dyract复合组成功率94.44%,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率83.7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yract复合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楔形缺损材料,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楔状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容切口使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指导原则。方法分析住院手术治疗的32例颧骨复合骨折患者,采用美容切口及坚强内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恢复优良,面部切口处无明显瘢痕。结论经睑缘下、颞部发际前缘切口龈颊沟处美容切口联合治疗颧骨复合骨折具有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美容、搬痕隐蔽的特点,可使骨折解剖复位。

  • 标签: 颧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肩胛上悬吊复合(Superiorshouldersuspensorycomplex,SSSC)两处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例SSSC两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8~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21d(平均9.6d)。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仅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7例联合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及肩胛颈骨折。结果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肩部悬吊复合两处损伤行手术治疗后,恢复了SSSC的稳定性,但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肩胛颈 锁骨 骨折 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以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6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的面部外形、咬合及张口度,仅有一例患者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二期手术后愈合。结论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骨折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术后痛轻微、恢复快,是一种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术 颧骨复合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成功率。结果复诊两组患者2年、4年的成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密合差、充填物脱落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牙体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