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是一种可经皮穿刺并在乳腺病灶组织中放置、具有定位标记作用的含金属标志物,主要用于可疑小肿块及不可触及乳腺癌的标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的标记、新辅助治疗前阳性淋巴结的标记以及指导随后的定位切除。相对于现阶段最常用的导丝定位技术,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的应用是一种创新与补充,特别是对于穿刺活组织检查后影像学检查无法定位的乳腺癌以及新辅助治疗达到pCR或接近pCR的影像学阴性乳腺癌,其成为术前唯一能精确定位原发肿块位置的技术。但是,该技术仍存在放置后移位等问题,其安全性、临床效果以及适应证等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组织 定位标记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例乳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0岁,左乳3例,右乳5例。均为外上象限单发肿物。Ann Arbor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2例。均无B症状。其中7例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化疗,疗效评价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随访时间2~154个月。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0.0%和50.0%,中位生存时间144.0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8.29个月。结论乳腺MALT淋巴瘤临床极为罕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多数为单发肿物,对化疗反应较好,预后较好。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乳腺肿瘤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7例,年龄45~73岁,均一期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转移乳房再造,供侧乳腺术前均接受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随访其手术效果。结果57例患者均完成了一期乳房再造,术后两侧乳房基本对称,2例在术后早期有"并乳"现象,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失。随访2~1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结论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作为一种即时乳房重建方法,对于乳腺癌女性尤其是乳房肥大下垂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对侧乳腺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扩张术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173例乳腺癌术后需行乳房再造的女性患者,年龄(38.2±8.0)岁,体质量指数为(21.5±2.1) kg/m2。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76例,左侧97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切除术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5例;接受化疗150例,放疗9例。一期行即刻或延期胸壁软组织扩张;二期行单纯假体置换、置换假体联合自体组织移植或单纯自体组织移植完成乳房再造。术后进行随访,并采用Harris方法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73例中,即刻乳房再造95例,延期再造78例。组织扩张周期为(7.7±3.2)个月,二期手术中采用单纯置换假体105例,置换假体联合自体脂肪注射移植48例,置换假体联合内镜下背阔肌肌瓣移植17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3例。术后随访3.5~41.0个月,平均12.6个月,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最终取出假体;其余大部分患者乳房再造效果良好,Harris评价结果为外形完美23例,优129例,良13例,差7例,优以上者为88.4%(152/172)。结论组织扩张术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可起到重要的中转站作用,二期手术时可灵活选择乳房再造方式,其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即刻再造,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组织扩张 乳房植入物 自体移植物 脂肪组织 外科皮瓣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乳房病变采用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乳房肿块穿刺检查及手术治疗的 4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两次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电子病历及影像诊断系统进行比较,对诊断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顺利完成穿刺操作,全部成功完成穿刺,穿刺后患者没有产生感染、局部出血等一些并发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 22例,恶性病变患者 16例,穿刺活检阴性患者 2例。结论: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可使临床诊断提高准确性,术前对肿块性质予以明确,为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进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 标签: 乳房包块 病理检查 标本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专用γ显像(BSGI)的肿瘤摄取半定量方法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女性IDC患者,年龄30~76(53.2±13.1)岁。患者术前均行BSGI检查,通过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BSGI图像进行视觉评分。根据BSGI的阳性结果,将肿瘤与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R)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阳性与阴性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组病理亚型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明确TNR与组织病理学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4例IDC患者BSGI诊断为阳性75例,灵敏度为89.3%(75/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4.13,P<0.01)、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χ2=5.04 ,P=0.005)、病理组织学分级(F=11.05,P=0.034)、孕激素受体(PR)表达(χ2=3.12,P=0.041)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指数(χ2=16.20,P=0.008)的差异对TN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的病理危险因素有肿瘤长径≥2 cm、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R阴性(OR=2.186、1.673、0.420,P=0.004、0.047、0.0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R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较差(r=0.353,P=0.004);与Ki-67指数呈中度正相关(r=0.452 ,P=0.014);与PR Allred评分呈负相关(r=-0.364,P=0.026)。结论BSGI的高TNR与乳腺癌病理不良因素相关,TNR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专用γ显像 病理学 肿瘤与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
  • 简介:摘要该讨论指出放置扩张器是在乳腺癌切除同期无法完成即刻乳房再造时的选择之一,其基本目的是为后续的乳房再造保留最佳的组织条件;提出保证扩张法乳房再造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对扩张后乳房再造的方案有合理的预判,置入腔隙精准的剥离,置入扩张器即刻充分扩张等。基于应用脱细胞真皮补片的"胸大肌延伸技术"和"胸肌前技术"是实现以上要求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组织扩张 胸大肌延伸技术 胸肌前技术 评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FAM96A在乳腺组织中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的人乳腺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75例,采用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乳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FAM96A表达水平,并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转染pcDNA3.1-vector空白质粒和pcDNA3.1-myc-FAM96A质粒,对比两组MCF-7细胞活性、凋亡率及侵袭转移的差异。结果乳腺组织中FAM96A蛋白表达水平为(0.31±0.05)较癌旁组织(1.82±0.27)明显降低;过表达FAM96A后72 h、96 h时,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均P<0.05);过表达FAM96A后的细胞凋亡率升高[(32.19±1.02)%比(3.07±0.84)%],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FAM96A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减少侵袭转移,其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一个机制。

  • 标签: 乳腺癌 FAM96A 增殖凋亡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00例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观察其表达结果。结果 ER 、 PR 阳性的 50 例患者中, C-erbB-2 同时为阳性的发生率为 24.00% , C-erbB-2 为阴性的发生率为 76.00% ; ER 、 PR 阴性的 50 例患者中, C-erbB-2 同时为阴性的发生率为 16.00% , C-erbB-2 为阳性的发生率为 84.00% 。由此可知, ER 及 PR 状态与 C-erbB-2 表达呈现负相关( P<0.05 )。 ER 、 PR 阳性患者中伴有 28.00%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 ER 、 PR 阴性患者的腋窝转移率 6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PR、ER阳性患者和PR、ER阴性患者各52例,分别记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组C-erbB-2水平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阳性组C-erbB-2阳性率为26.92%,阴性率为73.08%,与阴性组的80.77%、19.2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34.62%、未转移率为65.38%,与阴性组的69.23%、30.77%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优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辅助乳腺癌病理诊断,能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TRPM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且未接受过其他术前治疗的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乳腺组织及47例癌旁组织中TRPM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组织TRPM7阳性率为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6%)(P<0.001);TRPM7表达与肿瘤直径(P=0.023)、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5);TRPM7表达与患者年龄(P=0.455)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577)。结论TRPM7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TRPM7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和上皮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其在腺性乳房肥大症病因学上的意义。方法对10例腺性乳房肥大症患者和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FHC)对乳腺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及细胞中ERα蛋白的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Rα表达于导管和小叶的腔上皮细胞内,在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等细胞内几乎不表达,且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导管上皮处ERα阳性细胞数多于小叶,两者比例较为恒定(1.7∶1.0)。ERα阳性细胞在腺性肥大乳房和正常体积乳房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ER)分别为17.25%和6.13%。腺性肥大乳房组、正常体积乳房组细胞株中的ERα蛋白表达值(PEV)为1.965和1.002。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中ERα PER和ERα PEV与正常体积乳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R和ERα PEV与乳房肥大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Rα在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定位具有特征性。与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比较,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ERα PER和ERα PEV均明显增高,且ERα表达情况的高低与乳房肥大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由此推测,腺性乳房肥大症的发生与乳腺组织内ERα的分布特点和上皮细胞内ERα表达增多有密切关。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 乳腺组织 定位和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硫样蛋白5(MTL5)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采用在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编号:2005DKA2130)获得的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初次手术、术前无肿瘤远处转、未经过新辅助治疗的77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术后随访截止至2016年1月,随访时间为3.3~11.0年。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非参数检验分析MTL5在乳腺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TL5表达对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的影响;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MTL5表达患者的OS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结果在纳入的77例成对样本中,排除脱片样本5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无MTL5表达的样本29例、MTL5均有表达但差别无法判断的样本2例后,剩余41例,其中MTL5高表达(癌组织中MTL5表达高于癌旁组织)者21例,低表达(癌组织中MTL5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者20例。MTL5表达与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1;Z=-2.281,P=0.023),而与ER、PR、肿瘤大小、病理类型、HER-2无关(χ2=0.034,P=0.853;χ2=0.042,P=0.837;χ2=1.177,P=0.278;P=0.663;P=1.000)。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及MTL5表达为复发和死亡风险因素(复发风险:N3期与N0期比较,HR=14.524,90%CI: 2.322~90.858,P=0.004;MTL5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HR=8.752, 90%CI: 1.093~70.054,P=0.041;死亡风险:N3期与N0期比较,HR=8.469,90%CI: 1.495~47.988,P=0.016;MTL5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HR=8.255, 90%CI: 1.031~66.081,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MTL5的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更高,且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素(HR=11.320, 95%CI:1.022~125.436,P=0.048);同样,高表达MTL5的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死亡风险,且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素(HR=9.191, 95%CI:1.037~81.430,P=0.046)。MTL5高表达者OS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MTL5低表达者(χ2=5.652、6.084,P=0.017、0.014)。结论MTL5在乳腺组织中高表达可提示患者预后差,有潜力作为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存分析 金属硫样蛋白5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1例空芯针穿刺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与采用病灶区段切除术相比较,术中联合邻近组织瓣转移术,两组间术后乳房美学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邻近组织瓣转移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获得良好的乳房美学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受体5(LPA5)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的乳腺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PA5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乳腺组织中LPA5阳性表达率[72.5%(58/80)]高于癌旁组织[8.8%(7/80)](χ2=67.394,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LPA5阳性率[91.3%(21/23)]高于Ⅰ~Ⅱ期[64.9%(37/57)](χ2=5.72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LPA5阳性率[94.7%(36/3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2.4%(22/42)](χ2=17.951,P<0.05),有脉管内瘤栓者LPA5阳性率[92.3%(24/26)]高于无脉管内瘤栓者[63.0%(34/54)](χ2=7.580,P<0.05),乳腺组织中LPA5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Luminal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乳腺组织中LPA5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组织中LPA5阴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率(86.3%)和总生存率(87.5%)均高于阳性表达者(65.0%、66.3%)(χ2=4.517、4.328,均P<0.05)。结论乳腺组织中LPA5表达上调,LPA5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乳腺癌的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溶血磷脂酸 预后 分期 淋巴结转移 生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40例行保乳术的内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整形组20例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修复局部缺损,常规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筋膜组织瓣移位修复局部缺损。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扩切率、皮瓣缺血坏死率、皮下脂肪液化率及乳房美学效果评价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保乳手术,整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常规组增加,但二次手术扩切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及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价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44)。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 乳房缺损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泡相关膜蛋白5(VAMP5)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TNBC患者组织标本1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MP5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VAMP5在MDA-MB-231细胞和MCF-10A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VAMP5表达状态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与正常乳腺细胞株比较,TNBC细胞株VAMP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1)。TNBC组织中VAMP5的高表达率为35.9%(52/145),低于癌旁组织100.0%(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MP5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明显相关(χ2=14.011、12.874、5.607、4.614、5.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VAMP5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05)。结论VAMP5在TNBC组织中低表达,与TNBC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囊泡相关膜蛋白5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SLNB的经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确诊且临床分期为Tis/T1~2N0M0的93例乳腺癌患者,将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患者分为SLN阳性组(转移)和SLN阴性组(无转移),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后SLN转移及SLN检出数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患者中87例成功检出SLN,检出率为93.5%(87/93),共检出SLN 255枚,每例患者平均检出2.93枚。均进行了术中快速冷冻,共检出11例SLN阳性患者。17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包括11例SLN阳性和6例SLN未检出患者),14例SLN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阳性,其中13例为宏转移,1例为微转移;SLN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的假阴性率为2.1%(3/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否有脉管内癌栓与局部切除术后乳腺癌SLN转移有关;SLN检出数受体质量指数及染色方法的影响;美兰法联合核素法可提高SLN的检出率(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患者SLN未检出是正常患者的2.651倍(95% CI 1.592~8.194,P=0.010)。结论对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适当示踪方法,行SLN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