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髓内早期动力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 7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 35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髓内早期动力方法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髓内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以及 Rasmussen评分总优良率指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髓内早期动力方法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动力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15例骨折应用静力型髓内固定后的股骨和胫骨骨干延迟愈合患者行动力治疗(去除一侧锁钉)。其中股骨干延迟愈合5例,胫骨干延迟愈合10例。结果随访6-25月,平均15.3个月。术后3-9个月(平均4.5个月)获得临床愈合。无感染、断折弯、短缩、旋转畸形和内固定取出后再折。结论交髓内动力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髓内钉动力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对72例胫骨骨折采用髓内治疗。男51例,女21例,年龄18—66岁,闭合性骨折64例,开放性骨折4例,陈旧性骨折1例,胫骨骨不连3例,开放性骨折采用非扩髓髓内,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髓内。结果:全部72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有一例术后5个月再次外伤后致髓内断裂,更换髓内后骨折愈合)。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无感染。结论: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2月~2009年10月,采用Foresight带髓内针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15例,随访11~35个月,应用Berton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根据Berton评定标准优10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86.7%。结论正确应用髓内治疗前臂双骨折是一种微创、操作简单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髓内钉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动力治疗,因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交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下肢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早期动力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入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2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髓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动力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对比良优率:观察组良优率为100.00%,对照组良优率为93.65%,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3.17%),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17.46%),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治疗方式可以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病症,为了巩固疗效临床可以联合早期动力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良优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治疗 下肢骨折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股骨下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性,损伤复杂性,在治疗上往往较为困难,治疗方法选择不良,效果往往欠佳,逆多为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和钢板螺钉内固定后,其感染、畸形愈合、膝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较高。行髓内,在治疗股骨下段骨折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我院此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从2007年5~2009年4月,应用小切口复位逆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 标签: 小切口 股骨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观察髓内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髓内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1例.结果:经术后8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髓内治疗是一种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迭骨性愈合
  • 简介:目的总结交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临床应用初步结果和手术技巧,并分析其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共采用髓内钉合并植骨术治疗3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病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2次手术的5例,1次手术的27例.踝前板固定的8例,解剖板固定的6例,普通钢板固定的3例,加压钢板固定的8例,外固定架固定的7例.术中有一助手把持描准器,抵消重力影响使之与胫骨冠状面平行,确保锁钉一次成功.结果对32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静力固定改动力固定的时限选择、髓内的特点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分析.术后12~16周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改动力固定,术后7~11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所有病例双下肢等长,负重无疼痛,无跛行,关节功能正常.结论交髓内钉合并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适应证宽,对血运破坏小,及时改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使应力轴线上的骨痂及植入物不断加强和改造,骨折愈合牢固,关节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共72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给予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髓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内固定治疗中效果显著优于外固定支架手段,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更快,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髓内治疗肱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5年7月采用髓内加钢丝或记忆合金卡环固定治疗32例肱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分叉固定20例,远端带锁钉固定12例;顺行固定22例,逆行固定10例。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31例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率为96.9%。骨折愈合时间为12~48周,平均24.5周。肩关节活动按Neer功能评定法评价:优21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4%,肘关节活动均正常。结论交髓内加钢丝固定是治疗肱骨多段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其固定牢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肩、肘关节功能。

  • 标签: 肱骨多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钢丝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行髓内对22例AO分型为A、C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21例获牢固骨性愈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1例发生主尾端处骨折,1例发生近端锁钉断裂.术后根据KSS评分体系,评价优1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0.9%.结论逆行髓内适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加植骨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有限切开加植骨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32例。结果术后随访5—36(25.3±5.7)个月,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5(10.9±2.1)个月。参照Thoresen等1985年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6例,良14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30/32)。1例疗效差者,系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术前做了较长时间的牵引,其骨折愈合时间5个月。1例疗效中者,短缩约0.8cm,其余未有明显短缩。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加植骨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内固定器 骨折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术后适时动力能否促进股骨干骨折愈合。方法回顾本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7例采用髓内闭合复位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分为动力组(32例)和未动力组(55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从三方面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愈合平均时间、手术后VAS评分对比及40周后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动力组与未动力组骨性愈合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力组延迟愈合3例,愈合平均时间12.28±2.16月;未进行动力组,延迟愈合14例,愈合平均时间15.62±4.22月(P<0.01);骨折愈合后,未动力组疼痛率要明显高于动力组;动力组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未动力组。结论交髓内固定术后适时动力,可减少延迟愈合的发生,有利于骨折侧患肢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动力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动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Johner-wruch评分及骨折愈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Johner-wruch评分合格率(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1.63%),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与对照组(14.29%)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交髓内早期动力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下肢骨折 临床疗效
  • 作者: 姜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 宜昌443600
  • 简介:目的:分析髓内早期动力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运用髓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运用髓内早期动力术技术,将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髓内早期动力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但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运用髓内早期动力技术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临床上可当将髓内早期动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

  • 标签: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技术;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肢体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旋入自髓内﹙旋入﹚与髓内固定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5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旋入髓内内固定治疗。旋入组30例,髓内组24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等的区别,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旋入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明显少于髓内组。而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髓内组术后出现3例桡神经损伤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后,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1例伤口出现表面感染,予每日伤口碘伏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后,1月后伤口愈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结论旋入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旋入自锁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胫骨髓内(tibialintramedullarynailing)微创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1月ETN在透视下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27例胫骨多段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3~6个月),无感染、无断、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最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结果其中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2.6%。结论胫骨髓内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微创手术髓内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