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于临汾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静脉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介入治疗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介入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炎性反应,明显优于静脉治疗

  • 标签: 介入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患者进行介入动脉术及系统化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介入治疗的2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提供优良护理对效果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梗死动脉介入治疗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介入组和非介入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h、6h、3d以及7d后NIHSS评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d后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介入治疗组在治疗7d后比非介入治疗组的NIHSS评分要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治疗和非介入治疗两种方式对治疗脑梗死都有疗效,而脑梗死患者通过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介入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介入 溶栓 疗效
  • 简介:我院自1999年6月开始对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介入选择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应用尿激酶(UK)疗法,对4例符合介入标准病例应用此法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动脉溶栓 介入溶栓治疗 脑出血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护理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优质、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介入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根据意愿分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共27例,愿意进行动脉介入治疗者为实验组,共29例,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治疗后复发率、治愈率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病死率、治疗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实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讨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复发率,治愈率高,还可以降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 标签: 常规药物治疗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实施介入导管治疗以及外周静脉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3例)选择外周静脉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介入导管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以及患肢消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消肿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介入导管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肢消肿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 标签: 介入导管溶栓 外周静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探讨介入联合取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疗效。20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采用经皮肠系膜上动脉插管+8F导引导管或导管鞘取+留置导管微量泵治疗。血管开通18例,治愈率90%;2例治疗失败,转为外科手术。介入联合取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疗效肯定,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血栓 肠系膜上动脉 溶栓介入 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神经介入动脉取与静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本院收治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开展临床治疗研究,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4月。依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介入动脉取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NIHSS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较本组入院及同期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神经介入动脉取栓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和安全,希望为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介入治疗方式,获得足够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随访和记录。对于每个患者进行(12±3.5)个月随访,统计各项患者的数据信息。结果 治疗之后呼吸频率降低,心率也会减慢;治疗结束后肺动脉氧分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也会升高。环节没有发生严重的出血不良事件,复发概率为4%,病死率为3.5%。结论 肺动脉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功能、右心功能以及预后,治疗效果好且属于微创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肺动脉 介入溶栓 急性肺栓塞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和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治疗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用随机均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为直接介入治疗,后者为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当给予介入治疗法,提高血管再通成功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溶栓后介入治疗 直接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放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访半年,6例患者术后2天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访半年并能从事体力劳动。结论介入放射治疗下肢动脉血栓见效快,效果好,值得探讨。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放射溶栓
  • 简介:摘要总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饮食及生活指导、期间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总结出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关注患者病情,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至为重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溶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介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BI指数;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相近,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BI指数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B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合剂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1例,行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超选择性脑动脉内灌注"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观察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经介入合剂治疗4周的疗效观察,临床治愈19例(61.29%),显效3例(9.68%),好转2例(6.45%),无效1例(3.23%),死亡6例(19.35%)。结论1.超选择性介入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其特点是见效快、疗效好、患者的生活质量高。2.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时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时间窗延长至12~24小时是可行的。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 溶栓合剂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产褥期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联合支架取的救治过程,为产褥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5例产褥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联合支架取临床救治经过。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有4例患者达到临床痊愈,1例患者恢复良好,康复训练3个月达到临床治愈。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产褥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联合支架取拴救治较传统治疗可有效减少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褥期 急性脑梗死 介入溶栓 支架取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介入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早期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