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岁暮葆寒素,芳风有所思。孤山环水放,萼绿与仙期。高格入侍品,幽香沁酒脾。一从春信及,匝月闭门宜。"这就是的梅花诗,我喜欢踏雪寻梅的韵味,更喜欢诗的风骨和随意美。在宁化处处有黄慎的遗迹,如黄慎塑像、瘿瓢园、草堂、蛟湖、墨宝和墓地,而鲜有出生于宁化的的影子。我总觉得,长期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有崇黄抑的现象,尤其是在"左"的年代,黄慎作为风格独树的"扬州八怪"之一,是叛逆文人的代表,理应突出,而氏则是封建官吏、没落的阶级。我去了一趟扬州,名城扬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里有

  • 标签: 宁化 黄慎 扬州八怪 梅花 意美 自觉
  • 简介:(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墨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人称"汀洲"。其父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实录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

  • 标签: 伊秉绶书法艺术
  • 简介:汉以后,随着楷书的产生和发展,隶书的实用性便逐渐被楷书取代,隶书作品逐渐成为纯艺术的创作。从用笔、结构到章法,隶书的艺术表现的个体意识也越来越强化。汉以后晋之前这一时期的隶书,虽和汉隶相比,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但还源出于汉,只是很少受『汉规』约束,表现更加灵活多变。晋唐时期,隶书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讲究用笔圆润、有顿挫感,结体以方正为主,一定程度上受到楷书的影响。唐以后至明,隶书的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很少有以隶书称世的书家。

  • 标签: 隶书 用笔 艺术表现 晋唐时期 楷书 个体意识
  • 简介:《留春草堂诗钞》是清代乾嘉诗坛诗人的代表诗集,共700多首诗歌,除却重复之典,共有300余处用典,可谓富厚。用典务为广博,质实填砌,触及经史子集,包罗诗歌词赋。对《诗钞》所用典故按诗骚之典、诸子散文之典、史书之典与汉唐以降诗文之典4类予以考察,由此可见的知识结构和艺术倾向。

  • 标签: 《留春草堂诗钞》 诗骚 诸子散文 史书 汉唐以降诗文
  • 简介:2017年6月16日,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宁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书法艺术展"在福建博物院隆重开幕,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叶双瑜,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福建省书协主席陈奋武,省书协副主席方松峰,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宁化县人民政府县长姚文辉.

  • 标签: 伊秉绶 书画名家 宁化县 政府县长 福建省政协 人民政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李白游览黄鹤楼而诗兴大发,却见崔颢的《黄鹤楼》在前,虽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却仍不甘心,将满腹诗情投注在另一佳境凤凰台,于是有了同样才华绝伦的《登金陵凤凰台》。

  • 标签: 《登金陵凤凰台》 《黄鹤楼》 诗情
  • 简介:滕天,清代奉天(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由广东潮州府同知升任汉中知府。任内,“孜孜以民事为亟先”,做了许多有益于汉中人民的好事。其中最受百姓称颂的是他对汉中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 标签: 汉中 农业发展 广东 辽宁 百姓 贡献
  • 简介:安庆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枚唐代大铜镜,直径33.5、缘厚0.8厘米,重3177克,为1990年本地农民在翻挖宅基地时发现后捐赠。铜镜质地精良,器表黑亮中透着银光,为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窄平缘。

  • 标签: 唐代 鹦鹉 博物馆 安庆市 宅基地 铜镜
  • 简介:一、鲁迅与陈洪(一)许寿裳以为,鲁迅先生“特别爱好”陈洪。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一文中,有“鲁迅的几封信”一段,其中写到陈洪(老莲),写得活龙活现:“陈老莲名洪,字章侯,浙江诸暨人。是明末的民族艺术家,自幼慧悟,艺擅开才,而又孜孜力学。游钱塘,闻蓝瑛工写生,请受传染之法。蓝自以为不及,同:‘章侯之画,出于天授。'然章侯以为未足,于杭州府学拓取宋李龙眠《七十二名贤》石刻,闭户临摹者十日,也以示人,问之,皆曰‘似'。章侯稍喜。退而复抚十日。

  • 标签: 陈洪绶 章侯 陈老莲 周氏兄弟 博古叶子 慧悟
  • 简介:是依附于古人服装上的一种装饰佩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它还具有一定的标示身份地位、等级高下的袖章符号功能。从出土资料和历代文献上可看出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历程,其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隋唐到宋、明时代皆有定制,其质地、纹样与形制也随着朝代变迁而有相应变化。佩的文化内涵还与中国古代的礼仪、等级制度及吉祥民俗传统等息息相关。

  • 标签: 佩绶 服饰制度 演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5
  • 简介:这是陈洪写得较多的一类诗,陈洪诗受杜甫影响很大,陈洪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文

  • 标签: 诗文创作 陈洪绶诗文
  • 简介:本文透过文献与画作,致力重构属于"岭南画派"第二代成员、高奇峰"天风楼"一系的叶少生平与艺术。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应祖国的召唤而从香港回内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员,为新中国,尤其是广东的美术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叶少秉 花鸟画 “百花齐放”
  • 简介: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师古“集大成”成为自宋代以后中国古代绘画学术思想的重要命题。本文试从陈洪晚年画论中的“集大成”论,即“脉”“法”“源”、师古与“韵”“理”“格”的关系、“集大成”与个人风格等方面,论述其师古而“集大成”的含义及其“集大成”论的重要价值。

  • 标签: 师古 集大成 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