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寻找合理心理护理模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4例,入院行SDS抑郁量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组,两周后再进行SDS评估,对比分析组内和组间情况。结果:所有入选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约70.17%入院时呈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经过有效护理后,各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容易发生抑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 抑郁状态 个体化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自编中年调查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中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研究组)与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80~83.3%,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8.3~66.7%;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多见且严重,焦虑尤为突出.

  • 标签: 心身疾病 中老年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住院冠心病病人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26例住院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26例病人中,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1.3%,17.9%,5.9%。单身、女性、社会支持差者较已婚、男性及社会支持较好者易发产生抑郁(P〈0.01)。抑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环境因素、病情加重。[结论]应加强老年住院冠心病病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住院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选取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平均总分42.61分。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疾病长度、nyha 功能水平和月收入、年龄、活动水平和性别等,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低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调查武汉2所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探讨预防措施.方法:连续性录入二个月内以"冠心病"诊断住院病人共105例,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7d内实施标准化(HADS)问卷调查(自答式)并评分,记录相关一般人类学、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心血管危险因子以及临床医学数据,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相关因子.结果:105例患者中,男性83例,女性22例,M/F=3.77,平均年龄:男性61.80±10.57岁,女性62.23±1050岁(F=0.029,P=0.86).40%患者合并抑郁,HADS-D均分10.02±2.86;43.8%患者合并焦虑,HADS-A均分9.15±2.52;合并两项情绪异常者36人,占34.3%,HADS-T均分达19.42±4.38.结论: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抑郁及焦虑患病率高,对冠心病预后极为不利,及时诊断及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应该引起心血管临床关注.

  • 标签: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医院抑郁及焦虑情绪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家医院已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医师询问调查及其病历资料获取资料信息,对其病情资料、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中,年龄平均为67岁,BMI为24.61,平均血糖6.34mml/L,平均收缩压为139.47mmHg,hsCRP平均为4.81mg/L;男性(53.6%)多于女性(46.4%),脑力劳动者(60%)多于体力劳动者(40%),ACS患者(56.8)多于稳定型心绞痛者(43.2%),有73.5%合并高血压病,诊断为糖尿病者为27.3%。结论高龄、男性、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hsCRP、运动减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 了解黔南地区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健康素养的水平,找出黔南地区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各个层面引导这类人群及时准确地获取健康知识,从而整体提升这一地区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宣教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8月心内科1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月—2018年8月住院的9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多模式组,采用多模式健康宣教方式;2018年5月—2018年6月住院的9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宣教效果。结果健康宣教知识掌握度多模式组0.89±0.03,对照组0.59±0.03,P<0.05。宣教效果满意度多模式组(0.91±0.05),对照组(0.64±0.05),P<0.001。结论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应用多模式健康宣教方式,可以提高健康宣教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多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优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0.37±3.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4.62)分(P<0.05)。结论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 标签: 冠心病伴高血压 优质护理 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方法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对我院老年病科年龄≥60岁的82例老年住院冠心病病人和80例社区正常老年人对照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较正常老年人的焦虑及抑郁程度高,临床治疗上在改善患者生理症状的同时,应给予心理关怀以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冠心病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一年时间内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持续时间、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39例(97.5%)显著高于对照组32例(80.0%);观察组并发症1例(2.5%)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17.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3.1±0.5)d较对照组(5.8±0.8)明显缩短,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治疗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住院患者 冠心病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8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经诊断均为冠心病病症,采取摇号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进行分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不仅可有效降低各并发症的发生,更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住院冠心病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住院冠心病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取的 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患者,其中前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临床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分析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临床中冠心病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预见性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心血管常见疾病中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生率,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上述因素会导致血流缓慢,且血液废物会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导致管腔逐渐变窄,从而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方式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研究资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控制病情以及改善不良情绪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对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患者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住院部87例冠心病患者为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7%与78.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与对照组的40.5%相比发生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住院冠心病患者,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实现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 标签: 住院冠心病患者 预见性护理程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1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中 70例归为观察组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及生活质量状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TC及 TG水平分别降至( 4.17±0.62) mmol/L及( 1.23±0.32) mmol/L,均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身体活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可帮助冠心病患者提升服药依从度、改善住院心态,优化血液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冠心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