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产妇共计267例,分别测量并孕前至早孕12周内、分娩前孕妇身高和体重、孕期体重变化,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体重有关,体重指数增幅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低体重儿发生率越高,体重指数增幅越大,新生儿体重越重,巨大儿发生率越高;分娩前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有关,体重指数越大,剖宫产几率越大。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孕期体重指数 新生儿体重
  • 简介:当致力于个体体重控制问题研究时,测量体脂或体脂占总体重的百分比(或体脂百分率[PBF])是评价肥胖和确定个体健康危害的重要部分。目前NIH和WHO发布的成年人肥胖指南建议:把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作为判定肥胖的依据,并把女性体脂大于35%及男子体脂大于25%定为肥胖。肥胖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其并发症包括:高的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和中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胆囊疾病、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呼吸窒息、关节炎、和生育问题。

  • 标签: 体重指数 BMI 人体健康 测量方法 肥胖病
  • 简介:中国人最适宜的血压、血清胆固醇和体重指数首次确定。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医院获悉的。在慢性病死亡率日趋上升的今天,保持最适指标,将使死亡的危险降到最低。

  • 标签: 体重指数 血压 血脂 首次 慢性病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围产保健科建卡并进行体重评估及管理的孕妇926例,按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4组(体重过轻、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另外,将孕前体重指数正常的607例孕妇根据孕期体重增幅的不同分为3组(不足组、适宜组、过多组),比较各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肥胖组、超重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体重不足组(P<0.05),孕前体重不足组的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P<0.05);体重增幅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足组、适宜组(P<0.05),体重增长不足组的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适宜组、过多组(P<0.05)。结论孕前BMI超标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的孕妇,母婴结局令人担忧。孕前BMI正常及孕期体重增长适宜是有利于母婴良好结局的重要措施。围产门诊应加强孕前孕期体重管理,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的产妇,对分娩时胎儿为巨大儿(即出生体重≧4000g)孕妇108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时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产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孕母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巨大儿组孕母体重指数平均增加6.97±1.81。而新生儿体重正常组孕母孕期体重指数平均增加5.3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两组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变化,具有可比性;孕中期体重指数增长,两组统计学无差异;孕晚期体重指数增长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体重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增长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对分娩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将其划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或肥胖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分娩方式影响。结果:对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产妇而言,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概率,要远高于低体重组与正常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加体重比较高的孕妇,发生剖宫产与巨大儿的概率,要高于孕期增加体重较低组与正常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的孕前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孕妇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及巨大儿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到母婴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加体重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正常或偏低人群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2012年医院诊治的32例消瘦或体重正常,但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体重正常或偏低但血脂异常的患者,因无任何疾病症状,大多数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或仅短期服用降脂药。结论对低体重指数的人群提早预防高脂血症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男性不育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不育患者,根据其BMI将患者分为四组:低体重组(BMI<18 kg/m2)、正常体重组(18 kg/m2≤BMI<24 kg/m2)、超体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检测患者精液常规、性激素五项(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69例,其中低体重组13例、正常体重组96例、超体重组95例、肥胖组65例。四组患者的精液体积以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患者的精液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BMI呈负相关(r=-0.365、-0.258、-0.468)。四组患者的睾酮和雌二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与BMI呈负相关(r=-0.367);雌二醇与BMI呈正相关(r=0.352)。结论BMI可以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以及性激素水平,引起不育。

  • 标签: 不育,男(雄)性 人体质量指数 精液
  • 简介:摘要目的肥胖不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是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达到预防和减少肥胖发生的目的。方法采用整体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法,观察连续3年中学生的肥胖情况。结果肥胖中学生比例逐年增高。结论肥胖中学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合理膳食加体育锻炼是预防肥胖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中学生 体重指数 肥胖 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用体重指数(BMI)筛选4~6岁肥胖儿童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以福州市4~6岁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为金标准筛选肥胖者,再以BMI标准进行筛选,并与金标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BMI筛选小年龄儿童肥胖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BMI:取4~6岁男童≥18.0,4~6岁女童≥17.5为肥胖的标准,在筛查小年龄儿童肥胖方面与身高标准体重的结果较为一致,判断肥胖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标准也可以用于小年龄儿童肥胖的筛查,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体重指数 儿童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到院进行体检的人群,探究分析各项检测,例如血脂检测、体重指数检测、血糖检测以及血压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在受检者处于完全之情状态下并签署相关协议后自愿参与,随后在将近 1年的时间内( 2019年 01至 2020年 01月)到本接受体检的人共 1200例予以研究,随后根据每位受检人不同体质指数,将其均分为以下三组,分别为 A组( 1.85kg/m2至 23.9 kg/m2)、 B组( 24kg/m2至 27 kg/m2)、 C组( 28kg/m2以上或是等于),针对以上 1200例受检人群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血脂检测、体重指数检测、血糖检测以及血压检测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 A组受检者相对比, B组与 C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检出率显著偏高,与 A组受检者相对比, B组与 C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偏高,其中 C组甘油三酯最高,( P<0.05)。 结论: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受检者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同体质指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并且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三者间存在紧密联系,能改变患者发病率。因此,为了降低发病率,必须养成规范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同时控制自身体重

  • 标签: 体检 血脂 体重 血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分组的供体胰腺胰岛产量和功能差异。方法纳入研究的93例胰腺均来自器官捐献者,根据亚洲人肥胖等级分组标准,将供体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BMI:18.50~22.99 kg/m2)、超重组(BMI: 23.00~24.99 kg/m2)和肥胖组(BMI≥25.00 kg/m2)。利用Ricordi方法消化胰岛,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胰岛,检测胰岛分离效率、胰岛活性,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GSIS)检测胰岛素分泌能力。结果胰岛分离产量(IEQ)在肥胖组(BMI≥25.00 kg/m2)更高(F=3.05,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供体BMI水平与胰岛功能呈正相关性(r=0.37,P=0.01)。结论当供体BMI在一定范围内时,供体BMI水平越高,所得胰岛产量越高,且功能更好。

  • 标签: 体重指数 胰岛分离 产量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昌吉州人民医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中随意抽出一段时间的体检人数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量血压检查并问卷调查。体检者按体重指数分为四组获得不同分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的患病率与体重指数(BMI)密切相关,高血压患病率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结论体重指数(BMI)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重指数 高血压 关系分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超重/肥胖患者的疗效,寻找治疗超重/肥胖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治疗9例超重/肥胖患者1疗程,疗程结束后计算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3例患者体重指数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反搏可能是治疗超重/肥胖的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体外反搏 超重 肥胖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制定母亲分娩年龄别胎儿出生时身长体重指数。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现况调查方法,2013-2015年深圳市两家医院完成了16388例不同胎龄活产新生儿体格生长现场测量,用以制定分娩年龄别胎儿出生时身长体重指数。结果制定了2015年深圳母亲分娩年龄别(≤18岁、19~38岁的每一岁、≥39岁)胎儿(男、女、合计)三分组出生时身长体重5项指数[即:克托莱指数(QueteletIndex,QI);考浦指数(KaupIndex,KI);劳雷尔指数(RohrerIndex,RI);利比指数(LiviIndex,LI);勃洛克指数(PolockIndex,PI)]均数和标准差。≤18岁组其胎儿出生时QI、KI、RI、LI、PI指数值最低,伴随分娩年龄增大胎儿出生时指数值不断递增,36岁组达到最大值(峰值),分别比≤18岁组依次增加了3.69、3.63、0.07、0.27、208.64(t检验,P〈0.005,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38岁及≥39岁组上述5项指数值变为下降。QI、PI男婴高于女婴(t检验,P〈0.05,10个组);RI、LI男婴低于女婴(t检验,P〈0.05,11个组);KI的男女差异值很小(t检验,P〉0.05)。结论母亲分娩年龄增大其胎儿出生时人体密度、充实度、匀称性不断提高。母亲分娩年龄是胎儿宫内生长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母亲分娩年龄 胎儿 身长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和掌握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迪庆中职828位学生的体重、身高、肺活量等进行测试,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男生64.879±9.732,女生52.065±11.168,男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族、性别、年龄、户籍间存在差异性,部分变量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及格及良好率76%、优秀率8.6%、不及格率15.5%。结论迪庆中职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低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于南京等地区的学生;男女存在差异性符合正常生理规律1;在本调查中人口学变量对肺活量体重指数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总体较好,但不及格率15.5%高于江苏等地区的学生2。迪庆中职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及等级情况均不容乐观,建议社会、学校、家庭等有关部门、团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学生的体育卫生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 标签: 迪庆 中职学生 肺活量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和非贲门胃癌(Gnon-CA)中体重指数(BMI)的差异。方法分析94例诊断为胃腺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贲门腺癌组(GCAgroup)和非贲门胃癌组(Gnon-CAgroup)。分析在两组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GCA组和Gnon-CA组的体重指数均数分别是24.8±3.4kg/m2和24.1±3.7kg/m2(P=0.004),超重(24kg/m2≤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42.70%和33.71%,相对危险度(oddsratio,OR)为2.21(95%CI,1.12~4.35;p=0.021),肥胖(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13.14%和5.81%,OR为3.17(95%CI,2.60~4.83;p=0.007)。结论与Gnon-CA患者相比,GCA患者存在更多的超重和肥胖患者,并且BMI是GCA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贲门腺癌 非贲门胃癌 体重指数
  • 简介: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山东高校教师的BMI指数进行收集,对当前教师肥胖等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根据现状提出加强锻炼等措施和建议,以期对山东省高校教师的体重指数所反映出的健康问题有所改善。

  • 标签: 体育教育 高校教师 体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