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皮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瘫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00%)高于对照组(87.00%);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MD、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可接受头皮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患儿智能以及运动水平的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皮针 体针点刺 小儿推拿 小儿脑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巨手足三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70例肩周炎患者行巨、缪及手足三后嘱患者带活动肩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65例,占92.85%;好转5例,占7.15%;无效0例。结论巨手足三治疗肩周炎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巨刺 缪刺 手足三针刺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棱放血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方法将急慢性咽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三棱放血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青霉素和利巴韦林、口含含片等治疗,3天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三棱放血治疗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简单实用,无副作用,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放血 急慢性咽炎
  • 作者: 兰思杨1        赵文明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8-25
  • 出处:《医师在线》 2022年第15期
  • 机构: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由吸入变应原引起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变态反应性鼻黏膜炎性病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1]。 过敏性鼻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约为8.0%-21.4% [2]。笔者采用火针点刺督脉配合毫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伞形加温和齐两种方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齐)和试验组(伞型加温),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伞形加温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更好,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伞形刺加温针 齐刺温针 粘连期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伞形加温和齐两种方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确诊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 180例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齐)和试验组(伞型加温),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 VAS )、肩关节功能 评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 P<0.05),试验组患者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 P<0.05)。 结论 伞形加温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更好,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伞形刺加温针 齐刺温针 粘连期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从早期由平面延伸至立体的几何概念设计,到用“男女”、“如花”、“huhhuh”的文字与图案印花来对原本含义进行消解与调侃,设计师张达的服装品牌“没边”将日常琐事视为创造力的素材库,并善于将偶然的兴趣成功转化成有思考有表情的设计。宜家洗碗布、棉袄或缩绒羊毛针织面料被设计为更适合东方人体型的平面剪裁,劳动的动作、行走的姿态都被设计者考虑在内——张达试图用这些生活给予自己的启发,一并回馈穿着者。

  • 标签: 灵感刺点 几何概念设计 图案印花 设计师
  • 简介:摘要《中医学药名词》以"平"为规范名,以"横""沿皮"为又称,释义为:"与腧穴皮肤约呈15°左右角度刺入的方法"。考察多种古代文献可知,这一释义与"横""沿皮"是相符的,"直针刺""卧针刺""横""横""沿皮""地平""皮下"都是同义词。而"平"在首见文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含义却与此释义根本不同,是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为主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即后世平补平泻法的雏形,与针刺角度毫不相干。所以,将"平"作为"横""沿皮"的规范词值得商榷。在实际使用中当注意"平"及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避免失误。

  • 标签: 平刺 横刺 沿皮刺 直刺 平针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刀松解结筋病灶结合络放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刀松解结筋病灶结合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及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刀松解结筋病灶结合络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方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结筋病灶点 刺络放血 针刀松解
  • 简介:摘要骶髂关节错缝症是指骶髂关节因慢性劳损,关节韧带张力失衡,骶髂关节齿状关节缝发生错位,导致骶髂关节及腰胯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属西医学骶髂关节综合征范畴。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病,多因外伤或生产有关,老年发病者均有明确的腰骶部闪挫伤病史。本病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但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给手法复位留下了无可评估的风险。本文作者采用“火阿是穴”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共各位同道分享。

  • 标签: 火针 点刺法 老年骶髂关节错缝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结合新Bobath疗法对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一组火结合新Bobath疗法治疗组(结合治疗组,30例),一组单独新Bobath疗法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结果结合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临床痉挛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3.3%(25/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6.7%(20/30)(P<0.05)。结论火结合新Bobath疗法较单独新Bobath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效果好。

  • 标签: 火针点刺 新Bobath疗法 中风痉挛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取温与激痛络拔罐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并单纯使用温治疗的4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施予温与激痛络拔罐结合治疗的44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对比其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低于B组的95.45%;A组半年后的复发率为29.55%,高于B组的11.36%,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与激痛络拔罐结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腰背肌筋膜炎 温针 激痛点刺络拔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温法+络放血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5月阶段的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治疗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温法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34);参照组基础上,施以络放血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3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周围性面瘫症状评分、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P

  • 标签: 温针浅刺法 刺络放血 周围性面瘫 疗效 症状评分 住院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委中穴放血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64例急性LID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棱委中穴放血,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加点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LIDP均有效,其可能的机制是常规针刺加点委中穴组其发挥了委中穴的穴位特异性,的刺激,放血的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等综合作用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的压迫、水肿,减轻其临床症状与体征。

  • 标签: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刺血疗法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拇指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指部慢性损伤。临床上一般采用理疗、封闭、中药熏洗、普通针灸治疗,效果欠佳。本人自创双法治疗该疾病38例,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拇指腱鞘炎 双针短刺 弹响指 扳机指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浮久留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76 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因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浮久留治疗。 结果: 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 92.11% 、 65.79% ,比观察组增高( p<0.05 );组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比,观察组明显缩短( p<0.05 )。 结论: 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常规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但浮久留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应用。

  • 标签: 顽固性 面神经麻痹 浮针 透刺久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