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8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患者测定门静脉压力梯度及其对普萘洛尔的反应性。结果表明,术后第3天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基线压力平均为(15.1±11.2)mmHg。对普萘洛尔有反应者15例,剂量增至100 mg/d仍无反应者13例。患者对普萘洛尔的降压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并存在量效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肝内门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行TIPS手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7~67(48±11)岁。术后1、3、6个月,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氨及超声,每年行上腹部增强CT及分流道造影。结果19例患者(90.5%)成功行TIPS术,17例栓塞曲张静脉,2例无法超选栓塞,二期行胃镜下治疗,术后患者均出血停止。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5.0~44.0(33.7±5.4)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17.0~30.0(24.5±3.1)mmHg,门静脉压力梯度由16.0~32.0(23.5±4.6)mmHg降低至9.0~15.0(11.4±1.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24个月,19例成功接受TIPS患者2例出现二期肝性脑病,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2例为食管静脉曲张所致。支架内再狭窄率6例,其中3例行修正术,随访期末16/19的二期通畅率。结论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TIPS栓塞曲张静脉的同时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放射学,介入性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 简介: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为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右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引起髂静脉流受阻、下肢盆腔静脉回流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

  • 标签: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长度 COCKETT综合征 支架 静脉回流障碍 动脉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6例,术后并发门静脉栓形成7例,行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保守治疗,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栓的形成发生率高,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获得很好临床疗效。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门静脉栓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出现在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疾病中,门静脉栓进一步加重门静脉高压,增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对于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门静脉栓患者,抗凝治疗与出血风险存在矛盾。明确门静脉栓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对门静脉栓进行诊断分类,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的血栓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个体化分层诊疗,是改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合并门静脉栓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临床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静脉肝内门分流术(TIPS)用于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住院,诊断为CTPV且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行TIPS预防再出血的患者67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总结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支架通畅、肝性脑病及生存情况。结果在67例CTPV患者中,56例(83.6%)患者成功行TIPS术。单独通过颈静脉入路15例,静脉联合肝入路33例,静脉联合脾入路8例。TIPS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梯度,从(28.09±7.28)mmHg降至(17.53±6.12)mmHg(P<0.01)。平均随访(23.91±12.35)个月,累计无出血率87.0%,支架通畅率81.5%,肝性脑性发生率27.8%,累计生存率88.9%。11例未成功行TIPS术的患者中死亡4例,再次出血4例。结论TIPS用于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静脉肝内门分流术(TIPS)用于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住院,诊断为CTPV且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行TIPS预防再出血的患者67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总结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支架通畅、肝性脑病及生存情况。结果在67例CTPV患者中,56例(83.6%)患者成功行TIPS术。单独通过颈静脉入路15例,静脉联合肝入路33例,静脉联合脾入路8例。TIPS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梯度,从(28.09±7.28)mmHg降至(17.53±6.12)mmHg(P<0.01)。平均随访(23.91±12.35)个月,累计无出血率87.0%,支架通畅率81.5%,肝性脑性发生率27.8%,累计生存率88.9%。11例未成功行TIPS术的患者中死亡4例,再次出血4例。结论TIPS用于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高压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患者的癌栓与血栓的MSCT影像特点及病变解剖部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临床诊断的1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癌栓组)1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SCT平扫,以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3期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5mm厚度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技术对门静脉行3D重建。观察门静脉癌栓血栓的影像特征、分布情况及侧循环血管形成情况,比较癌栓血栓平扫增强扫描各时相的密度差异。结果癌栓组中,CT平扫12例呈低密度并血管增粗,6例呈等密度;CT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癌栓均呈不均匀强化、15例可见滋养血管影,门静脉期4例呈稍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9例呈低密度,延迟期均呈低密度;18例门静脉癌栓均累及门静脉左或/,仅6例累及门静脉主干。血栓组中,CT平扫3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6例呈稍高密度;CT增强扫描血栓均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血栓部位无对比剂充盈;12例中,11例门静脉栓累及门静脉主干,6例血栓延伸至左叶或/右叶门静脉分支。门静脉癌栓血栓CT平扫增强扫描的延迟期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增强扫描的动脉期门静脉期,癌栓密度明显高于血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癌栓累及门静脉左或/的概率明显高于血栓,而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的概率明显高于癌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结合MSCT平扫及3D重建技术,能客观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癌栓与门静脉栓的影像特点及其累及范围,�

  • 标签: 门静脉 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血栓 诊断 肝硬化 肝癌
  • 简介:目前,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方面的有关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标准相继确立。本文主要从目前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技术操作及内支架材料的选择应用等方面,探讨TIPS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高压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技术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小型猪9头,选用1头行预实验,8头用于正式实验。全麻下门静脉穿刺,用球囊导管阻塞门静脉主干并注入凝血酶或自体血栓,30min后行门静脉造影证实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形成,并比较血栓形成前后影像学变化。对术中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分析死亡原因,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9头猪均成功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模型。第1头预实验猪模型建立后10min死亡,病理证实死亡原因为DIC。正式实验8头猪,6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形成后饲养14d,其余2头术后3h内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肝破裂麻醉药物过量。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可以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动物模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栓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妊娠是一种血栓状态,妊娠期血栓形成部位最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而形成于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很少见。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属于急性肠缺血性疾病,致死率极高,预后取决于能否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功救治一外院转诊孕妇,孕13周,不洁饮食后出现腹胀、腹痛快速进展为肠梗阻、肠坏死、感染性休克,多学科会诊下行急诊开腹探查术,术中明确诊断为肠系膜静脉栓、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空回肠吻合术,术后予抗感染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肝内门分流术(TIPS)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TIPS治疗、伴(CTPV组)或不伴(非CTPV组)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PV组非CTPV组患者的手术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上消化道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生存率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7例行TIPS治疗且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其中10例(27.0%)患者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失败而转内镜下治疗,技术成功率为73.0%;行TIPS治疗但不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共460例,其中18例(3.9%)患者TIPS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6.1%。按照1∶2进行倾向性匹配,共54例患者被纳入非CTPV组。CTPV组患者TIPS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从(28.9±5.1)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8±4.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2,P<0.01)。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33个月(1~66个月),CTPV组非CTPV组的1年累积支架通畅率(75.0%比86.8%)、上消化道再出血率(21.0%比10.0%)、肝性脑病发生率(34.8%比22.2%)生存率(80.7%比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且不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病死率。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26例(34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病临床资料.结果每条肢体离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1~5,平均3.5,术后临床评分(2.48±0.25)分较术前(6.54±0.93)分明显降低(t=21.497,P<0.01).平均随访12月,14/16条肢体(87.5%)溃疡于术后20天~45天内愈合,愈合后无溃疡复发.结论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合静脉性溃疡患者.

  • 标签: 下肢慢性静脉病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手术治疗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静脉曲张 下肢 溃疡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0例,术后并发门静脉栓形成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例并发门静脉栓形成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栓的形成发生率高,涉及因素很多,但及时确诊并进行抗凝治疗可以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改良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治疗,将其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32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88%,术后再出血率为3.13%,术后一年发生分流道狭窄闭塞率为9.38%。术后门静脉压为(2.07±0.41)kPa,明显低于术前的(3.94±0.51)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