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影响指尖再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静脉回流的重建和静脉回流障碍的处理。我们于198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指尖离断再植826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122指。本文通过对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术中及术后预防静脉回流障碍的处理措施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指尖 再植 静脉回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皮肤溃疡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诊治的5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继发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deepveininsufficiencyPVDI),12例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syndromePTS),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经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术后伤口护理治疗,住院时间27~39d,平均27d,术后24例患者小腿皮肤溃疡顺利愈合,其余33例患者创面行皮肤移植后痊愈。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性溃疡经过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创面护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使用方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消肿方对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在 2018年 03月至 2019年 09月期间,选取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患者 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均治疗三周,根据患者的肿胀小腿部周径、反流时间、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肿胀小腿部周径、反流时间、活动度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活血消肿方对治疗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水肿 活血 消肿
  • 简介:我院自1999年开展显微外科以来,对收治的患者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者,早期采取积极措施,使断指及皮瓣血运转为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静脉危象 静脉回流 护理 治疗 按压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前臂桡侧皮瓣(radialforearmfreeflap,RFFF)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因口内软组织缺损接受RFFF移植修复的患者178例,回顾分析其中因静脉危象行手术探查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病例经手术探查后,9例抢救成功,4例失败。其中,6例吻合2条静脉(失败2例),7例吻合1条浅静脉(失败2例)。除1例埋入瓣外,所有进行探查的皮瓣均出现颜色改变。4例出现皮瓣边缘渗出性出血,至皮瓣渗血停止、出现颜色变化后才进行手术探查。结论:RFFF发生危象主要是由于局部静脉回流障碍,吻合2条静脉与1条静脉相比,危象发生率与抢救失败率无显著差异。发生静脉危象时,皮瓣颜色由远及近改变,主要是由于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术后皮瓣边缘渗出性出血是静脉回流障碍的早期表现,应及时检查。静脉回流障碍时间越长,血栓范围越大,皮瓣坏死的可能性越大。

  • 标签: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静脉危象 渗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静脉回流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处理对策,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其中足跟12例,足背15例,内踝9例。结果所有皮瓣均完全存活,28例一期成活,8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3例皮瓣设计偏小、4例皮瓣血管蒂过短、1例伤口包扎过紧发生静脉回流障碍,4例通过拆除部分缝线,3例通过切开放血,1例通过皮瓣内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后缓解成活。结论术前在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时大小要适度,术中一定要游离出一定长度的穿支血管,术后包扎松紧适当,以免组织反应性水肿导致纱布压迫皮瓣,及时观察皮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提高皮瓣成活率。

  • 标签: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静脉回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后无静脉回流,行指端创面放血治疗解决术后血液回流障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我科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施行的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无静脉回流,采用指端放血治疗再植指28例的术后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28例成活26例,成活率92%,成活手指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无静脉回流,依靠指端放血来维持静脉回流,以及加强术后护理是再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断指再植 手指末节 无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指动脉静脉化重建末节断指静脉回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15例15指末节离断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6~52岁,平均40岁。因无法按照常规方法重建静脉回流,应用一侧指动脉作为断指静脉回流,吻合一侧的指动脉后将另一侧指动脉与近端皮下静脉吻合,同时拔除离断指体指甲,术后使用肝素钠棉球湿敷甲床3 d。结果术后15例15指再植指均一期存活,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2个月。再植指体均有指甲生长,但较正常指指甲小而厚,不平整,指体稍萎缩,感觉恢复至S2~S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患者对指体的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当末节再植无法用传统的静脉静脉吻合的方式建立静脉回流时,应用一侧指动脉静脉化重建末节断指静脉回流,术后辅助甲床肝素钠棉球湿敷可以有效提高再植指体的成活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再植术 治疗结果 末节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常规静脉吻合方式重建IshikawaⅡ区断指再植静脉回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我们对70指IshikawaⅡ区完全离断患者进行再植术,术中因无指背皮下静脉吻合,采用非常规静脉吻合方式重建静脉回流,其中吻合指腹静脉77条,吻合指侧方静脉86条,吻合甲床静脉12条。结果本组70指,其中66指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无需湿敷放血治疗,指体血运良好,一期顺利存活;4指出现静脉危象,予甲床或指端小切口肝素棉球湿敷放血治疗,1指存活、3指坏死。再植成活率95.7%。存活指体术后随访时间为5~47个月,平均11.3个月,再植指体血供良好,皮肤质地良好,外形饱满。46指指甲生长良好,13指轻微畸形,8指畸形明显或生长不全。感觉恢复均S3以上,两点分辨觉为3~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67指存活指体:优59指,良8指;优良率100%。结论了解IshikawaⅡ区断指静脉分布规律,采用非常规静脉吻合方式重建静脉回流,可明显提高再植指体成活率,恢复良好的外观及功能。

  • 标签: 指损伤 再植术 静脉吻合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三种荧光剂在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效果,以寻找最佳的研究方法。方法分别取15只新西兰兔耳静脉血各0.1ml,分离红细胞、FITC标记及检测。45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建立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每只动物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侧,对侧生成相同的皮瓣作为对照,对照侧不注入荧光剂。实验动物按照注入的三种荧光剂不同分成三组,再按注入的途径不同分三亚组。分别取三种荧光剂,通过皮瓣近端给入。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大体观察荧光的扩散,动脉、静脉亚组5s后,皮下亚组10s后,取下皮瓣做连续两张冰冻切片,分析荧光在血管蒂部的分布。结果FITC标记的红细胞荧光强度均匀,可以用于示踪研究。荧光素钠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均匀分布;FITC标记的多聚糖主要分布在蒂部的血管,血管周围组织有弱的荧光分布;FITC标记的红细胞分布在蒂部的血管。结论FITC标记的红细胞是研究皮瓣静脉回流的最佳选择,荧光剂可选择性的通过动脉、静脉和皮下三种途径注入。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 静脉回流 荧光示踪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干细胞治疗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细胞滞留、勃起功能改善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6只)、ED模型组(6只)、治疗组A(9只,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及治疗组B(9只,不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模型建立24 h后,治疗组A及治疗组B经海绵体注射总细胞数量为1×106的脂肪干细胞(ADSCs)。干细胞注射前,治疗组A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并于注射后5 min放开。注射后,检测阴茎局部生物发光信号动态变化及肺内信号。注射28 d后,检测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max/MAP),评估阴茎勃起功能,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A与治疗组B相比,各时间点(0、10、60 min)大鼠阴茎内生物发光信号强度(×106·p·s-1·sr·c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6±1.17比8.16±1.12,6.45±1.47比6.72±0.69,3.77±0.30比3.36±1.06,均P>0.05)。注射60 min后,治疗组A与治疗组B均能在肺脏观察到大量ADSCs聚集;不论是否阻断阴茎血液回流,ADSCs对阴茎勃起功能(ICPmax/MAP为0.44±0.11比0.43±0.07)及组织病理变化(平滑肌/胶原比值为0.08±0.02比0.08±0.03)改善情况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提高干细胞在大鼠阴茎内滞留及改善ED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势。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脂肪干细胞 经海绵体注射
  • 简介:许多旧式的炉倾向于以不同速率来加热一个装配上的不同零件,取决于回流焊接的零件和线路板层的颜色和质地。一个装配上的某些区域可以达到比其它区域高得多的温度,这个温度变化叫做装配的DT。如果DT大,装配的有些区域可能吸收过多热量,而另一些区域则热量不够。这可能引起许多焊接缺陷,包括焊锡球、不熔湿、损坏元件、空洞和烧焦的残留物。

  • 标签: 回流温度曲线 升温 回流焊接 温度变化 焊接缺陷 装配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Ⅰ区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危象,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再植指体的部分坏死.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13.3&#177;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外观恢复满意,指甲生长平整,未见明显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6.5(5.4&#177;0.7)mm.按照Tam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指甲正常生长等优点,是末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及可供静脉化的第二条动脉型断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再植术 指中央动脉 动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不知不觉中,我快乐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时,我心里竟充满了不舍,有了希望时光可以回流的感觉。下午,那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了钢琴的黑白键上,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便开始在脑海里跳跃。可当我把手搭在了琴键上,竟不知从何开始弹奏,更不知是选择E调还是G调。于是,我回想

  • 标签: 时光回流
  • 简介:笔者在日本研修和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祖国的古钱币,现将其中二枚介绍给大家。乹封泉宝(见彩页4)。小平钱,直径26mm,穿径6.5mm,重3.5g,生坑,钱缘锉齿,包浆自然,

  • 标签: 回流钱币 海外回流 钱币鉴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患者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医院手术室行择期俯卧位胸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需要将其分为低角度组51例,传统角度组54例。以手术前后超声下下肢静脉血流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以下肢皮温改变、腿围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比较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下左、右两侧腘静脉和左、右两侧胫后静脉的血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踝上10 cm腿围变化和左、右髌骨上15 cm腿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皮温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胸腰椎手术患者的下肢摆放角度可能影响其静脉回流,手术室护士在体位摆放时应当注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俯卧位 胸腰椎手术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大隐静脉(GSV)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前臂严重脱套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手外科共应用带GSV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前臂脱套伤部分创面并重建手背静脉回流,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均为前臂掌背侧完全脱套伤,合并尺、桡骨骨折3例,尺、桡动脉损伤2例,手指血运障碍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6 cm×18 cm~32 cm×25 cm。切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前臂部分创面,皮瓣面积12 cm×5 cm~33 cm×6 cm,穿支与桡动脉吻合,GSV桥接吻合头静脉远、近端,重点重建手背静脉回流,前臂其余创面4例联合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1例联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小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将上肢脱套皮肤修薄成中厚皮覆盖大腿皮瓣供区,打包加压包扎。术后采用门诊、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随访,复查皮瓣成活情况、伤肢远端肿胀程度、功能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等,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小腿皮瓣远、近端表皮坏死,换药4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4~8周手部肿胀消退,皮纹明显,患手拇、手指周径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增大。随访8~20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弹性、颜色良好,质地饱满,皮瓣无色素沉着,小腿皮瓣供区为线形瘢痕,供区足部及伤肢手部无肿胀,手指伸、屈良好,手关节活动度正常,手指感觉均恢复至S4,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感觉恢复S3 2例,S2 3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属优3例,良2例。结论带GSV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血运可靠,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前臂严重脱套伤部分创面并重建手背静脉回流的理想皮瓣。

  • 标签: 脱套伤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前臂 大隐静脉 移植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