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I)、优势侧指数(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名原醛症患者,其中28名术后证实为醛固酮瘤(APA)。ACTH注射后外周及肾上腺静脉的皮质醇和醛固酮均较注射前显著增高(P<0.01)。注射ACTH后,左侧SI从6.5(3.0~13.6)增加到26.8(16.9~40.3)(P<0.01),右侧SI从20.8(4.8~34.8)增加到57.6(35.7~80.9)(P<0.01)。LI在ACTH兴奋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7.7(2.3~19.6)对5.6(1.9~14.6), P=0.14]。注射ACTH后,左侧和右侧插管成功率分别提高15%和10%。在两种AVS方法都判定为插管成功的57例患者中,27例为单侧优势分泌,21例为双侧分泌,两种AVS判断优势侧的一致性为84%(48/57)。28个术后证实为APA的患者中,两种AVS方法单侧优势判断的正确率均为89%(25/28)。结论ACTH兴奋试验有助于准确判断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有助于AVS结果的判断。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两种AVS在判定优势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取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疾病的病例资料,总结肾上腺激素用于非典型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呼吸疾病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疾病应用广泛。结论:肾上腺激素用于治疗呼吸疾病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呼吸疾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水平及其节律与糖尿病肾病(DKD)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 08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血压、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测定患者8:00、16:00、24:00血ACTH、皮质醇水平,并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计算出振幅、相位。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基于性别、年龄及血肌酐水平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UACR和eGFR将患者分为DKD组(360例)和非DKD组(720例);根据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73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6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84例)。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血ACTH、皮质醇水平及其节律与DKD的关系。结果DKD组8:00、16:00、24:00的血ACTH、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KD组(P<0.05)。DKD组血ACTH、皮质醇的振幅显著高于非DKD组(P<0.05)。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间8:00、16:00、24:00血ACTH、皮质醇水平及其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血皮质醇相位延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ACTH及皮质醇水平升高,DKD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后,DKD的发生风险仍然存在(均P<0.05)。结论血皮质醇、ACTH水平增高及节律改变与T2DM患者DKD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促肾上腺皮质素 皮质醇 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1细胞系)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D1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对照组+低浓度ACTH组、对照组+高浓度ACTH组、成骨组、成骨组+低浓度ACTH组、成骨组+高浓度ACTH组;各组孵育细胞6 d后通过茜素红染色法评价成骨分化;分别孵育细胞1、3、6 d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定量分析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黑皮质素受体-3(MC3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孵育细胞3、6 d后,采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和骨涎蛋白(BSP)表达水平。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T-PCR检测结果发现,第3天成骨组+高浓度ACTH(1×10-8 mol/L)组黑色素3蛋白受体(MC3R)表达(1.33±0.01)低于成骨组(1.8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9,P<0.05);第6天成骨组+高浓度ACTH(1×10-8 mol/L)组Runx2表达(0.72±0.01)低于成骨组(1.1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2,P<0.05);成骨组+高浓度ACTH(1×10-8 mol/L)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表达(0.58±0.02)显著低于成骨组(2.2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8,P<0.05);成骨组+高浓度ACTH(1×10-8 mol/L)组茜素红染色吸光度(A)值(0.270±0.012)显著低于成骨组(0.361±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5,P<0.05);在蛋白水平,Runx2、BSP基因蛋白表达都有下降的趋势;成骨组+低浓度ACTH(1×10-9 mol/L)组茜素红染色A值(0.363±0.013)同成骨组(0.360±0.0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5,P>0.05),且对成骨基因和蛋白表达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浓度ACTH(1×10-8 mol/L)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抑制作用,而且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对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0例婴儿痉挛症患儿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ACTH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静脉抽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19+ B淋巴细胞、CD20+ B淋巴细胞和CD4+/CD8+。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前CD8+ T淋巴细胞为(34.36±3.48)%,低于对照组的(32.33±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前CD3+ T淋巴细胞水平、CD4+ T淋巴细胞水平、CD19+ B淋巴细胞水平及CD20+ B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后CD8+ T淋巴细胞为(36.34±4.1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D4+ T淋巴细胞治疗后为(41.08±4.66)%,治疗前为(45.54±5.04)%,明显降低(P<0.01)。CD4+/CD8+值治疗后为(1.11±0.27),治疗前为(1.45±0.37),明显降低(P<0.01)。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水平、CD19+ B淋巴细胞水平及CD20+ B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ACTH可调节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功能,为婴儿痉挛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CTH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为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量过程中予患儿0.4~1.0 IU·kg-1·d-1 ACTH(总量≤25 I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8 h,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1疗程,连续用药3~6个月。收集ACTH治疗前6个月、治疗开始时、治疗结束时及ACTH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等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激素用量等临床资料,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4.89±1.77)岁,首次接受ACTH治疗年龄为(9.49±3.06)岁。6例患儿均完成3~6个月的ACTH治疗,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至ACTH治疗结束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较开始治疗时显著降低(P=0.026),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3),激素用量显著减少(P<0.001),而eGFR及血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ACTH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eGFR及激素用量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胆固醇水平相比开始治疗时持续下降(P=0.039)。6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尿量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糖升高,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ACTH治疗对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儿童 蛋白尿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例是以间断高血压为首发症状的异位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该肿瘤定位在胰头部,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结合文献复习发现,间断高血压可能是该类患者早期唯一的临床表现,临床上需结合血皮质醇及影像学检查仔细甄别,以免漏诊。

  • 标签: 高血压 ACTH综合征,异位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先天性孤立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isolate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deficiency,IAD)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IAD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对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携带TBX19基因c.535C>T(p.R179X)和c.298C>T(p.R100C)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535C>T(p.R179X)遗传自父亲,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c.298C>T(p.R100C)遗传自母亲,既往未见报道。结论先天性IAD临床缺乏特异性,TBX19基因检测是确诊的关键。

  • 标签: 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 TBX19基因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低血糖
  • 简介:摘要异位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因严重升高的皮质醇水平,容易继发细菌及机会性致病原,如隐球菌、曲霉、耶氏肺孢子菌和奴卡菌的严重感染,是病死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报道一例严重的异位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老年女性,继发致死性耶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旨在加深对于异位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继发感染的综合管理和诊治的理解。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例肺炎的小儿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咳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喘息、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喘息、咳嗽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6%,远高于对照组的8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小儿肺炎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外源性糖皮质激素(GC)摄入过多及内源性GC分泌过多均有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血糖不同程度升高。使用外源性GC后的血糖监测方案和类固醇糖尿病的降糖方案均需考虑其午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特点。要充分了解GC所致糖代谢异常的特点和临床筛查评估策略,采取恰当方式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 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上,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1682张2020年5月-2021年5月开具的处方进行,对所用药物的种类、患者科室、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糖皮质激素在门诊中的使用情况。结果 在我院随机抽取的1682张处方中,共有267张使用了糖皮质激素,使用几率为15.87%。糖皮质激素于皮肤科所用几率最高,占比40.45%;五官科次之,占比22.47%;外科第三,占比14.98%;而内科、儿科、妇产科及口腔科所用几率较低,均不足10%。 结论 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上,我院门诊处方的使用几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综合分析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几率较低,可见临床应用较为符合相关规定,但仍有部分不合理使用情况存在,在之后的工作中仍需加强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用药合理性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时间段内该院收诊病治疗的9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吸呼比(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RR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雾化吸入治疗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是多种儿科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其对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和生长障碍。其中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生长障碍导致终身高降低,是儿童患者治疗中需格外关注的问题。糖皮质激素引起生长障碍的机制复杂,且目前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有关糖皮质激素抑制纵向骨生长的机制,并对近年来发现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生长障碍 纵向骨生长
  • 简介:【摘 要】糖皮质激素在我国内科临床应用中作为一种消炎抗病毒的激素药物,如果将此种激素给病人运用得当,有助于缓解多种疾病,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成果。能够非常有效缓解病人身上出现的症状,从而帮助病人减轻他们的病痛。我国将糖皮质激素应用在内科临床治疗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给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的,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避免可能与遇到的风险和误区,充分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特性后再将其应用到治疗过程中,从而让糖皮质激素可以发挥出其最大功效。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内科临床应用 应用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的有效药学监护,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且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的病例,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药学监护,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在服药依从性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长期使用 药师 糖皮质激素 药学监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糖皮质激素在我国内科临床应用中作为一种消炎抗病毒的激素药物,如果将此种激素给病人运用得当,有助于缓解多种疾病,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成果。能够非常有效缓解病人身上出现的症状,从而帮助病人减轻他们的病痛。我国将糖皮质激素应用在内科临床治疗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给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的,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避免可能与遇到的风险和误区,充分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特性后再将其应用到治疗过程中,从而让糖皮质激素可以发挥出其最大功效。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内科临床应用 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