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炎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清除病原、组织修复作用;而在肿瘤背景下,中性粒细胞会衍生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这是一种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具有强烈免疫抑制作用。循环MDSCs通过产生活性氧及精氨酸酶抑制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肿瘤细胞血运转移。肿瘤组织内MDSCs通过表达PD-L1抑制T细胞功能,还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释放金属基质蛋白酶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加剧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诱导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起源、循环和肿瘤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生物学标记 中性粒细胞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正>继发于肿瘤性疾病的尿酸性肾病不常见,但在猛烈化疗时易发。现将我院肿瘤科1990年7月份所见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工人。1990年6月10日因左锁骨上及左颈部淋巴肿大三个月,上腹部隐痛一个月入院。三个月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到左锁骨上有一黄豆大的肿块,后逐渐增大且左颈部出现多个渐增大的

  • 标签: 尿酸肾病 尿酸性肾病 左颈部 肿瘤科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巢团内瘤细胞及部分间质细胞核阳性表达(见图10),巢团内瘤细胞浆为阳性(见图5),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小细胞肿瘤

  • 标签: 例文献 促纤维 增生性
  • 简介:巢团内瘤细胞及部分间质细胞核阳性表达(见图10),巢团内瘤细胞浆为阳性(见图5),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小细胞肿瘤

  • 标签: 例文献 促纤维 增生性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院肿瘤内科在近两个星期内应用抑肽酶出现的两例较为典型的副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临床上应用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患者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因此,在应用抑制肽药物前,最好对其进行过敏实验,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 标签: 抑肽酶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正常组织的生长、重塑、再生以及某些组织的异常增殖均离不开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充足的血液供应又有赖于足够数量的血管形成.所以血管形成与细胞的发育、繁殖、分化、迁移、成活有密切关系。早在1971年,Folkman^[1]就提出实体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支持,它在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证实了多种肿瘤的形成与转移也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抗肿瘤血管生成 促血管生成素 血管形成 正常组织 血液供应 肿瘤细胞
  • 简介: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smallroundcelltumor,DSRC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起病隐匿,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差[1]。我院2015年收治1例DSRCT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2015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就诊当地医院,行腹盆腔CT示:盆腔多发占位,淋巴瘤?恶性肿瘤多发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水。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 小圆细胞肿瘤 腹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模式及预后,并归纳国际研究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1999年1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例DSRCT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结果8例患儿中男6例,女2例;7例原发腹盆腔,1例原发骶尾部;8例就诊时存在临近组织/器官/淋巴结不同程度浸润,其中4例(50%)同时有远处转移,包括远处淋巴结、肝、肺、骨转移。8例均接受化疗,其中3例接受腹盆腔+瘤窝增量放疗,2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至2020年2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3例死亡,5例存活(2例完全缓解,1例反复复发,2例部分缓解仍在治疗中)。中位复发时间为14.5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0.0±17.5)%、总体生存率为(51.4±20.4)%。结论50%的DSRCT患儿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虽经过化疗、积极的手术切除、腹盆腔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多模式治疗,但预后仍较差。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综合疗法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Mu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 MOR)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有研究认为MOR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影响。MOR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繁杂,不同研究之间也存在争议。文章综述MOR及其亚型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差异对肿瘤细胞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MOR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肿瘤微血管结构、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肿瘤细胞 Mu阿片受体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 (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 BRD4)促进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机制及靶向抑制效应。方法收集未经化疗的45例HB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石蜡标本。将未经化疗的45例具有特征性肿瘤细胞的组织石蜡标本作为HB组;在45例石蜡标本中有30例组织边缘可见瘤旁肝组织肝小叶结构正常、可见小叶中央静脉和汇管区的组织,该30例作为瘤旁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BRD4的表达水平,并对BRD4的表达水平与患儿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HB细胞株HepG2对照组(未经处理的HepG2细胞)、空载组(转染Si-NC的HepG2细胞)以及Si-BRD4敲低组(转染Si-BRD4的HepG2细胞)的BRD4表达水平,检测Yes相关蛋白1 (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和c-My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epG2对照组和Si-BRD4敲低组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使用JQ1、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JQ1联合VCR分别处理HepG2细胞48 h后,通过CCK-8法、EDU-555细胞增殖试剂盒和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增殖能力及凋亡率。将使用30 nmol/L JQ1干预的HepG2细胞作为JQ1组,将使用70 μg/ml VCR干预的HepG2细胞作为VCR组,将使用30 nmol/L JQ1和70 μg/ml VCR干预的HepG2细胞作为JQ1联合VCR组。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BRD4在HB细胞核阳性率为97.8%(44/45),瘤旁肝细胞核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②根据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COG)分期,Ⅰ~Ⅱ期低表达8例,高表达4例,Ⅲ~Ⅳ期低表达3例,高表达30例,BRD4表达水平与肿瘤的COG分期有关(P<0.001)。低表达患儿无转移发生,高表达患儿转移11例,BRD4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相关(P=0.042)。③qRT-PCR检测结果显示YAP1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在Si-BRD4敲低组较HepG2对照组和空载组明显下降;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也显示YAP1和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在Si-BRD4敲低组较HepG2对照组和空载组显著下降。④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HepG2细胞48 h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在Si-BRD4敲低组明显低于HepG2对照组,0.423±0.015比0.532±0.026,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P= 0.007)。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iRNA敲低BRD4处理48 h后,Si-BRD4敲低组HepG2细胞的凋亡率为(24.58±3.95)%,显著高于HepG2对照组的(6.46±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3,P=0.002)。⑤CCK-8检测结果显示JQ1组、VCR组和JQ1联合VCR组的HepG2细胞活力较HepG2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0.364±0.020、0.383±0.014、0.269±0.019和0.943±0.014,和HepG2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JQ1联合VCR组细胞的活力低于JQ1组和VCR组,分别为0.269±0.019、0.364±0.020、0.383±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8,P=0.004)和(t= 8.26,P=0.002)。EDU检测结果显示运用JQ1、VCR及JQ1联合VCR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后,明显抑制了HepG2细胞增殖,提升了细胞凋亡率,JQ1联合VCR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更明显。TUNEL染色结果显示JQ1联合VCR用药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独使用JQ1和VCR。结论BRD4在HB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COG分期及转移相关,可通过YAP1、c-Myc发挥肿瘤作用,JQ1联合VCR用药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JQ1和VCR。

  • 标签: 肝肿瘤 肝母细胞瘤 溴结构域蛋白4 Yes相关蛋白1 JQ1 长春新碱
  • 简介:云南是中国的重要侨乡省,侨情是云南的重要省情之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及民间交往的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有云南人移居海外,因此,云南籍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籍海外侨胞有250余万,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全省有归侨侨眷近50万。

  • 标签: 侨务 开放 海外侨胞 归侨侨眷 东南亚 民间交往
  • 简介:目的:了解红细胞生成受体(EpoR)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卵巢癌组织、2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3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po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EpoR在恶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8%,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的32%(P〈0.05)。在卵巢癌中Epo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卵巢癌强阳性表达率73%,明显高于Ⅰ~Ⅱ期的56%(P〈0.05),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联。但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强阳性表达率7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的58%。结论:EpoR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化 卵巢肿瘤
  • 简介:促进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因素就是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高中生大多数都在16-18岁左右,他们已接近于成人,在心理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趣” “情” “学” 教育教学工作 学习活动 学习兴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架桥铺路,引导学生能阅读、会阅读,爱阅读.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每天的早读课、中午12:30至13:00、一些自习的课,教师都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较轻松的书籍.

  • 标签: 以读促写 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 阅读方法指导 黄金时间 早读课
  • 简介:天全县自1999年9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而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的成果,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就必须要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不放松。当前,应注意加强以下工作。

  • 标签: 四川 雅安市 天全县 退耕还林工程 扶持政策 技术服务
  • 简介:摘要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展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且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通过创设完整情境、真实情境、有趣情境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情境创设 完整情境 真实情境 有趣情境
  • 简介:摘要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展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且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通过创设完整情境、真实情境、有趣情境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情境创设 完整情境 真实情境 有趣情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