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巩膜隧道切口的基础上,用特制小梁咬切器伸入巩膜隧道内咬切小梁或以15度刀切除小梁组织完成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视力≥0.5者19眼,0.1~0.4者14眼。0.08者1眼,术后眼压≤21mmHg32眼。结论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手术治疗 青光眼
  • 简介:目的观察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8例(113只眼)安徽省霍山县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本组108例(113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依次为10.6%、7.08%、0.88%、0.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原因主要有:大核硬核,器械损伤,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灌注液压力过高、暂时性眼压升高.结论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较低,通过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 标签: 白内障 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角膜水肿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断面隧道数量增多。传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消耗是比较大的,碎步测量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单点式GPS与全站仪作业模式的工作效率也比较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成为了一大难题。随着近年来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当中,相比较于传统技术优势明显,建立起三维模型,可以将地物的外观、位置等属性直观反映出来。隧道建设和运营器件,受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气候条件以及车辆行驶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在规定范围内允许一定的变形情况,但若隧道建筑的变形量超出设计变形限度,就会影响隧道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及安全。因此隧道建筑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来了解具体的变形情况、变形趋势以及变形与引起变形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隧道建筑进行调整与修护,进而保证隧道建筑的运营安全。

  • 标签: 倾斜摄影测量 隧道断面 变形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结论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 后囊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 46例 (46眼 )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 46例 (46眼 )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6 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结论 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 后囊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236例(255眼)。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角膜水肿33.37%,前房积血2.75%,后囊破裂1.9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入术视力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治疗前巩膜葡萄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前巩膜葡萄肿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病变范围直径≥6 mm。所有患者均行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logMAR)、眼压、巩膜植片血运、融解情况、结膜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期间,30例术后视力0.54±0.35与术前0.58±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136)。术前(15.12±2.78)mmHg及术后眼压(14.80±2.15)mmHg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206)。巩膜植片血运正常、无融解,表面可见血管网,眼球结构完整性良好。27例结膜愈合良好,3例结膜坏死融解,行二次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无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巩膜植片感染或排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治疗前巩膜葡萄肿能恢复眼球完整性,维持术前视力,效果良好。

  • 标签: 葡萄肿,巩膜,前 移植,巩膜,异体,同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大小约为5mm伊5.5mm,1/3巩膜厚度,瓣下再做一大小约3.5mm伊4mm的巩膜瓣,1/3巩膜厚度,切除中间层的巩膜瓣,切除2mm伊2mm小梁组织,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调节缝线缝合浅层巩膜瓣,缝合球筋膜、球结膜;后者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a,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1,3mo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mo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0.63%和75%,两组的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6.88%和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巩膜瓣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滤过泡功能维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隧道刀 双层 巩膜瓣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 简介:应实际工程需要,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地铁隧道倾斜检测系统,详细设计了该系统的数据采集终端、嵌入式系统终端及系统的传输通信等部分。以嵌入式终端设备为主体,全面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最后在该硬件系统上移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并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测试、调试。

  • 标签: 地铁隧道 嵌入式系统 图形界面 隧道倾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改良式隧道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45例(46眼)青光眼台并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改良式隧道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24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结果术后视力<0.1者2眼(4.34%)0.1—0.5者:8眼(60.87%),0.6-1.0者16眼(34.78%)术后跟压平均为14.69±5.26mmHg,仅1例跟压高于正常,药物可控制。结论改良式隧道巩膜瓣存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中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降压疗效好等优点。

  • 标签: 隧道式巩膜瓣 白内障 青光眼 手术方法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的适应人群,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患者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愈后情况。结果术后27只眼出现角膜水肿,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出现功能性滤过泡,2个月后前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加深;1例出现后囊膜破裂,17例前房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样渗出反应,经治疗后痊愈;视力均较术前有大幅度提高,眼压得到控制。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多次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以及白内障的发展,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切口囊外摘除 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共50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检测。结果所有术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5者分别为67.4%、95.0%、95.3%,93.9%,术后1周角膜曲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使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 标签: 表面麻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 术后 巩膜隧道小切口 术前
  • 简介:摘要巩膜炎(scleritis)为巩膜组织的炎症反应疾病。因其结构特点不易患病,一旦患病,病程往往迁延难愈。目前临床对于巩膜炎的研究还不是非常透彻。本文指出了巩膜炎病因病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归纳了当下治疗巩膜炎的主要药物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巩膜炎治疗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巩膜炎 火疳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正>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跨世纪目标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农业强省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做好则

  • 标签: 农业重点 财政投入 水利 支农支出 跨世纪目标 粮食自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伴后巩膜葡萄肿的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近视性黄斑劈裂伴后巩膜葡萄肿27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OCT示8只眼(26.7%)劈裂腔完全消失,17只眼(56.7%)劈裂腔大部分明显减小,5只眼(16.7%)未愈。术后视力(logMAR)1.00(0.575,1.300)较术前的1.25 (0.800,1.300)提高(P=0.046)。随访期间无黄斑孔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近视性黄斑劈裂伴后巩膜葡萄肿行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劈裂腔高度及提高视力,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 标签: 近视 巩膜 加固术,后巩膜 视网膜劈裂,黄斑 葡萄肿,巩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为纳入样本,人数共计60例,遵循奇偶数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及研究组(改良的孔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整合记录,同时引用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变化。结果:统计结果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另一组,眼压及平均眼压优于另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另一组,P值达到<0.05标准,有可比性。结论: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科学借鉴、推广。

  • 标签: 改良的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 难治性青光眼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