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去年以来,在北京儿童医院连续掀起血铅检测高潮。全国各地的许多家长利用节假日专程带孩子到北京检测血铅浓度。为此,记者赴北京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的张峰主任。张主任告诉记者,血铅浓度过高在目前的城市儿童身上普遍存在。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环境污染加重,空气中、生活用品中铅的含量都大大提高,如汽车尾气,儿童玩具及学习用品的油漆层都含有大量的铅。儿童由于肾、消化道等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在高铅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铅中毒

  • 标签: 铅中毒 儿童 症状 神经系统 危害性 对策
  • 简介: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和总结儿童中毒的特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儿童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儿童 中毒 干预措施 中毒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其中医源性药物中毒295例(占59.36%),非医源性毒物中毒202例(占40.64%),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

  • 标签: 中毒相关 例儿童 儿童中毒
  • 简介:目的为制定儿童中毒防治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哈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采集0—6岁儿童末梢血1000份(有效调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封其中61名铅申毒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另20名铅中毒儿童单纯健康教育干预。数据处理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结果综合干预组及健康教育组治疗前后血铅值均明显下降,P=0.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净下降值综合干预粗比健康教育组下降明显,P=0.017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健康教育、环境干预、临床防治的综合干预方法有效,综合干预组比单纯健康教育组干预效果更显着。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综合干预 预防 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铅中毒患儿的常见症状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出儿童中毒的主要原因,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儿童中毒奠定基础。方法对我院2010.1-201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铅中毒的患儿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影响儿童中毒的因素复杂而繁多,主要有来自环境污染、饮食不当、儿童的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学习用品和玩具中含铅量超标等主要原因。结论铅中毒不但会影响孩子的体格发育,同时还会影响脑发育,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此外还会引起视力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智力发育低下等,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中毒的原因,从而预防该疾病饿发生,同时为有针对性的治疗儿童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环境 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26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总结患儿急性中毒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264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患儿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毒物种类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264例中毒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361。发病年龄在8天~14岁之间,1~7岁年龄段最易发生,占87.12%。1、2、7、8月为中毒多发月份。中毒主要原因为误服,毒物以药物为主,占53.41%,其次是化学制剂,占23.86%,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中毒,占96.59%。中毒患儿大部分在6小时内送至医院就诊,共222例(84.09%)。中毒后6小时内送院者的治愈率(81.08%)明显高于超过12小时才送院者的治愈率(57.14%)。结论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药物中毒占半数以上,误服误食是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其次为经呼吸道、皮肤等。预防和及时救治是关键,同时应重视儿童的心理变化,避免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

  • 标签: 儿童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救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以减少儿童因误服中毒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儿童误服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其误服中毒药物品种特点、年龄、性别差异、季节差异、区域特点。结果总计44例,男29例(65.9%),女15例(34.1%);1~3岁幼儿高发,共32例(72.7%);来自农村37例(84.1%),城市7例(15.9%);33例(75.0%)发生误服中毒时由老人看管,11例(25.0%)例由父母看管时发生;误服中毒药物品种有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煤油、含农药青菜或食物、松节水、消毒剂等。结论从婴儿期有主动抓拿意识开始,家长应高度警惕预防误服药物可能,特别是农村地区由老人看护儿童者,建议通过医院、幼儿园、社区、媒体宣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加强家长安全教育常识等措施,从家庭看护人、政府、医疗机构等各方面有效防范儿童误服药物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中毒 急诊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家长教师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认识,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减轻儿童中毒。方法在幼儿园,学校和医院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双份问卷调查,指导对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进行干预,在教育前检查测血铅,教育后3个月为高血铅儿童复查血铅。结果家长及教师对儿童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前57.99%,教育后90.40%,明显提高。儿童不良行为明显改善,血铅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让家长和教师掌握防治儿童中毒的知识,对预防儿童中毒,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 铅中毒 预防
  • 简介: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推广和普及,与20~30年前相比,云南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逐渐成儿童公共健康性疾病转变,铅中毒便是较为严重的儿童公共健康性疾病之一。国际公认,铅损伤是危害儿童智力和神经发育系统的“第一杀手”,当前,儿童中毒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医师最为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之一,儿童中毒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十几年来,随着云南各地工业、

  • 标签: 儿童铅中毒 云南 儿童预防接种 儿童保健医师 公共健康 营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儿科临床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案。方法依据242例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变现和历史医疗进行中毒物质的分析和具体的中毒原因。结果在242例中毒儿童中,患儿家属自行或者是不按照医嘱用药引起的中毒有54例(21%)、医源性药物中毒27例(10%)、患儿偷食有毒物品引起的中毒19例(7%)、误服有毒食物引起的中毒133例(59%)、其他原因9例(3%)。结论要加强家人的责任意识,将有毒的食物及时清理以免误服,并严格的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在抢救时要提高首次诊断的正确率,将极大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儿童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77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77例中毒儿童的年龄、中毒种类、中毒途径、治疗和预后。结果77例中25例(32.5%)治愈出院,38例(49.3%)好转出院,9例(11.7%)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例(6.5%)死亡。结论77例儿童中毒中,0~6岁儿童占多数,其中以药物中的毒多见,中毒途径多为消化道中毒。根据中毒种类及病情危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促进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铅中毒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79例进行血清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测定的婴幼儿分析。结果铅中毒有23例,骨密度降低有29例;其中铅中毒组骨密度降低有13例,铅正常组骨密度降低有16例,两组比较,x2=5.48,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铅中毒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

  • 标签: 铅中毒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白果中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白果中毒患儿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白果中毒患儿临床特点胃肠道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所占比例85.36%、神经系统症状以惊厥为主所占比例100.00%,经过规范治疗,预后好。结论儿童进食白果中毒后,以恶心、呕吐、惊厥为主要临床症状,给予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大力宣传预防白果中毒知识,合理服用白果,儿童尽可能禁止食用白果,避免中毒

  • 标签: 儿童 白果中毒 临床特点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症状、治疗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接诊的118例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为(1)儿童误服中毒54例(45.8%);(2)家长无知给予服用45例(21.2%);(3)医源性中毒20例(17.0%)。结论儿童药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以儿童误服、家长喂服和医源性为主,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普及安全用药常识,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同时医务人员应规范行医。

  • 标签: 儿童 药物中毒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214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214例急性中毒儿童的年龄、中毒种类、中毒途径、治疗和预后。结果214例中毒76例(35.5%)治愈出院,80例(37.4%)好转出院,54例(25.2%)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1.9%)死亡。结论214例急性中毒儿童中,0~6岁儿童占多数,其中以药物中毒多见,中毒途径多为经消化道中毒。根据中毒种类及病情危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促进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急性毒蕈中毒的临床疗效,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6-2017.10于我院就诊的15名重症急性毒蕈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给予基础治疗(洗胃及导泻等)的前提下,重点给予血液净化治疗,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观察患儿病情演变与转归,动态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学结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经过上述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其中13例好转出院,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签字出院。结论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急性毒蕈中毒,可清除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体内的毒物,明显改善中毒症状、脏器功能损伤,稳定内环境,有利于改善预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毒蕈 中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toxictype)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嗜睡、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及昏迷为特征。本病多见于3——5岁体格健康的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病因及流行病学J本病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志贺菌属分成A、B、c、D四群,A群也称痢疾志贺菌,B群也称福氏志贺菌,C群也称鲍氏志贺菌,D群也称宋内志贺菌。我国引起流行的多数为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急性、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传播方式通过消化道传播。本病夏秋多见,多见于体格健壮的&JL,发病年龄以3~5岁多见。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中毒型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