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隋树森的《全元散曲》中共收录了28位燕赵散曲作家,[1]其散曲作品基本上代表了有元一代的散曲成就,同时体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一、燕赵散曲从题材内容上

  • 标签: 散曲研究 燕赵散曲
  • 简介:终元一代,有据可考的散曲家共计有二百人左右,而其中见于记载的西城散曲家就近二十名之多,所占比例之大,令后代学者叹而观之。他们分别为贯云石、马九不忽木、琐非复初、阿里耀卿、阿里西瑛、玉元鼎,大食惟寅、兰楚芳、丁野夫、金元素、金文石、赛景初、吉诚甫、仲易及虎伯恭、虎伯俭、虎伯谦等。这些西城散曲家精通中土语文、深谙汉文化.其作品风格独特质扑自然,语言清俊,真切动人,具有绮丽清新之风格,伙元代散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 标签: 元代 西域散曲家 辑述
  • 简介:在研究元代散曲中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时,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元代的农村经济状况及元代的知识分子处境,然后才能理解元代作家笔下反映的农村生活的散曲,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元朝和历史上的其他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政权。然而,由于元朝是以过游牧生活的蒙古贵族为主统治统一全国而建立的,广大的农村经济必然有个变化过程。蒙古兴起时中国有南宋、金、西夏、西辽、大理、吐蕃等七、八个政权并立,蒙古统治者实行各个击破,不断地从日益广大的被征服地区补充配备力量。蒙古人到中原来的

  • 标签: 农村生活 反映农村 浅说反映
  • 简介: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执掌大统的朝代,社会环境与以往的任何朝代都不相同,元朝文人的忠君、爱国、入仕等思想都与以往的文人不同,偏于淡泊,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偏于享乐、厌世,这也是更重观赏性、娱乐性的艺术形式--元曲在元代盛行的原因之一.为方便同以前的艺术形式作更相近的比较,本文仅选取散曲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推理元代文人的出世、玩世、哀世、厌世、愤世等心态,进而加深我们对元代社会环境的了解.

  • 标签: 元代散曲 文人 思想心态 出世 玩世 哀世
  • 简介:乔吉是元代后期著名散曲家,不仅创作了大量散曲,约有二百多首散曲传世,收录在李修生、李真瑜编校《乔吉集》中,而且在散曲创作过程中,他总结出"六言曲论"。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乔梦符博学多能,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

  • 标签: 创作理论 散曲家 乔吉 元代 作家 创作过程
  • 简介:元代散曲中,关于归隐题材的居于绝大多数。这些归隐题材不仅是元代文人选避现实生存困惑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他们追寻其个人生命价值,实现内心价值过程的一种方式。

  • 标签: 元代散曲 归隐 生命价值
  • 简介:经梳理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元代少数民族散曲研究在50-70年代受特殊政治气候影响形成沉寂期,从80年代开始,伴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以及文献资料的丰富,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作家群体的建构、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模式的转变等四个向度上的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头化研究倾向非常严重,以及最近几年"炒冷饭"式的重复研究较多等。

  • 标签: 元代 少数民族散曲 研究述评
  • 简介:马致远的散曲内容富赡多姿,内涵矛盾龃龉.通过解读其散曲我们发现,他有着异乎寻常的功业欲望,对世事表现出异常的关注热情.当抱负成空、在现实中碰壁后,他又淋漓尽致地发抒怀才不通的牢骚,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宿命;否定功名,讥笑圣贤;厕身青楼,放浪形骸.其解脱之道固然维持了心理平衡,但它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却是双重的,也成了元代散曲缺乏深刻的社会批判力度、缺乏杂剧那种时代精神的最终根源.他在否定传统价值观念、游戏人生的同时,不由自主地走向了纵欲主义的泥潭,造成了人格上不能不正视的瑕疵.他以极端的生活方式畸形地“独善其身”,而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漠然置之,将儒家文化中那种积极进取、忧国忧民等优秀的传统一概加以抛弃,其叛逆性格及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在这种畸形的“独善”中销蚀殆尽.他对这种生活愈是沉迷执著,其个体生命价值就愈显得晦暗,自我的丧失就愈严重.

  • 标签: 心路历程 元代文人 传统价值观念 个体生命价值 怀才不遇 心理平衡
  • 简介:散曲可谓是元代中后期文坛上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它与传统诗词分庭抗礼,各显春秋。元代蒙古族的汉文创作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散曲作品,内容丰富,呈现出主题的多元化倾向。

  • 标签: 元代中后期 蒙古族文人 散曲 主题 多元化
  • 简介:相信,两情远/落花离春天远,白雪离火焰远蝴蝶和蜜蜂不在一条道上跑/蜜蜂近/蝴蝶远/这让评论的口碑两者相差远美离丑远/生离死远/时光远

  • 标签: 散曲 蝴蝶 蜜蜂 白雪
  • 简介:炊烟炊烟是梦。那种袅袅的意境,像一种民谣,走过我们的童年、少年、中年甚至老年。一种坦然,盛开在风沙弥漫的空隙,真诚而现实,清灵而幽静。有炊就有村,有烟就有水。正如五月的农历,流淌在八月的天空。一声鸟鸣,让我们走进历史;一声虫吟,让我们步入现实;一声牛羊的应和,让我们充满爱意。村庄路,是黄土的路。树,是白杨的树。一条条小路,迈着孩子样的脚步,在原野上穿梭。

  • 标签: 哲理散文 < > < > < > < >
  • 简介: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中少数几个官位较高的汉族作家之一,先后任过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弃官归隐达八年,其间朝廷曾七次征召,他都未再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朝廷任他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他毅然复出。到职

  • 标签: 张养浩 监察御史 散曲家 济南人 双调 贯云石
  • 简介:更多的时候,乡村是一支无韵的散曲,素朴如草木,莹洁似露珠,风一样飘忽,又土酒般醇厚。这曲子,你可以从头唱起,也可以任取一截;噪音和唱法也不必讲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它不是唱给别人听的,只为自己的心灵。——题记

  • 标签: 散曲 曲子 心灵
  • 简介:  一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张可久:<[越调]凭栏人·江夜>  头一句是写景:宁静的夜晚,月光如银.江水清澈明净.次句写声:在前句描写的清幽的环境里,忽然传来弹拨玉筝的乐曲声.这声音如泣如诉,凄清哀婉,穿过江面,透入人心,使人不禁要问:是谁在通过弹筝,倾诉伤心之  事、难言之隐?后两句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写听者的反映:有人隔着江在对岸和着眼泪倾听;满江上下塞满长叹之声.  ……

  • 标签: 散曲赏艺
  • 简介:【中吕】山坡羊出嫁;【正宫】一半儿回门;【中吕】阳春曲探妈;【双调·寿阳曲】苦别离;【双调·卖花声】洞世;【越调】斗鹌鹑(套曲)某贪官自叹;【紫花儿序】

  • 标签: 散曲 山坡羊 双调 套曲
  • 简介:谢伯阳先生编辑的《全明散曲》搜集了明代406家的散曲,共辑小令10606首,套数2064篇,其数量远超出元代散曲,可谓工程浩大,对于古代散曲的研究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明代文献保存较多,其中就难免有所遗漏。笔者在检阅汪廷纳的《坐隐先生全集》(北大、大连图书馆收藏)时,就发现汪氏有32支散曲,《全明散曲》未予收载。这32支散曲见于《坐隐先生全集》卷九。其中,小令21首,套数11篇。它们的标题分别为:

  • 标签: 全明散曲 散曲漏收 汪廷纳散曲
  • 简介:谢伯阳先生主编的《全明散曲》,展示了明代散曲的全貌,是目前收录明代散曲最全的集子。然而《全明散曲》中收录的明代散曲体式却鲜为人知,这里分三部分叙述:名称与分类;宫调与曲牌;用韵与语词,旨在揭示明代散曲体式的概貌。

  • 标签: 《全明散曲》 明代散曲 体式 特征
  • 简介:本书为研究古代散曲学的开山之作,任中敏先生精心搜集了元明以来的散曲选本凡12种,其中元人选本2种:杨朝英《阳春白雪》、胡存善《乐府群玉》;元人专集4种:马致远《东篱乐府》,乔吉《梦符散曲》,张可久《小山乐府》,贯云石、徐再思《酸甜乐府》;明人专集5种:康海《游东乐府》、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沈仕《唾窗绒》、施绍莘《花影集》;

  • 标签: 散曲学 《乐府群玉》 《海浮山堂词稿》 丛刊 《阳春白雪》 《花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