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调节性B细胞(Bregs)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并分析其与ITP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88例ITP患儿治疗前和其中84例治疗1个月后和4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Bregs的比例。采用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IgG作为一线药物治疗ITP患儿。对比治疗后不同缓解时间ITP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有ITP患儿的Th、NK、Breg细胞计数和Th/T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Tc以及CD19+B细胞增高(P<0.05)。持续性和慢性ITP组Breg细胞计数较新诊断ITP组明显降低(P<0.05)。共84例ITP患儿治疗后缓解,58例(69.1%)获得长期缓解,26例(30.9%)短期缓解,短期缓解组治疗后Breg和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仍有明显差异(P<0.05);长期缓解ITP组治疗后Breg和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治疗前比较,除Tc之外,其他细胞亚群均明显增高(P<0.05);长期缓解ITP组NK细胞和Breg细胞明显高于短期缓解ITP组(P<0.05)。结论长病程ITP患儿外周血Bregs明显降低,治疗后获得长期缓解ITP患儿的外周血Bregs显著增加,表明恢复Bregs的免疫机制可能与儿童ITP的长期缓解有关。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B淋巴细胞,调节性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调节性B细胞(Bregs)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并分析其与ITP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88例ITP患儿治疗前和其中84例治疗1个月后和4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Bregs的比例。采用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IgG作为一线药物治疗ITP患儿。对比治疗后不同缓解时间ITP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有ITP患儿的Th、NK、Breg细胞计数和Th/T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Tc以及CD19+B细胞增高(P<0.05)。持续性和慢性ITP组Breg细胞计数较新诊断ITP组明显降低(P<0.05)。共84例ITP患儿治疗后缓解,58例(69.1%)获得长期缓解,26例(30.9%)短期缓解,短期缓解组治疗后Breg和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仍有明显差异(P<0.05);长期缓解ITP组治疗后Breg和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治疗前比较,除Tc之外,其他细胞亚群均明显增高(P<0.05);长期缓解ITP组NK细胞和Breg细胞明显高于短期缓解ITP组(P<0.05)。结论长病程ITP患儿外周血Bregs明显降低,治疗后获得长期缓解ITP患儿的外周血Bregs显著增加,表明恢复Bregs的免疫机制可能与儿童ITP的长期缓解有关。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B淋巴细胞,调节性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 简介:民族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既包含教育的一般功能,体现和展示教育功能的共性,同时也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民族性与独特性。现实中,民族教育的功能发挥出现失调,谋生功能被过分强化,个体享用功能被遮蔽,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被弱化,促进民族团结功能发挥不够,社会流动机制推进器的功能发挥不畅。要改善民族教育的功能,应该调整教育结构,改善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时空关系,把握教育功能取向,兼顾个人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丰富教育内容,顺应民族教育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

  • 标签: 民族教育 功能 个体发展 社会发展
  • 简介:摘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系指排除全身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而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官出血,其中约85%病例属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多发于青春期和绝经期妇女,但也可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中医据其临床表现而将其归属于"崩漏"、"月经过多","经水淋漓不尽"、"经水不调"等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为虚、热、瘀三端,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中医证治规律综述于下。

  • 标签: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 辩证治疗
  • 简介:采用免疫器官重量、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以及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等三项免疫学指标研究了中药白术乙醇提取液对氢化可的松(HY)和环磷酰胺(CY)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术乙醇提取液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具有良好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 标签: 白术 免疫 单核吞噬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实际入院顺序将本院收治的70例肠道菌群失调患儿依次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时间范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单组患儿例数为35例。两组均统一接受常规用药干预,在此前提下,为观察组联合开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分泌型IgA、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数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鸣音发生时间(10.47±2.90h)、恢复排气时间(25.64±3.45h)及腹痛缓解时间(30.74±3.79h)均更短(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分泌型IgA指标数值均更高,其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数值均更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泌型IgA指标数值(1.57±0.34g/L)更高,其C反应蛋白(7.79±0.79mg/L)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数值(76.49±13.16ng/L)均更低(P<0.05)。 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肠道菌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的同时,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功能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月经失调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状况进行临床探讨。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女性月经分泌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患者甲减以及临床甲减以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会导致妇女月经稀发,而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亚亢进主要会导致患者月经量减少。结论甲状腺功能与妇女月经功能紊乱有很大关系,临床上通过对月经失调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对于确定女性月经失调的病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月经失调 甲状腺功能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阿胶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ip环磷酰胺或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低下模型,高、中、低(3.00、1.50、0.75g/kg)剂量阿胶ig给予小鼠14d后,测定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阿胶对体液免疫的影响;进行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观察阿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进行碳廓清实验,检测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观察阿胶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胶3.0、1.5、0.75g/kg均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01);3.0、1.5g/kg能明显提高小鼠耳廓肿胀度(P〈O.01、0.001);3酬蟾能显著提高小鼠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和迟发超敏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阿胶对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cc无显著影响。结论阿胶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CD3^+、CD3^+CD4^+阳性细胞比例,对非特异性免疫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阿胶 溶血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阿胶大枣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用ICR小鼠,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研究阿胶大枣配伍是否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结果:阿胶大枣配伍使用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还能促进NK细胞的活性。但对小鼠体重。脏体比、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碳廓清功能无影响。结论:阿胶大枣配伍具有一定的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阿胶 大枣 免疫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