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和四川泸州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细胞实验技术培训班”于2012年7月8日至13日在四川泸州医学院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8个医学院、研究所和医院等5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本次培训班聘请了国内外在细胞实验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其中包括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晓荣教授、日本德岛大学井上勋教授以及东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振伟博士,同时还有教学与实验经验丰富的培训人员指导学员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体验实验过程,熟悉方法和步骤。本次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包括:膜片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离子通道的分类、结构和功能;Axon膜片放大器基本原理及参数设置和应用;pClamp膜片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的使用:FundamentalsofElectrophysiology;细胞的分离准备;微管电极的制作以及电流的记录等内容。本次培训包括三天的集中授课和两天的实验操作,共计42学时,让学员对从细胞的分离准备到最终上机操作的细胞实验的具体步骤有了感性认识。培训过程不仅包括对细胞技术的系统理论指导,还包括对学员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解答。学员们普遍对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表示满意。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培训,对膜片技术的理论知识有了系统的学习,对膜片实验技术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相关软件的操作也有了较为熟悉的掌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借此契机进行了较多的学术交流,深入了了解,也为今后进一步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培训班 膜片钳技术 专业委员会 实验操作 医学院
  • 简介:摘要膜片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获得飞速发展的生物学技术,它通过记录细胞上的离子通道电流来反映该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

  • 标签: 膜片钳 关节软骨细胞 离子通道
  • 简介:摘要材料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利用细胞包被技术赋予目的材料生物活性为医用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细胞展示技术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细胞展示技术通过展示细胞表面特定成分,增强或赋予细胞特定功能,再将其与生物材料结合,精准地增强和赋予材料特定的生物功能。本文提出细胞展示技术的概念,对其定义、分类、理论基础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并分析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细胞膜 细胞膜展示技术 预处理 膜成分 生物材料
  • 简介:本文是《细胞——系统的边界》的说课稿,旨在通过对该文的介绍强调新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细胞膜 教材 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深低温冻存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牙周膜干细胞用90%胎牛血清+10%DMSO冻存液冻存3月后复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vonKossa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冻存对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冻存牙周膜干细胞与新鲜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率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牙周膜干细胞经深低温保存后可继续保持冻存前原有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膜片 冻存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评价含异体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的细胞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聚氨酯生物膜为载体构建含人异体KC和Fb的细胞,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2016年4月—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阳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拟入组40个急性Ⅱ度烧伤创面,选择的单个创面≥10 cm×10 cm且≤5%体表总面积(TBSA),将创面均分为2个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细胞组和常规治疗组。细胞组创面内层覆盖细胞、外覆无菌植皮纱布,视创面愈合及渗出情况于治疗开始后每1~3天更换外层纱布,每7天更换1次细胞(即该组换药)。常规治疗组创面内层覆盖混合磺胺嘧啶银霜的纱布、外覆无菌植皮纱布,视创面渗出情况每2~3天更换内外层纱布。分别于治疗5、7、10、14 d,计算2组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总次数、治疗期间创面感染情况;首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伤后6~12个月,随访创面瘢痕形成情况。观察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制备的细胞直径约8 cm,每片面积约49 cm2,含2层或3层KC和Fb。(2)共入选43例患者,其中3例脱落。完成治疗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7岁,烧伤总面积为2%~26%TBSA。(3)治疗5、7、10、14 d,细胞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Z=4.205、4.258、3.495、2.521,P<0.05或P<0.01)。细胞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7(6,8)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1(7,14)d(Z=4.219,P<0.01)。细胞组创面换药总次数为1(1,2)次,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的6(4,7)次(Z=5.464,P<0.01)。(4)31例患者细胞组创面在首次换药前即已愈合,9例患者细胞组创面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为1(0,1)分;4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创面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为2(1,3)分。40例患者2组创面完全愈合前均未见有明显感染发生。试验结束后,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6例患者细胞组创面与常规治疗组创面均未见瘢痕形成,细胞组创面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仅见常规治疗组创面少量色素沉积;3例患者细胞组创面仅有色素沉积,而常规治疗组创面瘢痕形成明显。(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波动主要随烧伤病程演进及创面愈合自行缓解,未见明显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与异常表现。结论含异体KC和Fb的细胞可减少Ⅱ度烧伤创面换药次数、加速创面上皮化、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换药疼痛;由于其加速创面上皮化进程,可能有利于减轻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

  • 标签: 烧伤 组织工程 皮肤 伤口愈合 成纤维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 简介: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实施,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那么,作为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去适应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变革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备课观念的革新,只有树立正确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备课观才能真正实施好新课程。为了迎接这一重大课程改革的到来,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以“教师备课理念的更新”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说课技能比赛活动,

  • 标签: 说课稿 细胞膜 新课程改革 结构 生物教师 备课观念
  • 简介: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动作为一种外界刺激会引起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关于运动与红细胞特性的研究开展得较少,且主要局限于某一特定负荷下、运动某一时刻红细胞理化特性的改变上,很少涉及不同强度运动后的改变,关于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影响的研究则廖廖无几。国外的研究也大多只是从宏观上来观察运动与红细胞功能状态变化的关系,对于其可能的微观机理的探讨则很少,特别是关于不同负荷训练对于红细胞特性影响及训练后再进行定量负荷运动的影响的综合性研究还未见报道。

  • 标签: 运动 红细胞膜 结构 功能
  • 简介:本实验利用带DiI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与Hela细胞表面LDL受体结合,通过CCD荧光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观测图象,并利用自己开发的单粒子追踪(SPT)数据处理系统,对被标记上的受体进行定位和轨迹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LDL受体几类典型的运动方式,并经过大量轨迹的统计,讨论了LDL受体在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定结构的一些性质.

  • 标签: 数字荧光显微系统 LDL受体 单粒子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膜
  • 简介:干旱胁迫会使植物在体内积聚溶质维持压力,保持膨胀压力,在缺水条件下可以继续从外界吸收水分保证代谢。对植物细胞在干旱环境下的渗透能力进行分析,必须对各种溶质的含量进行研究。本文以槐树植物为例,对不同干旱程度下植物细胞的渗透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使植物细胞内调节渗透能力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干旱时间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重度干旱条件下,槐树的膜透性增幅明显。

  • 标签: 植物细胞膜 干旱 渗透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研究洛贝林调节多巴胺在细胞内外分布的作用位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六羟基多巴(6-OHDA)损伤偏侧部分多巴胺纹状体系统模型、Sprague-Dawley(SD)鼠纹状体突触体摄取实验和神经母细胞细胞系(SK-N-SH)及永久转染细胞多巴胺转运蛋白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研究洛贝林作用位点及其机制。结果洛贝林可以有效降低6-OHDA损伤大鼠对阿朴吗啡的敏感性;洛贝林在细胞水平有效抑制多巴胺转运蛋白的转运活性,重新分布多巴胺在细胞内外浓度,而对多巴胺转运蛋白的释放功能没有影响。结论洛贝林通过有效抑制细胞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摄取功能增加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洛贝林是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有效抑制因子。

  • 标签: 洛贝林 多巴胺转运蛋白 抑制
  • 简介: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生物亲和色谱技术,细胞色谱(Cellmembranechromatography,CMC)始创于1996年。细胞固定相(Thecellmembranestationaryphase,CMSP)由多孔硅胶包被生物活性细胞组成。本文研究了细胞色谱系统中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评价了细胞色谱法用于亚型受体研究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提供受体高表达HEK293α1A、HEK293α1B。细胞色谱系统和技术路线,为肾上腺素受体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细胞膜色谱法 选择性配体 色谱系统 Α1B 细胞膜固定相 受体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 标签: 针刺 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caspase-8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学研究主要指针对药物研发、制备、合成、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开发新的药物,并实现对已有药物疗效、性能等的优化,以提升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细胞色谱法主要指一种液相色谱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药学研究中,能够通过人工创造细胞环境的方式,模拟药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有利于研究人员评估药物性能、代谢等重要参数。

  • 标签: 细胞膜色谱法 药学研究 应用 药物筛选
  • 简介:摘要:几个世纪以来,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病灶、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手术未切除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导致复发率;化疗、放疗缺乏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选择,对正常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研发疗效更强、具有肿瘤特异性靶向、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肿瘤防治领域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主要分析细胞仿生修饰纳米粒肿瘤治疗的研究。

  • 标签: 细胞膜仿生修饰,纳米材料,肿瘤治疗,免疫逃逸,靶向化疗
  • 简介:为探明病毒侵染对烟草细胞的损伤作用,采用圆二色波谱仪(CD)分析了被TMV侵染的烟草细胞蛋白结构的变化,以及右旋紫草素对感病烟草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被TMV侵染的烟草细胞蛋白分子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α-螺旋的减少和β-转角的增加,用右旋紫草素处理的感病烟草细胞蛋白分子二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药剂作用比感病样品的细胞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成分比较增加,而β转角比例相应减少。

  • 标签: 烟草花叶病毒 TMV 膜蛋白 蛋白二级结构 病毒侵染 烟草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