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单心室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左右心房经两组房室瓣或一个单房室瓣与单一心室连接,流出可有可无,且80%~85%伴大血管转位.此类手术的成功率较低.我院于2000年5月21日成功地为1名左旋心患者作了静脉-肺动脉吻合及右侧上静脉-右肺动脉吻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护理配合 心脏病 手术治疗 小儿
  • 简介:总结18例行二期静脉肺动脉吻合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下肢抬高15。体位;清醒后给予持续镇静镇痛;采用P—SIMV辅助呼吸模式;术后早期即开始使用小剂量肝素维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维持心功能。本组18例患儿术后早期存活16例,死亡2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术后监护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对静脉-肺动脉吻合(Fontan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本院自200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共实施Fontan手术37例,患儿年龄3.5-12岁,平均年龄(7.32±2.25)岁。体重11.5-41kg,平均体重(23.58±4.25)kg。均无房颤等并发症。依据预防血栓的方法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14例,初始剂量为0.06mg·kg^-1·d^-1,调整剂量时按0.01-0.02mg·kg^-1·d^-1,逐渐加量或者减量,目标INR值为1.5-2.0;阿司匹林组23例,按5mg·kg^-1·d^-1口服。结果华法令组术后即刻至3d总引流量(17.33±5.62)mL/kg,阿司匹林组(19.27±6.49)mL/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5,P=0.633)。华法令组输血量(15.18±4.73)mL/kg,阿司匹林组输血量(13.52±3.29)mL/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18,P=0.452)。3年内发生血栓事件:华法令组1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867);总血栓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595);全因死亡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4)。结论对于幼年和青年的无房颤并发症的Fontan手术病人,无论是华法令还是阿司匹林都可以取得近似的预防血栓的效果。故可以推荐病人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从而避免服用华法令频繁抽血监测INR的弊端,病人和家属的依从性也会更好。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 华法令
  • 简介:为主外管道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式,将上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下静脉通过人造血管与主肺动脉吻合。手术前后均行右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及肺ECT检查。共行心外管道TCPC16例,其中非停跳下手术7例。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死亡2例(12.5%),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发生率28.6%)。所有术后存活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满意,静脉造影及肺ECT均显示右侧肺血分布占优势。结论;该手术方式保持了心外管道TCPC原有优点,可有效地避免随生长发育带来的人工管道相对狭窄及吻合口梗阻问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仍可获得右肺优势血流灌注。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心外管道 心血管造影 ECT检查 右心导管
  • 简介:静脉-肺动脉连接(totalcavopulmonaryconnection,TCPC)又称改良Fontan,常用于无法行解剖学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congenitalheartdisease,CCHD)患者,作为双向Glenn分流术后的二期手术方式,常用式是通过人造血管将下静脉连接于主肺动脉或右肺动脉,以实现上、下静脉血完全引流人肺动脉的生理性矫治;也可作为肺血管发育良好和心脏功能良好的CCHD患者一期手术纠治。本文对TCPC的适应证及术前评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术前评估 适应证 改良FONTAN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发育
  • 简介:摘要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已被大家所接受。近年来,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后吻合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方法具有小切口、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被临床医生逐渐接受,各种内结肠吻合的方式也不断涌现。目前,内结肠吻合可采用手工端端缝合,也可借助吻合器端侧或端端吻合,尚无统一意见及标准。从文献来看,主流方式是直线切割闭合器行侧侧吻合,而者应根据个人技术特点、肠管具体情况、患者客观经济状况灵活选择,制定个体化的吻合方式。

  • 标签: 结肠肿瘤 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腔内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切除(TLTG)与腹腔镜辅助胃切除(LATG)对胃癌根治的疗效差异,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胃癌上述两种手术方式(TLTG组与LATG组)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胃癌、胃切除、腹腔镜、腹腔镜辅助、食管-空肠吻合、gastric/stomach cancer, total gastrectomy, totally/completely laparoscopic, laparoscopic-assisted/laparoscopy-assisted/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esophagojejunostomy/esophagojejunal anastomosis。通过RevMan 5.3软件对两组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58篇文献,经过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11条文献,样本总量为2421例,其中TLTG组1115例,LATG组1306例。Meta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LTG组的平均BMI显著大于LATG组(P=0.01)。与LATG组相比,TLTG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较短(P<0.001),中出血量明显较少(P=0.003),淋巴结摘除数量明显较多(P=0.04),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分别为0.03和0.02),而肿瘤大小、近端切缘长度、总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出血)及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切除及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与LATG相比,TLTG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淋巴结易获取、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TLTG也适用于肥胖患者。

  • 标签: 胃癌 胃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辅助 食管空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磁吻合(MCA)完成犬下静脉(IVC)人工血管置换,与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吻合口比较。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提供成年家犬16只,编号后随机分为MCA组(n=8)与手工缝合(TMS)组(n=8),接受IVC部分切除后行人工血管置换,扫描电镜观察术后4、8、12周及24周吻合口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吻合口标本进行组织染色观察,并比较瘢痕增生程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电镜观察,MCA组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TMS组吻合口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组织学观察,MCA组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术后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TMS组吻合口缝线异物残留,瘢痕增生明显[(1.28±1.34) mm比(3.31±1.67) mm,t=4.115,P<0.05]。结论MCA组较TMS组人工血管吻合更理想,内皮细胞层光滑,无异物残留,炎性反应轻微。MCA技术实现下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效果可靠。

  • 标签: 下腔静脉 人工血管 置换 磁吻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跨肺压与实测跨肺压进行对比来探讨估测跨肺压梯度(transpulmonary gradient,TPG)是否可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数据库,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超声检查结果的患者,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TPG,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最终入选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4.0±1.6)岁,体重(15.2±3.3)kg,身高(99.1±11.2)cm。其中右心室双出口9例(33.3%),肺动脉闭锁7例(25.9%)。血流动力血监测TPG为5~16(10.1±3)mmHg,超声学参数估算TPG为5.8~20.3(11±3.3)mmHg,其组内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CC值为0.117<0.4,P=0.277,两者结果不一致。结论在围期通过静脉肺动脉连接管道开窗估测的TPG并不准确,且较实际值高,因此围期仍推荐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跨肺压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跨肺压与实测跨肺压进行对比来探讨估测跨肺压梯度(transpulmonary gradient,TPG)是否可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数据库,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超声检查结果的患者,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TPG,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最终入选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4.0±1.6)岁,体重(15.2±3.3)kg,身高(99.1±11.2)cm。其中右心室双出口9例(33.3%),肺动脉闭锁7例(25.9%)。血流动力血监测TPG为5~16(10.1±3)mmHg,超声学参数估算TPG为5.8~20.3(11±3.3)mmHg,其组内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CC值为0.117<0.4,P=0.277,两者结果不一致。结论在围期通过静脉肺动脉连接管道开窗估测的TPG并不准确,且较实际值高,因此围期仍推荐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跨肺压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总结24例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乳糜胸患儿的护理。对此类患儿除加强常规监护外,强调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液变化情况,术后1周后引流量仍持续增多,或已减少进食后又增多,或引流液呈乳白、乳黄或浑浊状均及时做胸液检测.以及早排除或诊断乳糜胸:给予戒脂或低脂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做好静脉营养输注护理,正确执行各项降低静脉压力的措施并做好红霉素胸腔注射的护理配合。本组患儿22例痊愈出院、无复发,2例乳糜胸愈后因重症感染败血症、DIC死亡。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乳糜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P型吻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未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倾倒综合征症状。治疗组存活率为95.3%,对照组存活率为86.0%;组间对比(P<0.05)。结论胃切除P型吻合治疗胃癌效果确切,行P型空肠代胃,可重新建立消化道,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式,可避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 标签: 全胃切除P型吻合术 胃癌 姑息性切除术
  • 简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胰腺漏,开展的30例Kissing式胰肠吻合预防胰漏和胰腺残端出血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方法,胰肠吻合口漏和胰腺残端出血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式胰 肠吻合术 胰肠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在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内-外吻合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高流量吻合3例,中流量吻合6例,低流量吻合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以DSA随访患者的情况;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施行高流量吻合3例,1例术后出现偏瘫和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立即行取栓,1个月后偏瘫完全恢复;1例术后过度灌注,去骨瓣减压后症状缓解。中流量吻合6例,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失语、偏瘫,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低流量吻合7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也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1~2周复查DSA,均显示载瘤动脉闭塞完全。所吻合的血管除一例单支闭塞外,其余血流均畅通,吻合口远端血管充盈良好,动脉瘤不再充盈显影。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年,随访期间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和破裂出血。结论颅内-外动脉吻合是治疗复杂颈内外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手段。选择适合的手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就可以避免出现新发生的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 标签: 动脉瘤 颈内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静脉后输尿管吻合(laparoscopicureteroureterostomy,LUUS)治疗静脉后输尿管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12例患者行LUUS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38.5±12.6)岁,体质指数平均(22.83±2.28)kg/m2。术前经彩超、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CTU明确诊断。分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6±58)min,中出血量平均(105±53)ml,术后平均住院(9.5±3.7)d。中、术后均无输血,无切口感染及漏尿发生。术后平均随访(33.8±16.7)个月,患者输尿管梗阻明显改善,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LUUS治疗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输尿管吻合术 腹腔镜检查 经腹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显微镜下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治疗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7年9月,分别分离腹壁下动脉和阴茎背深静脉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治疗血管性ED患者9例,并进行随访,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晨勃频率(次/5天)、阴茎硬度、性生活质量等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IIEF-5评分[(24.12±1.56)分]明显高于术前[(3.78±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勃起硬度和性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术后随访0.5~6.0(3.5±0.3)年,手术后晨勃频率[(3.67±0.62)次/5天]较术前[(0.61±0.28)次/5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包皮水肿,局部应用高渗盐水热敷后水肿消退;2例出现勃起疼痛,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显微镜下行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治疗血管性ED,能明显改善患者勃起功能。

  • 标签: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  随着创伤的增多及日趋复杂性,术后长期制动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并且缺乏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为此我院自1996年始,通过对股深静脉的解剖学观察,设计了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吻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侧隐 健侧
  • 简介:胆肠吻合是小儿外科常见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出现过许多式,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寻找一种既符合生理,又能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式,一直是广大外科医生的追求。现介绍一种新的式——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供大家参考。

  • 标签: Y吻合术 胆管空肠 ROUX 改良 EN 胆肠吻合术
  • 简介:为探讨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完全旷置右心后对心钠素分泌的影响。选择13例心外管道TCPC病人(TCPC组),13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内修复病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3-4周及随访时(3-51个月)静脉采血,用放免法测定其心钠素含量,结果表明,TCPC组术后早期及随访时心钠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病人,其早期心钠素含量显著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病人(P<0.05)。结论:心外管道TCPC术后,因完全旷置右心,心钠素分泌量不足,这可能会导致机体水盐代谢失衡,TCPC一些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右心旁路手术 心钠素 血浆 放射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