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暂行条例》开始施行,中国建立了现代公务制度。2018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修订案颁布。从《国家公务暂行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再到2018年新修订的《公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国公务管理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务制度。公务制度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在《公务》中,主要表现为《公务》作为中国公务管理、干部管理的“母法”和总章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通过《公务》较为全面融合我国现代公务制与党的干部制度;通过《公务》明确保障公务合法权利。

  • 标签: 改革开放 现代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法 中国特色
  • 简介:<公务>是我国首部公务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从<国家公务暂行条例>到<公务>,我国公务制度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同<国家公务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新内容既包括概念的新内涵和首次纳入法律范畴的新规定,也包括对原条款进行调整的部分.

  • 标签: 全面解读 公务员制度 制度发展
  • 简介:摘要:2019年6月1日《公务》在实施12年后得到了首次修订,对于公务群体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公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出《公务》的保障激励和监督约束作用,便要加强对《公务》的深入解读和研究,探索实现公务队伍健全的方法,使保障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更具新时代的特征。鉴于此,本文简述了《公务》对公务产生的三方面机制性影响,详细提出了五条基于《公务》提升公务保障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能效的措施。

  • 标签: 公务员 保障激励 监督约束 机制 措施
  • 简介:公务概念内涵相对应的外延在国家公务制度中被称为公务范围;公务范围应当作为公务的基础性条款,实质上是对公务律关系主体进行明确界定;我国公务第二条规定的公务范围过于原则、笼统,应当通过修改进一步明确.

  • 标签: 公务员 公务员法 公务员范围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以下简称公务)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审议通过,从2006年1月1日生效施行。公务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据宪法,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公务的颁布实施,是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 标签: 公务员法 十届全全国人大常委会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主与法制建设 干部人事管理
  • 简介:反腐倡廉作为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工程首先对我国公务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要求。2005年4月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正适应了这种要求。作为我国首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将“勤政廉政”作为主要的制度设计理念纳人总则并贯通全篇。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公务》针对我国公务队伍中目前所存在的“职业道德缺失”“以权谋私”等问题,从公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起更新、激励、保障和惩戒机制,重塑了公务的价值体系,规范了公务的行为,从不同的方面贯穿了“反腐倡廉”、“勤政廉政”的精神。

  • 标签: 公务员法 反腐倡廉 公务员制度
  • 简介: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公务管理法律制度的修订需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务工作领导的需要,是深入推进公务分类改革的需要,也是是贯彻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决策部署的需要。

  • 标签: 公务员法 修订 亮点
  • 简介:公务是一国法律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又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之中。法律系统为内部系统,社会系统为外部系统。公务从产生到实施都不可脱离社会这个外部系统。为了区别于法律体系这一内部系统,笔者将外部系统提供的各种支持因素叫做环境因素。

  • 标签: 公务员法 法律系统 外部 国法 法律体系 社会系统
  • 简介:要对《公务》中关于公务的保障、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便于该的贯彻和实施。

  • 标签: 公务员 保障 激励 监督约束
  • 简介: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劳动公务,制定本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将劳动公务并列起来,将两种不同身份的劳动者平等地适用在同一个行政法规下,这样的规定在公务与职工退休金、劳动权利救济等与权利有关的领域两轨制大行其道时,更显得珍贵,彰显了法治下人与人的平等。

  • 标签: 公务员法 劳动法 权利救济 行政法规 职工 会议通
  • 简介:下级服从上级是公务的义务,当上级指令明显违法时,下级就面临着服从与抗命的两难选择。如果制度不健全。执行上级明显违法的命令,则要承担相应责任;抵抗命令,则有可能遭到纪律惩戒。公务抗命权要实现从符号到行动的转变,有效地实现依法行政目标,必须在实体和程序上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公务员 抗命权 公务员法
  • 简介:摘要通过对新修订公务的内容进行分析,依据公务队伍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解读亮点,并结合公务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新修订公务的合理建议。

  • 标签: 新修订公务员法 亮点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确立了我国公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凸显了制度创新的成果,对保障公务的权益、加强对公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此法在公务的权利救济、公务的监督制约机制、公务的权利保障。以及公务的职位分类等方面,尚有不完善之处,需要予以改进。

  • 标签: 公务员法 聘任制 职位分类
  • 简介:【摘要】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打乱了埃及的国家秩序,而随后轰轰烈烈的街头抗议接连将两任国家领导人赶下台。埃及的国家安全、经济、民生、外交等方面均陷入低谷。埃及现总统塞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14年上台。为了使埃及走出困境,塞西推行了一系列旨在重新构建国家体制、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措施与改革。2016年的《公务》正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中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埃及的现代化改革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

  • 标签: 埃及 公务员制度 政府改革
  • 简介:“徒不足以自行”。有法制不代表实现了法治。公务是否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对于我国的良能否实现善治,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公务的法律意识应明显高于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体系。只有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法律学习与政治学习相结合,权力受制约与维护权力相结合等方式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提升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公务员 法律意识 法治 依法行政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第54条明确规定了公务在执行公务时具有抗命权,但在实际运行中抗命权具有不确定性。公务的抗命权应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才能提高其行政能力,才能促进公务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 标签: 抗命权 公务员法 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