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共产主义社会和至德之世有很大相似之处。从人与物的关系看,无论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至德之世,人都是自由的、非异化的人,物都是自得、自足之物,人和物之间都能建立审美关系。从人与人的关系看,无论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至德之世,人都是共同生活、共同存在,之间的矛盾都得到了解决,而且这种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似乎是人的自然属性。因此,它们都可以说是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 标签: 马克思 庄子 共产主义社会 至德之世
  • 简介:<正>长期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中,人们注意较多的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作的某些论断和结论,而对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方法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小的疏忽。因为,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发现“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恩选集》第2卷第122页,第108页,第109页)列宁则把它誉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并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一方面,“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普

  • 标签: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选集 科学社会 科学方法
  • 简介: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即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得到充分展现、人对物的全面占有以及对自己的本质的全面占有的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描绘的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实现它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它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 标签: 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
  • 简介:马克思的平等观又可称其为共产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观。以马克思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由于实行按劳动分配消费品的原则而只是实现了形式平等,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由于实行按需要分配消费品的原则而实现了事实平等。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可以从主客观条件、人的需要、两种劳动方式、思想道德等几个方面重新思考马克思以分配平等为其基本精神的平等观。

  • 标签: 共产主义社会 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劳动能力
  • 简介: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发展的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迄今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一是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二是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三是由革命为中心到建设为中心的飞跃。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科学。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建设科学
  • 简介:<正>我系曹长盛教授与杜康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忠杰教授(中共中央学校)共同主编,全国国际共运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十几位导师通力协作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一书,已于日前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研究、阐述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理论和现状的专著,也

  • 标签: 世界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运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位授权点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本文原载关刊《商业与社会评论/创新》(Business&SocietyReview/Innovation)1972/1973冬季号。文章原是1972年7月伦敦泰晤士卫视播放的顶级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与雷蒙·阿隆之间的辩论实况的主要内容。该辩论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展望开始,两位哲学家围绕共产主义的性质以及共产主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是民主的这一主题来展开对话。

  • 标签: 共产主义社会 马尔库塞 民主 对话 社会评论 资本主义
  • 简介:摘要AI事件带来的两个常识(意见)性误解主要发生在市场和战略环节中,它们被批判所揭示出来的特殊性正如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已指示过,一个属于政治,另一个属于经济,这当然并不是说要为常识寻找误认的来源,在历史中为常识的辩护士寻找充足根据律,由此产生的结果无非是常识对理论的胜利,以及所谓后福山主义“历史的终结”1。

  • 标签: AI 资本市场 使用权批判 条件与本质 唯物主义反思
  • 简介:<正>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共产主义思想。所以,加强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实践,清除种种对于共产主义的误解和谬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十二大的报告,也谈谈我们对共产主义与实践的认识和体会。

  • 标签: 共产主义者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思想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
  • 简介:一、在广义上,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从整体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哲学的经济的和社会政治的全部基础,科学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斗争任务;二、在狭义上,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最直接地提供了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条件和道路的社会政治基础,它是关于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普遍的社会政治规律、道路、方式和方法的科学。科学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政治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世界革命的整个进程的科学。

  • 标签: 三个组成部分 世界革命 胜利以后 历史科学 社会政治关系 社会革命
  • 简介:<正>近些年来。西欧几个比较大的共产党。主要是意(大利)共、西(班牙)共和法共,正在探索和研究一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人们把它称为欧洲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今年四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时说:欧洲共产主义“是一个在探索中的问题。欧洲的共产党也在探索中”。又说。“我们很有兴趣对新事物进行探索,”欧洲共产主义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一股新的思潮,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实践中。本文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欧洲共产主义的产生和主要观点作以下简要介绍。

  • 标签: 欧洲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西欧共产党 民主改革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向社会主义过渡
  • 简介:面对当前复杂的政治地形,应该用激进民主的战略替换共产主义的假设。新战略意味着全面解析霸权、激进民主、对抗、接合、要素、节点、话语、等同链条等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激进民主的真正内含在于,在尊重多样性、承认对抗不可根除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敌手,实现霸权政治在话语层面上的拆解和再接合,进而在不同民主要求之间建立起等同链条,全面质疑现存的权力关系结构。

  • 标签: 激进民主 共产主义 霸权 对抗接合
  • 简介:目前,社会中有少部分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无疑是诱人的,然而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总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才去劳动,才去创造,而得到这些东西后,

  • 标签: 共产主义 怀疑态度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可能性 青年人
  • 简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要发展,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竞争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满足人的需要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

  • 标签: 共产主义乌托邦
  • 简介:1975年6月26日米兰《新日报》登载一篇署名《勃列日涅夫负债》的醒目标题文章,作者是一位逃亡意大利的南斯拉夫记者弗兰·巴尔贝里,首次使用了“欧洲共产主义”一词。约一年之后(1976年6月3日),意共领导人恩里科·贝林格正式使用“欧洲共产主义”一词,继而有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法共领导人乔诒·马歇。今天,“欧洲共产主义”一词已被西欧的三个主要共产党引为标志,即意共、法共和西共。它们奉行欧洲共产主义是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和改变策略,不通过暴力革命而用普选方式实现执政。

  • 标签: 欧洲共产主义 勃列日涅夫 恩里科 暴力革命 陶里亚蒂 贝林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 陈独秀 上海 参加者
  • 简介:  一、共产主义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基础之上,或者按大工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部分质变

  • 标签: 共产主义乌托邦
  • 简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离开共产主义大目标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思她理论体系来看,社会主义理论不过是共产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即早期阶段的思想体系。

  •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 科学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理论
  • 简介:湖北省当阳县(1989年1月撤县建市)跑马人民公社的所谓“共产主义”,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时,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场闹剧。自1958年11月跑马公社党委一位负责人在公社扩大干部会议上宣布“共产主义社会已经到了”始,至同年12月省委检查团和宜昌地委当阳县委工作组进驻该公社整顿止,这场闹剧持续时间虽然不足一个月,却是当时湖北省乃至全国超阶段“共产主义”空想的典型。

  • 标签: 1958年 湖北省 当阳县 跑马人民公社 “共产主义” “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