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国内近20年来情境学习的研究现状,笔者利用Bicomb、SPSS20.0等软件对从中国知网(CNKI)中查询到的527篇文献进行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20年来情境学习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教与学研究、应用研究、设计研究及教学改革五大方面。未来,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新技术在情境化教学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研究等将是研究重点。

  • 标签: 情境学习 知识图谱 词频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从积极自我呈现的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式等方面着手,归纳阐述了国内近几年关于积极自我呈现的有关研究,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和概括,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标签: 积极自我呈现 国内 人际和谐 自尊 测量
  • 简介:学业拖延(academicprocrastination),是国内外学生的普遍现象。自从Solomon和Rothblum[1]在1984年开始关注学业拖延现象以来,该问题受到了教育学、心理学、乃至社会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学业 内关 国内外 教育学 心理学 社会学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身体健康情况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穴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并积累起来的用于防治疾病的特殊部位。远古时代,人们在病痛之处按揉,治病时大多是独取一以砭石刺病、以草木施灸。《灵枢·经筋》也有“以痛为腧”的记载。故早期的针推疗法,大部分是独疗法。独疗法是指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精准选取一个穴位,充分发挥穴位效专力宏的优势,运用推拿手法在该上久推来治疗疾病,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具有取少、收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等优点。该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独”疗法的认识较少,散在的研究大多也仅限于临床经验总结。独疗法作为中医学宝库里耀眼的明珠,亟待我们去挖掘、研究、继承和发展。

  • 标签: 小儿 推拿 独穴疗法
  • 简介: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对饮食、睡眠、说话产生不良影响.位于手背上的中渚是一个治疗痛症的要.《针灸大成》中记载:“咽肿,中渚.”因此,当发生咽喉肿痛时,可重按中渚,以清热通络、消肿止痛.

  • 标签: 咽喉肿痛 中渚穴 《针灸大成》 常见症状 不良影响 清热通络
  • 简介:目的观察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厌食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体质量总增长率分别为90.48%,6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1%和4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不仅避免了针刺刺激引起患儿的恐惧,易为年幼患儿接受,而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不受场地及器材的限制,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指压 腹穴 四缝穴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县级供电公司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改进党内关怀长效机制,体现党内政治关爱,充分调动和激发党员工作活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实施董氏奇重子重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5)、干预组(n=35),常规组采取针刺夹脊治疗,干预组实施针刺董氏奇重子重仙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实施董氏奇重子重仙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董氏奇穴 重子 重仙 疗效
  • 简介:错别字大王错把狼的眼睛当成灯光,误入狼。面对穷凶极恶的狼群,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和狼周旋。这时,马大哈牵着一只羊来到了狼。错别字大王和马大哈能否脱离险境呢?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作文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综合关系治理的研究和"关系"的内涵,提出中国组织内关系治理是通过人际关系的互惠义务和情感实现彼此约束、激励行为,以达到组织治理经济性目标(降低交易成本)或家庭性目标(和谐)的非正式治理方式。然后,通过扎根方法提出关系治理的二阶五因素模型,其中,结构规定包含集权程度和特异性知识两个因素;关系性规则包含人情往来、人际信任和关系权威3个因素。最后,对关系治理测量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后续研究提供结构清晰的测量工具。

  • 标签: 关系治理 本土文化 结构与测量 扎根理论
  • 简介:摘要少府为手少阴心经之荥,其性属火,有清心安神、行气宽胸、通利小便、舒筋活血、升举止痛、开窍醒神之效。为了对少府有深刻,系统的了解,更好的运用于临床,现将该进行整理,讨论其性并提供典型病例两则。

  • 标签: 少府穴 穴性 临床应用
  • 简介:通过检索针刺四缝疗法相关古籍,发现本疗法起源于明朝初期董宿的《奇效良方》,文中虽叙述不多,却涵盖了四缝的定位、所用针具及主治疾病。至明朝末年,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对四缝的定位有了更精准的论述,所用针具在针柄方面也有了创新。到清朝中期,在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中本疗法得以进一步完善,书中阐明了其主治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规范了具体诊疗技术等。晚清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又丰富了四缝的定位,拓展了针刺四缝疗法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四缝穴 奇效良方 针灸大成 串雅内外编 针灸集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刺夹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联合十宣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十宣穴放血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因分娩导致产妇疼痛的临床症状,并探讨针刺夹脊减轻分娩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因分娩接受入院治疗的60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对针刺夹脊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针刺夹脊后分娩疼痛减轻者,占92.25%。结论针刺夹脊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

  • 标签: 分娩镇痛 腰夹脊穴 针灸镇痛
  • 简介:储气库是保证管网安全平稳供气以及季节调峰的需要,在我国盐储气库建设刚刚开始,其地下工程计价依据和投资控制方法尚属空白。在分析整理盐储气库投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投资习性理论系统分析和识别影响盐储气库钻井、溶腔、注气排卤及注采工程投资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根据投资随变动因素变化的规律,构建了盐储气库地下单项工程投资与关键变量、技术参数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规模和技术参数相近的盐储气库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参数,填补了盐储气库计价依据和投资计算办法的空白,可满足今后盐储气库项目规划、可研与初步设计等阶段有效控制投资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需要,对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拓宽了投资控制的方法和理论。

  • 标签: 盐穴储气库 地下工程 投资习性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公司承建的《7X8某公边船》的首锚在抛锚过程中存在卡锚现象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优化修改方案,为今后提高锚唇设计的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锚唇 卡锚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不同疾病患者使用穴位贴敷神厥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诊所2015年4月-2017年4月不同疾病患者42例,根据诊治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1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中药口服治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服药基础上给予神厥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5.24%和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同疾病患者使用穴位贴敷神厥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穴位贴敷 神厥穴 循环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委中在腰扭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急性腰扭伤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腰丛阻滞治疗(常规组),下委中按摩治疗(观察组),比较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部自主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8.57%及100.00%,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治疗后当天及治疗3日后,观察组患者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腰扭伤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下委中按摩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较大程度完成自主活动,并促进其恢复。

  • 标签: 下委中穴 腰扭伤 腰丛阻滞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时辰艾灸八脉交会,探析飞腾八法取时人体腧感热痛阈时间的变化。方法:共468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于辰时(7:00—9:00点)、午时(11:00-13:00点)和戌时(19:00—21:00点)艾灸八脉交会,采用感热痛阂时间评定在不同时辰、不同性别、不同腧部位和不同腧状态下飞腾八法按时取时八脉交会的痛阈变化。结果:脱落、剔除30人,最终纳入研究者438人。飞腾八法按时取时,八脉交会在相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不同时辰的闭、配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痛闽时间显著长于女性(P〈0.05);左侧与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的下肢穴位与上肢穴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八脉交会不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午时开的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闭和配穴(P〈0.05);男性的开、闭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配穴(P〈0.05):男女上肢的开、闭痛闽时间均显著长于配穴(P〈0.05);女性下肢开的痛闽时间显著短于闭和配穴(P〈0.05)。结论:飞腾八法取时,八脉交会的痛阈因时辰、性别、腧部位和腧开阖状态而异,可作为按时针灸处方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灸法 穴位特异性 穴位研究 时间医学 飞腾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