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三个方面,考察和比较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以及日内瓦统一冲突公约中的有关规则和判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和国际私法"示范法"关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的冲突做了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和国际私法"示范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建议.

  • 标签: 票据 冲突法规则 当事人行为能力 票据行为方式 票据债务
  • 简介: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使得涉外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法律冲突的产生难以避免。必须用适当的冲突加以解决。在涉外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领域主要的冲突有担保人所在地法、知识产权保护地法以及混合法。三种冲突对担保权的设立、第三人效力、优先顺序和强制执行有不同的影响,各有利弊。就我国而言,采用保护地法或以保护地法为主,兼采担保人所在地法或许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知识产权 担保融资 冲突法
  • 简介:借用法规是美国冲突上的重要概念,与诉讼时效法律冲突的解决紧密相连。本文首先阐述了借用法规的性质,接着论述借用法规的实践运用及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论及美国冲突理论嬗变对借用法规适用的影响。作者指出,借用法规由于自身理论上的缺陷和适用上的困难,并不是一条解决时效冲突的良好路径,应当加以废除。废除借用法规后,应采取将诉讼时效识别为实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效冲突。美国解决时效冲突的实践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启示,目前,我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可取,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在将来的立法中采用。

  • 标签: 借用法规 诉讼时效 时效冲突 冲突法
  • 简介:在合同冲突领域,强制规则会对合同准据法的确定产生影响。一方面,一国法院应当适度有限地解释和适用本国强制规则;另一方面,为了案件的公正解决,从尊重他国重要政策出发,法院也应对外国强制规则予以适当关注。我国合同冲突中的强制规则尚未形成清晰的机制,这不利于保护我国的重要政策和弱者利益。时值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正在起草之际,欧盟较为成熟的合同冲突强制规则理论与实践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

  • 标签: 合同冲突法 国际强制规则 法院地强制规则 外国强制规则
  • 简介:<正>引言香港现行法律属普通法系。从其法律构成来看,它主要包括“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普通法及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习惯法以及英国政府同其他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或协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香港现行法律都深受英国法的影响。香港现行的冲突是香港现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香港现行的冲突与英国冲突基本相同,相差不大。其冲突规范大多由英国普通

  • 标签: 管辖权 法律适用 现行法律 英国法 当事人 侵权行为
  • 简介:<正>背景和由来许多欧洲国家都已编纂了一套冲突,瑞士也是其中的一个。现在的瑞士冲突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但只包括这一领域的一部分,尽管不断修改和补充,仍远远赶不上法学和社会的发展。于是,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起草了一部崭新的广泛的联邦国际私法草案(BundesgesetziberdasinternationlePrivatrecht—Gesetz)。该草案完成于1978年6月30日。

  • 标签: 直接管辖权 法律选择规则 瑞士 国际私法 冲突法规则 草案
  • 简介:库恩的范式理论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既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又可以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得到适用。然而冲突的范式研究却刚刚起步。通过比较发现,将范式理论用于冲突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冲突的学说与学派可以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理解,冲突的历史发展又是范武视角下的典型过程。同时范式理论在冲突上的应用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 标签: 范式 学科基质 法学共同体 冲突法的历史
  • 简介:本文从国际反垄断规则冲突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国际上相关冲突解决的理论实践,介绍了冲突规则间接调整反垄断法之途径,并结合我国[1]及第9编的相关内容,提出对我国未来国际私法在反垄断规则方面的立法建议.

  • 标签: 冲突法 反垄断规则 域外适用 冲突规则 中国 立法
  • 简介:一、引言英国冲突虽晚于欧洲大陆数百年,但因其生长在世界性法律体系之一的普通法系的发源地——英国,从而培育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其中许多原则和制度都成为世界各国立法时的主要借鉴对象。加之晚近因受到欧洲联盟统一冲突、欧洲大陆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冲突、属同一法系的美国冲突的冲击,乃至因政治、经济、科技新发展的影响,其冲突原则和制度又有了许多重大变迁。

  • 标签: 冲突法 大陆法系国家 普通法系 法律文化 代表 立法
  • 简介:法律规避作为法律选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也许并不普遍地存在;但作为法律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却是世所共有的。本书聚焦于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现象,依托法律选择的基本理论,考察两大法系国家的实践资料,从产生根源入手,首次提出法律规避只能发生在内外国法律之虚假冲突的条件下的基本命题,以此作为全书的主线,多角度论证和检验,并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论。本书认为,法律规避现象只能发生在“虚假冲突”的情况之下。

  • 标签: 法律规避 国际私法 “虚假冲突” 立法政策
  • 简介:韩德培、韩健编著大32开340千字408页压膜装估价:12.00元法律版1994年7月出版ISBN7—5036—1491—9/D·119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和民事文化交往显突出和重要。国际私法正是调整这一法律关系的。但中国国际私法学界一直囿于对传统私法的研究。二战以后,美国学者率先对传统私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世界的迅猛发展。韩先生在留美博士韩健的协助

  • 标签: 中国国际私法学 冲突法 当今世界 二战以后 国际经济贸易 法律关系
  • 简介:虽然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冲突是舶来品,但通过与古希腊、古罗马冲突思想起源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冲突思想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最早能够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时期,并且经过历代的积淀逐渐成熟和完善。

  • 标签: 冲突法 起源 比较
  • 简介:<正>我国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在1983年曾与李双元教授联名撰文,呼吁“应该重视对冲突的研究”。这之后的几年中,我国冲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有关冲突研究的论文和涉及冲突内容的著作不断问世,无论是关于冲突的一般理论还是与我国有关的一些具体的冲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理论突破。我国冲突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

  • 标签: 冲突法 国际私法学 冲突规范 重大成果 定义问题 法律适用
  • 简介:我国物权冲突在信托的法律适用、有价证券的法律适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运输工具物权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构建中国财产权冲突体系以取代物权冲突体系能解决这些困境。财产权冲突体系能涵纳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并使有关冲突规则在财产权冲突领域的适用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针对性。

  • 标签: 物权 财产权 冲突法
  • 简介:一、美国政府对“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作出反应由JohnB.Bellinger三世和WilliamJ.Haynes二世代表美国官方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发起的关于“习惯国际人道法”的研究作出反应,并以其中四条规则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其习惯法地位提出质疑,并建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审慎对待各国的反应。尽管随后由“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者之一的让-马里·亨克茨(Jean—MarieHenckaerts)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此作出回应,但不容否认的是,“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已逐渐凸现出来。

  • 标签: 武装冲突法 国际人道法 国际委员会 WILLIAM 述评 事件
  • 简介: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界性使得网络争议中的法律选择困难重重,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新近判例和学说的梳理,揭示传统冲突对这一问题积极回应的努力,以及"网络自治理论"对网络冲突的影响和可能的前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一种灵活的、着眼问题的、各种制度相互补充的法律调整方式将是我们解决网络冲突问题的最佳途径。

  • 标签: 网络冲突法 最密切联系原则 网络自治
  • 简介:<正>区际法律冲突是不统一法国家内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原因,一些国家内可能形成不同的法域,存在彼此独立的法律体系,而这些不同法域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不可避免地要相互交往,结成各种跨区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各区的法律是独立的,具体的法律规定各不相同,这就产生了跨区的民事法律

  • 标签: 民事法律关系 适用法律 区际法律冲突 中国区际冲突法 法律体系 国家
  • 简介:【摘要】国际私法作为调整跨国民商事纠纷的部门法和其他的部门法一样必须有其价值追寻,只有在正确的价值指引之下才可能保证它是良法。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国际私法在正义制度的匡正之下追求利益的协调,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国际私法立法,司法,执法的公正性。【关键词】国际私法价值指引利益的协调一、概述从哲学角度讲,利益是主体给予客体的价值上的肯定。利益反映的是主体(包括个人、集体团、社会)通过客体(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满足的某种需求。利益一般分为主体、客体、需求三要素。理解利益概念,必须充分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益源于人的主观需求即自我满足的欲望。为了达到这种人性的自我欲望的充分满足,必须对客体进行合理的分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益与分配密切相关。利益分配必须合乎正义。所以,正义和利益又当然相关。关于利益和正义的密不可分性,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给出了我们经典的分析,在其利益分析论中他认为人类两性之间的性欲,才是社会的最根本的起源。性是男女结合的基础,男女在性的牵引力下,结合成家庭,而家庭也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家庭的生活中,人类的生活逐渐走向习惯和便利,这就又促使他们更加对社会生活感兴趣,最终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的社会形成。“社会的起源是由于另一种有更为明显的弥补办法的需要,即性欲。正是它将男人和女人吸引在一起,而父母间的恩爱继续将它们联合起来,这样便产生了由父母统治的家庭、社会。正是在家庭里,人们从经验知道了社会的好处并且同时去适应它。”①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人类依据感性欲望,通过自发过程,自然而然地走向了社会。社会秩序状态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自身的利益。影响社会的因素是人性和财物。首先,社会中的人性和财物有其共同性,两者都不可能处于极端状态。什么是极端状态?就是说,人性有自私自立性。但是人性之中这种恶的一面,不可能发挥到极致状态。如果恶的一面无休止地发展,其个体的生存也将无从谈起。因为社会会因此走向崩溃;人性中也有善的一面,即一般而言的“慷慨”,而这种慷慨也是有限的。一个人爱自己的子女、亲属和朋友远甚于陌生人。人如果是绝对慷慨,人和人之间结成社会的可能性也就没有了。

  • 标签: 之下冲突法 利益视角 浅析利益
  • 简介:中国区际冲突历史研究沈涓如果把区际冲突理解为在一个中央政权统治下有着相对独立的行政、立法、司法体系的各区域之间的冲突,那么,应该说中国的区际冲突不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陆和台湾交往的禁锢开放以后以及90年代末香港和澳门主权回归后才首次产生。在...

  • 标签: 中国区际冲突法 法律选择规则 清政府 《理藩院则例》 国际冲突 区际法律冲突
  • 简介:冲突"是一个在海商法和非海商法领域都颇让人费解的难题。同时,冲突上的诸多原则在国际上具有非常普遍的适用性。首先列举了英国冲突的一些传统规则在海商法上的适用,并介绍了一些侵权和合同法下冲突的现代学理和实践新理论。随后,通过海商法判例阐述普通法下的新理论"最密切和最真实联系原则"和"不方便法院原则"并与大陆法下的"平行诉讼理论"进行比较。最后,对国际冲突在现代法律和经济环境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冲突法 准据法 法院地法 最密切和最真实联系原则 不方便法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