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成立后人口将近2000万,成为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冀鲁豫边区的发展历史为当代实践提供了宝贵遗产和深刻启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的重点工作,研究冀鲁豫边区的土地改革.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对于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鲁豫 边区 减租减息 敌后抗日根据地 运动 《论持久战》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为激发农民的抗日热情,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它与以前的土地革命时期、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实行减租减息过程中,我党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对于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抗日战争 减租减息 政策
  • 简介:抗战时期,中共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基本土地政策,并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不断摸索,成功地在抗战后期找到了把政策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也就是“说理会”模式。“说理会”需要经历工作组和基层十部繁难的宣传和组织,并通过农民群众团体的具体安排才得以顺利举行。通过“说理”斗争,农民组织起来,保卫了自已的经济利益,提高丁自己的政治地位;中共培养了忠实于党的事业的基层骨干,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农村的掌控能力。当然,“说理”斗争在局部地区或者某个时问阶段,不免有“左”的倾向和表现,但基本上得到较好的控制。

  • 标签: 抗战时期 减租减息 说理 斗争
  • 简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社会进步和牛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是造成广大农民以致整个社会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因此,改革封建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斗争的基本政策。但是,

  • 标签: 减租减息 敌后抗日根据地 历史作用 晋察冀边区 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臼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最早在华北敌后创建的一块面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其范围最广时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各一部,在行政上划分为北岳、冀中、冀热辽三个区,下辖108个县,人口达2500万。

  • 标签: 减租减息政策 晋察冀边区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晋察冀边区是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最早、最成功的根据地之一,但也出现过一些"左"的偏差。彭真在对出现偏差的政治原因和具体表现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对典当地、永佃权等问题拨乱反正,为减租减息运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彭真 晋察冀边区 减租减息 偏差 纠正
  • 简介:减租减息是涉及到农村各种关系的复杂问题,佃权问题又是关系到减租运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减租减息运动中,随着对保障佃权问题认识的加深,中共对佃权的规定经历了从没有佃权保障到单纯强调保障农民佃权再到强调保障农民较长期佃权的转变,强调保障农民较长期佃权,在保护租佃双方利益的基础上,树立起了平等的租佃关系,为减租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佃权
  • 简介: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减租减息前,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渤海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十分悲惨,存在着减租减息斗争的紧迫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渤海区的减租减息,从抗战初期的宣传发动,到抗战后期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其间经历了一个艰苦、复杂、激烈的斗争过程。减租减息运动的深入、广泛开展,对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土地关系、阶级结构、农民社会生活、精神风貌和社会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渤海区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渤海区 减租减息 社会变迁
  • 简介:关于陕南地区近代以来的乡村社会变动,史学界一直都很少涉及。陕南各县在先后获得解放后,党在陕南适度地开展了一些土改。土地关系一定程度的变动,改变了当地的阶级构成、经济状况,也为基层权力的重构打下了基础,以此掀开了陕南社会变革的序幕。

  • 标签: 陕南 土改 权力重构
  • 简介:与注资不同,减息不仅增加了现金供应,而且直接影响人们关于风险的计算,美联储保底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不可收拾的道德风险。

  • 标签: 美联储 减息 道德风险 现金供应 注资
  • 简介:【英国《金融时报》4月29日】我认为中国在下半年会进入一个出人意料的减息周期。这并不是一篇讲政府的货币政策“应该怎样”的文章——而是关于它“会怎样”。这是一个冷静的预测,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梦话。我认为下半年中国会开始一轮新的减息周期,原因有五:

  • 标签: 减息 中国 《金融时报》 货币政策 周期
  • 简介:1192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浙江嘉兴中国银行营业部通往金库地下孔道的电灯线路突然坏了。银行经理立即打电话给电灯公司,要求立即派员抢修。15分钟后,电灯公司3名员工来到现场。经过半小时的抢修,地下孔道又亮了起来。这时离银行打烊只有12分钟。按银行的规定,打烊前15分钟,营业部要将现金移送金库完毕。等待在地下孔道口的金库工作人员早已焦急不安,电灯一亮,他就马上推着运币车往金库赶。可他没走几步,脑袋上就遭到致命的一锤。同行的另一名押运保安人员当然也不例外。3名电灯公司员工个个挎着大包,大模大样地朝着营业大厅出口走去。谁也没有对那3只大包起疑心。然而就在这3个人即将跨出大门的时候,营业部主任匆匆

  • 标签: 民国日报 二五减租 国民党 蒋介石 张静江 浙江省
  • 简介:8月20日,希腊集装箱船船东与运营商NaviosMaritirhePartners宣布,该公司已与韩国现代商船达成削减5艘集装箱船租金的协议。这一协议将于2016年7月15日生效。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同意5艘集装箱船的日租价自2016年7月18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削减至24400美元,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恢复至原租价30500美元,直至租约到期。

  • 标签: 现代商船 协议 租价 集装箱船 运营商 船东
  • 简介:减租减息本是国民党的政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党共同致力于农村的减租减息。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共则开始武装割据。南京国民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减租减息的政策,只是总体上实行得很没有力度,中共则在割据地,也就是所谓“苏区”,变减租减息为“打土豪,分田地”,也就是进行“土地革命”。

  • 标签: 减租减息 土地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抗战前 运动 “三民主义”
  • 简介:避免经济硬着陆,澳大利亚央行2日宣布减息25个基点至7%,为7年来首次减息。自2002年5月以来,该央行累计升息12次,澳央行最后一次升息是在3月份,以抑制上扬至4.5%的通胀率,澳央行一直希望年度平均通胀率维持在2%至3%。今年早些时候,在主要央行纷纷降息的情况下,澳央行无视全球利率趋势宣布提升利率。此次减息使得澳央行同其它主要央行结为联盟。

  • 标签: 澳大利亚 央行 减息 利率趋势 经济硬着陆 通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