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六维床分次间摆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误差校正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月住院的肺癌患者80例,使用六维床进行x、y、z、Rx、Ry和Rz六维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的校正。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比较病例校正前后的摆放误差。结果:x、y、z三维平移和Rx、Ry、Rz三维旋转摆位误差绝对值校正前为x:2.541±0.929mm、y:2.686±1.056mm、z:2.549±1.003mm、Rx:2.173±0.806°、Ry:2.258±0.767°、Rz:2.405±0.811°,经六维床进行摆位误差校正后分别为x:0.204±0.085mm、y:0.189±0.080mm、z:0.185±0.084mm、Rx:0.148±0.076°、Ry:0.135±0.078°、Rz:0.155±0.254°,六维床校正前后x、y、z三维平移和Rx、Ry、Rz三维旋转摆位误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立体定向放疗 六维床 三维床 摆位误差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术前放疗,胃充盈状态与肿瘤分次内动度和分次间动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2019年间行全新辅助治疗的10例局部晚期AEG患者,均于治疗前在胃镜下标记肿瘤上下界,共获20枚钛夹。全部患者均在定位及治疗期间行空腹和充盈两种状态下的4DCT扫描,每次扫描均由系统自动重建出0%~90%呼吸时相的10套图像,每个患者可获得100套图像。结果胃充盈状态并不显著影响肿瘤近胸端的分次内动度与分次间动度,而在肿瘤远胸端,空腹状态下头脚方向的分次间动度较充盈状态下更大[(6.22±4.67) mm∶(4.13±3.68) mm,P=0.013]。为保证AEG的近胸端在放疗期间90%的CTV累积剂量接受95%处方剂量,口服300 ml半流质后胃充盈状态下建议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放9、8.5、12.1 mm。另纳入有近胸端钛夹的6例AEG术前放疗患者作为验证组,显示治疗期间93%的钛夹在外扩范围内。结论对于AEG的术前放疗,也可考虑定量充盈胃的方式完成放疗

  • 标签: 胃充盈状态 分次内动度 分次间动度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术前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评价。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常规放疗,给予研究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并给予两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持续跟踪随访三年;研究结束后比较分析放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6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10例进展,研究组有14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4例进展,研究组的近期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1年、2年、3年复发率及转移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复发率 远处转移率
  •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脑寡转移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SRS对于体积较大的转移病灶并不适宜。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是一种较新的治疗脑转移瘤的技术手段,能在给予转移病灶较高照射剂量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照射野之外的正常组织及器官,且治疗后脑转移病灶局部控制率良好。文章对不同分割方案FSRT的剂量效应关系、不良反应以及FSRT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转移瘤治疗中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8月择取80例脑转移瘤病例,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予以分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病例纳入放疗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病例纳入同步放化疗组,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放化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统计放化疗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以及1年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有效率: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放疗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放化疗之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发现同步放化疗组评分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替莫唑胺化疗 脑转移瘤 复发 生存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获取分次间宫颈癌调强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偏差的变化。方法对48例宫颈癌调强患者,全程696次CBCT获取摆位误差。将误差值输入治疗计划系统中,由摆位误差剂量叠加得到累积摆位误差剂量,通过偏差公式与标准计划剂量计算偏差百分比。结果摆位误差造成等中心距离偏移0.58(0.36,0.80) cm。累积摆位误差剂量与标准计划剂量经WilCoxon检验存在不同的统计学差异。靶区剂量偏差均呈降低,在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呈负偏态,峰值降低。DVH图呈反S型向左偏移,斜率增大。靶区HI偏差由小到大为CTV1、CTV2、GTV/CTV、CTV3、CTVn、CTVall、GTVnd;靶区HI偏差均增大。结论宫颈癌调强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靶区累积剂量均降低,靶区剂量均匀性变劣。分次间位置不确定性导致靶区分次剂量增高或降低,对肿瘤细胞的生物效应和肿瘤复发有待进一步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每次治疗前需进行CBCT位置校准以保证靶区各结构剂量准确性。

  • 标签: 摆位误差 剂量学 宫颈肿瘤癌/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会阴超声(TPUS)实时扫描技术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定性分析并自动判别前列腺癌放疗分次内运动模式,为个体化精确放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TPUS技术记录了61例前列腺癌患者共1265个分次近百万个实时监测数据,划分为稳定型、波浪型、小偏执型、银叉型、回归型、大偏执型和稽留型运动模式。对运动轨迹量化并提取特征参数,通过LDA法建立判别方程式,评估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判别效果。结果平均每位患者存在4种不同的运动模式,不稳定型占(35.00±21.49)%。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运动轨迹并未表现出越来越稳定的趋势,不同模式的出现极不规则。构建的线性判别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0.4%和89.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和91.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分次内运动模式多样且随机,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LDA法可以有效地对分次内运动模式进行判别,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利用判别方程和中心坐标实现对未知样本的自动鉴别。

  • 标签: 线性判别模型 实时超声图像引导技术 前列腺癌 分次内运动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CE Star模式的循证护理在脑转移肿瘤(Intracranial Metastatic Tumors,IMT)患者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选取于我院接受FSRT治疗的74例IM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组均为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患者接受ACE Star模式的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症状负担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循证组与常规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埃德蒙顿症状评价量表(ESAS)各症状评分均显著更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ACE Star模式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距离放疗分次间靶区和正常组织在形变配准(DIR)和简单累加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情况下,累积剂量的剂量学差异,分析在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放疗计划中,形变配准技术应用于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13例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病例,每个病例均进行了4次CT定位的近距离放疗。对每个病例的4次CT进行形变配准后,计算并统计靶区D90和膀胱、直肠、小肠、结肠D2 cm3、D1 cm3、D0.1 cm3的形变累积剂量,与简单累加DVH得到的累积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剂量差异与相似系数(DSC)的相关性。以此剂量差异(即形变配准造成的正常组织剩余剂量)作为限量,在最新一次的CT上重新做计划,分析此差异给靶区剂量提升带来的收益。结果经形变配准后,膀胱D2 cm3、D1 cm3的累积剂量分别比简单累加DVH低(2.47±1.92)、(2.82±2.73)Gy(t=-3.65、-2.93, P<0.05);直肠D2 cm3、D1 cm3、D0.1 cm3的累积剂量分别比简单累加DVH低(2.05±1.61)、(1.51±1.58)、(3.21±2.50)Gy(t=-4.02、-3.02、-4.06, P<0.05);小肠D2 cm3、D1 cm3、D0.1 cm3的累积剂量分别比简单累加DVH低(1.42±0.99)、(1.55±1.28)、(2.43±1.95)Gy(t=-3.52、-2.96、-3.06, P<0.05)。靶区D90、膀胱D0.1 cm3和结肠D2 cm3、D1 cm3、D0.1 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和剂量差异相关性不明显(P>0.05)。利用形变配准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靶区剂量,中位数为150 cGy。但形变配准精度有待提高。结论在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放疗分次间,仍建议采用简单剂量累加方法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累积剂量。

  • 标签: 形变配准 近距离放疗 宫颈癌
  • 简介:设Ω是一个具有左(右)消去律的Monoid.给定两个有1的Ω-分次环A=(+)x∈Max和B=(+)x∈MBx以及一个Ω-分次(A,B)-双模V=SVT=(+)x∈MVx,由它们确定一个Ω-分次三角矩阵环T=(AV0B)=(+)x∈M(AxVx0Bx).本文证明T是分次右遗传环当且仅当(I)A和B都是分次右遗传环;(ii)AV是平坦模;(iii)对任何K≤grAA,(V/KV)B是投射模.

  • 标签: 分次遗传三角矩阵环 投射模 平坦模 张量积 分次理想
  • 简介:设是强G—群分次环,H≤G是子群:本文先构造了分次左RH模范畴RH-grH到分次左R模范畴R—gr的诱导函子IndHG(-),证明了IndHG(-)与限制函子(-)H互为可逆函子,最后我们利用IndHG(-)得到了群分次环论中一般的frobeniuse反演定理。

  • 标签: 诱导函子 限制函子 反演定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S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用FS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18例(初治者8例,复发者10例).初治患者先行常规外照射40~50Gy,再行FSRT补量照射至75~80Gy.复发患者均行FSRT照射以85%~9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结果初治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并全部存活,中位生存期9mo.复发患者中2例因肿瘤广泛侵犯症状无改善外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存活3例,中位生存期6mo.结论FSRT技术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并降低了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鼻咽癌 常规外照射
  • 简介:引进分次Armendariz环的概念,讨论了分次环R=n∈ZRn及由它导出的非分次环R,R0,及R[x]之间关于Armendariz环性质的关系,并推广了[8]的结论,得到在R=n∈ZRn是Z-型正分次环的前提下,若R是分次Armendariz,分次正规环,则R是P.P.环(Baer环)当且仅当R是分次P.P.环(分次Baer环).

  • 标签: 分次Armendariz环 分次P.P.环 分次Baer环 分次正规环
  • 简介:摘要:巷道支护是伴随煤矿生产的永恒课题,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矿井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回采巷道在开采扰动下,出现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围岩破碎,变形量大,影响巷道的正常服。目前为了满足大型现代化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的要求,许多生产矿井回采巷道断面都不断增大,巷道长度也急剧增加,这些都对煤巷支护,特别是锚杆支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凸现很多理论和应用问题,本课题围绕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 标签: 巷道围岩 控制方法 支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leksellgammaknifeperfexion分次系统Extend在颅脑较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访22例选择应用extendsystem分次治疗的患者,对照患者伽玛刀术前与术后MR影像。结果经1.5~12个月随访,对照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的MR图像,转移瘤患者5例病灶消失,4例病灶体积缩小,1例增大;脑膜瘤患者3例缩小,1例体积无变化;胶质瘤患者2例消失,5例缩小,3例增大。结论经leksellgammaknifeperfexionExtendsystem分次治疗的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 标签: Extend system 分次治疗 Leksell gamma Knife perfexio
  • 简介:摘 要: 钢筋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其裂缝控制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工程质量。根据规范要求,为使得混凝土在满足耐久性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承载能力,允许混凝土带裂缝工作。本文以分次浇筑的明挖隧道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典型的收缩裂缝情况统计并提出理论分析,继而对混凝土原材、配合比、施工工艺、养护要求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控制。结果表明,上述措施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供类似工程参考。

  • 标签: 混凝土 收缩裂缝 养护 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分次给药(全麻药)诱导与单次给药诱导心血管反应情况的比较及对心血管反应发生机制的分析来阐明分次给药在全麻诱导心血管反应预防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全麻病人100例,按年龄分为低龄组(A组)和高龄组(B组),每组又随机分为两组即A1、A2及B1、B2组共四组,每组各25例。A1、B1组按单次给药法诱导,A2、B2组按分次给药法诱导,并对两组心血管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单次给药法对循环波动幅度大,分次给药法的循环波动较为温和。结论分次给药法容易掌握便于控制,在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方面优于单次给药法,适合在全麻诱导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诱导 给药 心血管反应 异丙酚
  • 简介:本文推广单分次摸情形下的G-分次环的一个定理.

  • 标签: 分次环 定理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