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现行的法国刑法是1810年拿破仑当政时期颁布和实施的.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法国开始了对该刑法的全面重新修订工作,其原因有二:1.犯罪情况的变化法国刑法颁布后的180年期间,社会上的犯罪情况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其一,一些老的犯罪有了明显的减少,例如流浪罪、乞讨罪等,杀人罪也比过去少一些.其二,一

  • 标签: 新刑法典 犯罪行为 法国 法人犯罪 修订工作 经济刑法
  • 简介:刑法中除了规定法律要件和法效果的完全法条外,还有例示类法条。例示类法条,是指对某些法条的词句以举例和展示的方式来加以解释说明的一类法条。其可以分为纯正例示类法条和不纯正例示类法条。不纯正例示类法条中的概括条款可以充分地发挥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使刑法能"与时俱进"。

  • 标签: 例示类法条 反对解释 概括条款 类比推理
  • 简介:蒙古国原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其现行刑法是2002年9月1日实施的《蒙古国刑法(修订)入本文在简要评述蒙古刑法立法的渊源后,指出现行《蒙古国刑法(修订)》的规定具有具体明确的特点,并论述了现行《蒙古国刑法(修订)》所体现的现代刑法思想:刑罚人道主义原则;体现实行过限理论;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连累犯;明确规定生产和调查研究中的合理风险行为不构成犯罪;六十岁以上的人犯罪不适用死刑;行刑社会化程度高;设立了有利于罪犯改造的前科消灭制度等。这些先进的刑法理念,对于中国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蒙古国 刑法典 现代刑法思想
  • 简介:刑法在致力于完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种犯罪的犯罪构成的同时,新刑法又保留了原刑法规定的普通玩忽职守罪,新刑法在规定诈骗罪和玩忽职守罪基本构成要件后都明确规定

  • 标签: 价值取向 修订价值 分则修订
  • 简介:20世纪以来,两大法系犯罪论体系形成了三种模式,即两分制、三分制与四分制。普通法采取的是两分制犯罪论体系,但这种犯罪论体系存在较大缺陷。与普通法两分制犯罪论体系不同,美国《模范刑法》采取了一种三分制犯罪论体系,其克服了普通法两分制体系的缺陷,因此更为科学。《模范刑法》三分制的犯罪论体系和德国刑法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均存在共通性。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体系性、逻辑性和实用性的优势。作为我国通说的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存在体系性不足、逻辑性不强和实用性不佳等重大缺陷。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采用更为科学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 标签: 《模范刑法典》 普通法 两分制 三分制(或三阶层)
  • 简介: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变易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刑法在运行中频繁地进行调整是不得已的事。俄罗斯联邦刑法是在动荡的1996年颁布的,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风风雨雨已经7年多了。在这期间,刑法修修补补,年年不断,涉及总分则两个层面、200多个条文。现分而述之:

  • 标签: 俄罗斯 刑法典 累犯制度 犯罪构成 过失犯罪 罚金
  • 简介:<正>在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美国法学会于1962年通过的《模范刑法》(A-mericanLawInstitute,ModelPenalCode,ProposedOfficialDraft,1962)对于美国刑法法典化、刑事审判以及刑法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联

  • 标签: 模范刑法典 美国刑法 实行犯 一级主犯 事前从犯 二级主犯
  • 简介:所体现出的宽容人道的谦抑思想和成熟完善的立法技术,以及注重与国际条约接轨和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的精神,堪称现代化刑法的楷模,在我国刑法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芬兰的刑事立法成果.

  • 标签: 芬兰 刑法典 人道 刑罚
  • 简介: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鼓励公民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及他人的权益进行防卫,新刑法在对犯罪和刑罚问题的一系列规定上,  刑法既是司法机关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武器

  • 标签: 新刑法典 跨世纪新
  • 简介:  我国有组织犯罪即黑社会组织犯罪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因而有组织犯罪是指黑社会组织或者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所实施的犯罪,中国新刑法对于有组织犯罪(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惩治的

  • 标签: 刑法典组织 新刑法典 犯罪惩治
  • 简介:在1994年10月17日至22日于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市场经济与刑法修改和完善”研讨会上,来自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着我国现行刑法全面修改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了研讨“热点”。现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关于是否规定罪刑法定原则问题绝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并将其表述为:“对于行为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学者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非常丰富,刑法的公开化、、明确化、规格化,以及一系列派生原则,均蕴含着民主与法治的思想,而他们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在我国刑法中明文规定

  • 标签: 我国刑法典 法人犯罪 全面修改 危害国家安全罪 罪刑法定原则 死刑适用
  • 简介:  一、新刑法增加《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把《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编入刑法,  《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规定的两类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是相同的

  • 标签: 新刑法典 跨世纪新
  • 简介: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历来作为统治阶级惩罚反对统治关系行为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惩罚方法。我国自阶级社会以来就适用之。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为贯彻我国一贯坚持“不废除死刑,但要少杀”的死刑政策,我国刑法中对死刑立法的演变以及存在的问题。为顺应世界刑

  • 标签: 死刑 我国刑法典 死刑立法 演变阶段 限制措施
  • 简介:刑法中对一些国际性质的犯罪作了符合国际刑法规范的规定,  5.立法体系的完备化——新刑法自身犯罪类型与罪种的进一步完备,  修订的新刑法

  • 标签: 新刑法典 跨世纪新
  • 简介:刑法规定了半释放、刑罚的分期执行、缓刑、刑罚的免除与推迟宣告等制度,刑法第132-24条和第132-71条规定的刑罚个人化的方式只是作出判决的法院在宣判刑罚时所采取的措施,  新刑法规定了三种推迟宣告刑罚的方式

  • 标签: 中的刑罚 刑法典 刑罚个人化
  • 简介:【摘要】要将恢复犯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除探讨其深刻的法理根基之外,还需解决其相应的立法技术问题。首先是恢复犯的分类对于确定恢复犯的量刑从宽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其次是比较中外已有的相关立法,从中寻求可以借鉴的立法经验;最后,要将恢复犯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还需解决其立法表述的技术问题,对此可从刑法总则和分则的角度进行探讨。【关键词】刑法恢复犯分类立法经验立法构想恢复犯与中止犯本应是刑法中的“双胞胎兄弟”,二者在价值上具有等质性,理应被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与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相并列,享有与中止犯等同的刑罚处遇[1]。恢复犯量刑法定化不仅要确立其刑法理论地位,更要解决其在刑法中的立法技术问题。对此,可从恢复犯的分类与量刑从宽幅度的关系、中外相关立法经验、以及对恢复犯的立法构想加以展开,寻求恢复犯走进刑法的恰当路径。一、恢复犯的分类与量刑从宽幅度(1)完全恢复犯与部分恢复犯按法益的恢复程度……

  • 标签: 刑法典恢复 恢复犯 犯立法
  • 简介:一、引论民国肇始,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3月2日即公布《禁烟令》,申明政府厉行禁烟的态度。由于晚清乃至民国社会深受烟毒所害,相应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延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烟毒泛滥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加失控D(1]此时国内上下均对禁烟禁毒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一些民间团体更是在此时极力推动"禁烟拒毒"运动,形成了颇为强大的社会舆论。[2]南京国民政府在此背景之下也积极进行禁烟禁毒立法,逐步施行断禁政策,虽后世学者褒贬不一,但在这一阶段确实产生了诸多重要的立法成果。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烟毒泛滥 刑法典 禁烟禁毒 犯罪 民国社会
  • 简介:本刊曾于1989年第6期发表了赵秉志、王勇的《我国海峡两岸刑法总则问题的比较研究》一文,在海峡两岸刑法学界引起关注,本刊本期继续刊载作者本文,以飨读者.本文从体系结构、立法技术、立法内容几个方面,对海峡两岸刑法分则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刑法分则 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 犯罪构成 刑法典 体系结构
  • 简介:论新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修订喻伟蒋羽扬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严重危及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共财产安全和其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新、旧刑法均将其置于分则第二章,在新刑法中仅处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后,这就充分表明了该类犯罪对社会危害的严重程...

  • 标签: 新刑法典 危害公共安全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犯罪主体 劫持航空器罪 犯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