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烧伤整形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4例烧伤整形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观察组(采取软组织扩张术),各组47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且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效果较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 软组织扩张术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恢复血运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创面恢复时间、疼痛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疤痕部分妊娠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不仅能够缩短创面恢复时间,尽可能避免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子宫疤痕妊娠 创面恢复时间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糖尿病患者创面恢复采用胰岛素外用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接收治疗糖尿病外科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外用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创面恢复 胰岛素外用 应用效果
  • 简介:速度训练的恢复时间武汉大学体育部姜庆元,沈孟棣(编译)(武汉:430072)作为游泳教练员在拟订速度训练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专项特点。在常见的间歇训练方法中,通常是让游泳选手以最高速度进行多趟次的重复游来获得这种专项素质。由于高速重复练习产生...

  • 标签: 速度训练 速度练习 恢复时间 间歇训练 游泳 重复练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与股骨头恢复之间关系。方法:使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21~80岁,平均(60.0±14.1)岁,无移位骨折(GardenⅠ型、Ⅱ型)6例;移位骨折(Garden111型、Ⅳ型)71例,随访时间:1—12个月。观察内容包括术前骨折移位程度,MRI损伤程度,术后定期恢复情况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与骨折分型的关系。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术后 临床研究 骨折愈合 血运 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监测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经验及参考。方法自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我们对18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皮瓣的情况进行监测,观察热像图变化情况。结果术中所有皮瓣在断蒂前的热像图上均可在穿支穿出点观察到热点的复温过程。术中在血管吻合后,16例皮瓣在动态热像图上观察到穿支血管处有热点快速出现,然后皮瓣周围逐渐升温,并可见额外新的热点生成;1例皮瓣松止血带后皮瓣复温不明显,未观察到明显的热点出现,该皮瓣经动脉抗痉挛治疗后好转,在热像图上表现为热点快速出现;1例皮瓣在热点出现后,穿支血管处的热点先逐渐弥散扩大再缩小,其他热点逐渐消失,经切除静脉栓塞血管并重新吻合通后,情况改善。术后所有皮瓣均可在热像图上观察到明显的热点。术后2周所有皮瓣均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监测,方法简单可靠,可以直观快速反映皮瓣的情况,有助于尽早发现皮瓣障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移植 红外热成像 血运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再植改良血管吻合技术对降低恢复延迟现象的发生率和缩短恢复时间的效果。方法改良组为2017年10月-2018年3月10例14指,静脉动脉化的方式为近端动脉与远端的2条静脉中直径较粗的1条吻合;对照组为2016年12月-2017年9月20例21指,静脉动脉化的方式为近端动脉与断指远端直径较细的静脉吻合。计算2组的恢复延迟现象发生率和恢复时间,并作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的恢复延迟现象发生率分别为35.7%和71.4%,恢复时间为(23.8±21.1)min和(58.5±3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手术可降低静脉动脉化再植恢复延迟现象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断指再植 静脉动脉化 血管吻合 血运恢复 延迟现象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银花三黄愈疡汤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4月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 40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肛瘘术后患者选择常规性治疗方案,观察组肛瘘术后患者采用银花三黄愈疡汤作为治疗方案,观察两组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肛瘘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花三黄愈疡汤熏蒸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恢复能起到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有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银花三黄愈疡汤 肛瘘术后 创面恢复疗效  
  • 简介:血清钾测定一般都由病房值班护士在早晨6点左右采集,而检验科大都在8点上班后才能处理标本进行检测。这样,从采集标本到处理标本进行检测,—般都要2~3个小时。这对钾测定会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单位反映钾偏低,而心电图和临

  • 标签: 血标本采集 血清钾 值班护士 检验科 新生儿脐带血 说明书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烧伤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烧伤的小儿患者。对照组烧伤的小儿患者采用常规的烧伤护理措施,实验组小儿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小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43.8±3.7)天,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愈合时间(54.5±5.8)天,两组实验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烧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小儿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烧伤患者 创面愈合时间
  • 作者: 高建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
  • 简介:产妇十月怀胎娩出胎儿,怀孕期间及分娩后,产妇身体和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恢复。那么,对于产妇来说,产后恢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又该怎样帮助产后恢复呢?

  • 标签: 产后恢复;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奥司明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肛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服用地奥司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奥司明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奥司明 肛瘘 创面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氢氟酸烧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氢氟酸烧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烧伤后3d与30d的创面减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氢氟酸烧伤患者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创面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氢氟酸 创面恢复
  • 简介:摘要:对于骨科患者,在手术后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伤口愈合。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患者 术后创面恢复
  • 简介:2011年10月25日晚,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下称“城运会”)在江西南昌闭幕,熊熊燃烧了10天的七城会圣火缓缓熄灭。在闭幕式的城运会会旗交接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将会旗递交到福建省委常委、时任副省长陈桦手中。这一刻,标志着第八届“城运会”进入福建时间

  • 标签: 城运会 福建 时间 国家体育总局 城市运动会 江西南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常温条件下,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集的60份健康体检的EDTA-K2抗凝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送检后的0、2、4、6、8小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将每一时间段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不同时间段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检测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段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血细胞比容(HCT)等等检测项目结果差异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温条件下,对不同放置时间段的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除MPV外,其他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 标签: 血标本 放置时间 血常规结果 影响 探讨
  • 简介:目的了解培养阳性标本的菌群分布及报阳时间,为实验室病原菌诊断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11月某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记录培养报阳时间并将所获得病原菌鉴定至菌种。结果从培养标本中共分离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5%,革兰阴性杆菌占57.32%,真菌占10.83%。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报阳的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0.50d,非发酵菌0.63d,肠球菌属0.60d,链球菌属0.80d,葡萄球菌属1.01d,真菌1.44d。结论培养阳性标本报阳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非发酵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在4d内仪器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1d内报阳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菌群分布 报阳时间 中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