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华尔街的贪婪、金融监管的缺乏、流动性的泛滥等等都是本轮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只是问题的表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论仍然可以对此给予经典的解释。事实上,美国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和利用了经济泡沫,形成和引爆了泡沫经济,其影响是复杂和深远的。

  • 标签: 泡沫经济 回顾与前瞻 美国 生产相对过剩 马克思主义 金融监管
  • 简介:<正>HarvardBusinessReview2009年3月一些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奖励和处罚来激励人们:组织给员工承诺未来的奖励,激励员工表现出高绩效行为;而因为害怕受到交通罚单,司机会严格按照交通规则驾驶汽车。但是刺激也有可能事与愿违,减少它原本鼓励的行为。在我们上一代,理查德·迪特莫斯声称,有偿献血反而会减少血的供应

  • 标签: 经济刺激 HARVARD 有偿献血 交通规则 奖励制度 实验经济学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明显。此文对浙江经济中的消费问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政策措施。

  • 标签: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由于拥有巨大的储蓄盈余,被人们认做是引发全球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持续拥有外部赤字,里根政府就日本的贸易壁垒及日本人不愿消费美国货物而痛斥日本。90年代克林顿政府训斥日本依赖出口而不是整顿凋敝的国内经济

  • 标签: 经济问题 日本人 克林顿政府 80年代 贸易壁垒 里根政府
  • 简介:雷曼冲击引发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各国联合出手,实施特殊的经济刺激措施,发达经济体运用大规模财政政策的配合,实施零利率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取得了效果,稳定了人们的价格预期,避免了1929—1933年“大萧条”式衰退的发生。特别是2009年8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各国股市大幅回升,流动性奇缺、信贷紧缩现象有所缓解,

  • 标签: 经济刺激 退出机制 刺激政策 国际金融市场 发达经济体 “大萧条”
  • 简介:未来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成为PCB行业稳定而有力的“拉手”,当前,一系列的刺激计划也将助力PCB业界顺利渡过经济风暴,本文解读了经济刺激计划中几项与PCB行业意义相关的条款。

  • 标签: PCB行业 经济 国内市场 PCB业
  • 简介:目前,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调研和收集一季度宏观数据。据了解,中央新刺激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与一季度整体形势密切相关。出口下滑和已出台政策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是影响下一步政策走向的关键。

  • 标签: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利率 宏观预测
  • 简介:2009年2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网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月PHI指数为45.3%,比2008年12月上升4.1个百分点。这说明从2008年9月以来开始实施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反映制造业生产状况、新订单状况、采购量状况的分项指数1月份均明显改善。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制造业新订单的反弹十分显著,月度数据达到45%,较此前一个月上升了7.7%。行业方面,

  • 标签: PMI 中国制造业 经济 折射 数据显示 中国物流
  • 简介:4万亿元政府投资不是个小数目,应注重效果和效率。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政府投资不注意效果和效率,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以后,实施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推行了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计划,但收效甚微,没有达到刺激经济的预期效果。我们可以从日本吸取三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 标签: 经济刺激 日本 20世纪90年代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 历史经验
  • 简介:布什以减税为核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有可能对2003年和2004年的美国经济起到一定刺激作用。短期内刺激股市攀升,缓解高水准的失业问题,对企业长期投资起到拉动作用。但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穷人阶层,该计划将使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 标签: 新经济计划 美国 经济复苏 布什政府 财政赤字 负面影响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放缓现状,国际上各个国家均开始陆续引入经济刺激发展措施,一方面是保障本国经济平稳度过现有危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刺激国内既有经济活态更具活跃性,拉动内需与外扩经济张力。为此,本次研究中,围绕刺激政策之中的绿色经济展开分析,并将该项经济发展体系充分与数字经济之间建立协调的发展关系,希冀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刺激政策 绿色经济 数字经济
  • 简介:综合媒体报道,美国中期选战逼近,针对选民对国内经济和失业的怒火,总统奥巴马继推出6年拓展基建大计后,再宣布新减税计划,助企业复苏,包括总值2000亿美元的商业减税措施,永久延长及上调商业研究与发展的免税优惠,未来10年可为企业减省1000亿美元成本。

  • 标签: 减税计划 经济刺激计划 奥巴马 研究与发展 媒体报道 国内经济
  • 简介: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丹佛签署了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刺激计划包括工薪阶层税收抵免、基础设施投资、对穷人和失业者的补助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奥巴马预测这将在两年内挽救或创造350多万个就业机会。

  • 标签: 经济 美元 基础设施投资 美国总统 工薪阶层 就业机会
  • 简介:为了抵御当下空前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侵袭,我国政府于去年底果断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无疑将有利于稳定国内的投资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但是在各地方政府进行“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投资时,我们需要预防一些本来由于研究还没有成熟而遭搁置的政府大型建设项目试图借着此次政府刺激经济的“旗帜”仓促上马。

  • 标签: 刺激经济 投资水平 地方政府 金牌 经济增长水平 大型建设项目
  • 简介: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吴庆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是U型的。即使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消费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特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基于同样的国际经济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或难早于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地的需求复苏。

  • 标签: 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刺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世界经济复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证券报》
  • 简介:要讨论“微刺激”,首先要先聊另一个热门词汇--“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首次提到了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说法,随后《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有几个。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高速增长期步入中高速增长,尽管每年的GDP增长率不可能再重复以往的两位数增长,但是依然保持在7%至8%的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开始调整。说到经济结构,其内涵非常丰富,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平衡包括了产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方面。当然最为突出的课题是经济要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继续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将无法使我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宏观经济政策转入稳定期。2009年以后,我国为了避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尽管这些政策避免了我国经济陷入衰退,但是大规模宏观刺激政策必然会伤害微观市场主体。为了充分消化前期大规模刺激政策,国家已经不可能再推出类似的大规模的宏观刺激政策。也就是从这最后一点中,我们引出了今天的话题--“微刺激”。

  • 标签: 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高速增长 传统制造业 刺激政策
  • 简介:摘要:经济刺激政策是在经济衰退或困难时期,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振市场信心。当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当前经济刺激政策的评估变得愈发重要。评估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和合理性,不仅有助于了解政策的实际影响,还可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改进政策的建议。本文将对当前经济刺激政策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当前经济刺激政策的评估及合理化建议的分析,以进一步改进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当前经济 刺激政策 评估 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