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放射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放射性肺炎和放射肺纤维化两部分组成。放射性肺炎一般属于急性反应,常发生在放疗后1~3个月。主要表现为干咳、程度不一的呼吸困难,有时有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放射区的不均匀密度增高及纵隔密度增高。放射区外也有密度改变,但较少发生。放射肺纤维化为放射损伤慢性阶段,常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影像学表现为较原照射区收缩的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代偿肺气肿呈现低密度。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肺损伤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数月后往往发展成为放射肺纤维化。近年来,研究者对RILI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展了大量探索,其中调节T细胞(Treg)在RILI进展中的免疫学机制尤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期重点号刊登了几篇Treg与RILI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从Treg在组织内的数量改变和免疫调节机制等方面报道了Treg参与RILI发生发展的研究成果,为RIL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 标签: 辐射,电离 T淋巴细胞,调节性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放射损伤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及意外核辐射事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肺纤维化两个阶段。放射损伤限制了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并且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损伤在实验模型的建立、机制的探讨、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实验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放射损伤(radiation-inducedlunginjury,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早期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部分患者在后期可表现为肺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期。本文主要从放射损伤的发病机制、影像学变化、病理学改变及中西医治疗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胸部肿瘤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肺纤维化,与的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关系密切。本文对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辐射性肺损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回顾分析一般资料,对比常规护理干预与渗漏损伤预防干预后渗漏损伤例数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药物渗漏损伤例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0.0%(18/20),对照组满意率为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加强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损伤预防与处理可减少外渗漏损伤,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肿瘤化疗药物 渗漏性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痰凝血瘀为标。其中,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法为主要治法,自拟养阴清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肺损伤 放射性 养阴清肺 癌症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简介:烟雾吸入损伤临床不多见,本组5例(其中4例并发ARDS)的抢救治疗,体会到在救治此类危急重病伤同时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送至医院,不能因暂时无病情表现而麻痹大意,遗漏了最有利的抢救第一时间;在普通给氧未能奏效时,必须立即给机械辅助呼吸;早期短程足量皮质激素;足量有效抗生素;补充静脉营养剂;注意改善与维持通气(包括雾化吸入);注间预防急性肺水肿,胆又要注意维持液体平衡(可给适当的负平衡)及血容量;注意并发病的防治;注意心理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尽快的使病情稳定并逐日好转而康复。

  • 标签: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ARDS 急救 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总结救治20例头面部外伤致吸入损伤病人的救治体会,认为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院前急救等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头面部外伤 吸入性肺损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T细胞(Treg)的分化对放射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和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和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和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百分比以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的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和IL-4的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和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的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的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组织内IL-17A和IL-4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和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在第4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和IL-17A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和IL-4水平在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结论放射损伤小鼠的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促进放射损伤的发生。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模型,动物 Th细胞平衡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性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患者的临床证候特点,总结其内在规律以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方法回顾性调查190例急性损伤住院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临床角度探讨急性损伤的证候特点。结果ALI患者的病分布以虚实夹杂证(51.05%)、实证(42.63%)为主。临床证型分布结果显示,实证以热毒(72.11%)、痰浊(67.37%)、瘀血(45.79%)为主,虚证以气虚(28.42%)、阴虚(26.32%)、虚(20.00%)、脾虚(21.58%)为主。气阴两虚,痰热互结、脾两虚,痰热瘀阻、痰热壅、气滞血瘀、热毒内蕴为较为常见的临床证候。结论ALI的中医证候特点正虚与邪实为ALI的两大证候,正虚以脾两虚、气阴两虚为主,邪实以热毒、痰浊、瘀血为主。病变早期可能以邪实为主,病情演变后转为虚实夹杂,病危时表现为正脱邪退。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证候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部闭合实质损伤的 X线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胸部闭合实质损伤的患者 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X线片及 CT扫面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患者的创伤湿挫伤,气胸的检出率。结果: X线创伤湿的检出率为 68%,挫伤的检出率为 77.78%气胸的检出率为 72.73%; CT扫描创伤湿的检出率为 96%,挫伤的检出率为 94.44%,气胸的检出率为 95.45%; CT扫面结果中创伤湿挫伤,气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 线片临床操作简单,对胸廓全貌、肋骨骨折方面检查结果较好, CT 扫描对实质病变的检出更具优势,临床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检查方式,以确诊患者的病情,为治疗做出判断为采用依据。

  • 标签: 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 X线 CT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吸入损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10例吸入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面性急救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无任何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5.69±1.42d。结论对吸入损伤患者实施全面性急救护理,并关注到组织急救和控制院感,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安全

  • 标签: 吸入性肺损伤 护理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部闭合实质损伤的 X线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胸部闭合实质损伤的患者 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X线片及 CT扫面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患者的创伤湿挫伤,气胸的检出率。结果: X线创伤湿的检出率为 68%,挫伤的检出率为 77.78%气胸的检出率为 72.73%; CT扫描创伤湿的检出率为 96%,挫伤的检出率为 94.44%,气胸的检出率为 95.45%; CT扫面结果中创伤湿挫伤,气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 线片临床操作简单,对胸廓全貌、肋骨骨折方面检查结果较好, CT 扫描对实质病变的检出更具优势,临床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检查方式,以确诊患者的病情,为治疗做出判断为采用依据。

  • 标签: 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 X线 CT 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误吸所致的损伤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急性吸人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稳定的模型基础。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实验组(LPS组),每组24只。利用喉镜暴露声门,实验组大鼠气管内滴注Lipopolysaccharide(LPS)1mL/kg(0.5mg/mL)制模,NS组大鼠气管内滴注1mL/kg生理盐水。注药后1h、6h、12h、24h为观察时间点,每时间点各取材大鼠6只,行动脉血气分析、组织湿/于重比(W/D)分析,以及光镜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LPS组表现为持续低氧血症,各时间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W/D比值和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升高,与N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LPS组见间质渗出、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红细胞外渗等,达到ALI诊断标准。1mL/kg的LPS作为致炎剂.采用喉镜暴露声门滴注可成功建立大鼠吸入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吸入损伤的病变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 标签: 吸入性肺损伤 炎症 脂多糖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