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学校之间的分层越来越清晰。从培养人才的类型来说,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存在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一般认为,以教育部所属的70多所高校为主的全国重点本科院校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地方所属的600多所本科院校承担着大众化教育的任务。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每个省有3~5所重点院校,全国约有i00所地方重点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部属学校。地方重点高校在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同时要不要以及能否培养精英人才?这是地方重点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涉及地方重点高校的定位和特色发展。

  • 标签: 重点高校 精英教育 培养 大众化教育阶段 地方本科院校 精英人才
  • 简介:运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北京重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京重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高于女教师;3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普遍比较高;不同教龄的体育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成面上差异显著:每周上课在12~16学时的教师倦怠更为严重。

  • 标签: 北京重点高校 公体教师 职业倦怠
  • 简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公问题迅速成为社会焦点。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与基础教育、高校招生考试、高校招生录取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学生输在了竞争重点高校的“起跑线”上,体现程序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在报考、施考、命题等环节渗含着“歧视”农村考生的因素,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生源属地化倾向也更加有利于城市考生。

  • 标签: 重点高校 入学机会 城乡
  • 简介:大学生就业困难一直是近年来民生工程关注的热点,把握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就业期望,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和择业过程,及时融入对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 标签: 就业期望 择业准备 问题 建议
  • 简介:重点高校异地办学活动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体制改革的自发探索,其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即创生型异地办学模式、分割型异地办学模式和延伸型异地办学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 标签: 重点高校 异地办学 模式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从政府到民间均强烈期盼国内能产生一批世界顶尖高校,参与国际高端竞争。三十余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国内高校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的步伐开始加快,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名校相比仍然存在显著差距。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ARWU)为例,对我国上榜的重点高校在学术表现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同美国、日本高校进行对比,找出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校早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重点高校 国际竞争力 学术排行
  • 简介:在当今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办学特色的有无、高下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实力和声誉,乃至于生存和发展。文章对地方性非重点高校办学特色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就建设这种办学特色的途径提出了若干意见。

  • 标签: 地方性非重点高校 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 中国
  • 简介:以2017年5月更新的ESI数据库为依据,对河北省7所高校入围ESI全球前1%的10个学科发展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高校ESI学科数量较少、领域分布较窄、学科水平较低、学科潜力较弱。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快河北省高校ESI学科发展的对策:加强对ESI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研究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整合资源打造学科高峰、建立学科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

  • 标签: “双一流”建设 ESI学科 一流学科 河北省
  • 简介:重点高校占全国高校的大部分,英语学习动机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的复杂的难以把握的动态系统,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强化非重点院校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它是关系到学生成才和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和基础环节。工具型动机是高校学生学习外语的最基本的动机,反复研究工具型动机,必定大有裨益。

  • 标签: 英语学习 工具型动机 强化
  • 简介: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0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将从三个方面,努力完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的目标。袁贵仁说,这三大举措包括:第一,扩大增量,继续实施好专项计划,扩大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数量,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上重点高等学校;

  • 标签: 教育部部长 贫困地区 农村学生 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 记者采访
  • 简介: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部署,教育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政策,形成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据初步统计,2017年三个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较2016年增加8500人,增长9.3%。

  • 标签: 农村学生 重点高校 贫困地区 《政府工作报告》 招生规模 招生政策
  • 简介:自2012年以来,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经连续实施三年。2014年9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继续实施这一项目,并提出到2017年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的政策目标。专项计划实施三年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重点高校的农村在校生比例,但深入反思这一政策,显然这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难以长效地提高贫困地区学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长效机制,还在于统筹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提高高中教育水平,转变农村学子成才观念,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多元发展,促进农村学子接受各级各类的优质高等教育等。

  • 标签: 重点高校 贫困地区 定向招生 政策反思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政府高层到普通民众均强烈期盼我国能产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以匹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地位。近十余年我国在经济上实现GDP"超日赶美"的同时,我国重点高校也在不断缩小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为例,近年来,我国上榜高校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在显著提升,我国重点高校呈现出群体性崛起的良好势头,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本文根据ARWU主要对我国上榜高校进行了质量考察和优劣分析。

  • 标签: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中国高校 群体性崛起 学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