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医学很难适应数据爆炸式增长的节奏。循证医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医学和传统医学教育的,特别是对于医学研究教育。本文系统地较了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传统医学教育和循证医学教育的不同,并从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说明了循证医学医学研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医学研究应用循证医学的现状和在循证临床实践中的闲难与障碍,为进一步开展循证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春、秋季四川大学选修《循证医学》的365名1、2年级医学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65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前约半数学生通常每月阅读专业文献1~5篇;56.0%的学生能在自己的临床决策中应用文献结果;57.3%的学生使用电子文献数据库;61.4%的学生不能较容易的获得相关的临床指南;68.5%学生没有在临床决策中使用相关指南。循证临床实践的主要困难依次为:文献检索策略难掌握;对循证医学了解不够;无法获得免费全文资源;受经验影响,执行上级医师的决策;证据质量不确定;花费时间较多。结论循证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教学已开始从宣传普及向技能获取阶段转化。

  • 标签: 研究生 循证医学 问卷调查
  • 简介:循证医学(EBM)是一种将医学研究、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相结合,依据证据来制定临床决策的方法学。将其引入临床医学实践,可以帮助患者得到合适的治疗,帮助医生提高临床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将其引入中医研究,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促进中医走向世界;将其引人中医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标签: 循证医学 研究生 中医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学生、院校、导师及社会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推动医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学生应潜心研究优质科研文献、踊跃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院校应革新培养管理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体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导师应树立科研创新榜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责任、组建优质导师团队;最后还需强化社会、院校联合育人功能,落实"产教融合"。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改革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研究对循证医学认知态度和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的主要障碍,为进一步开展循证实践和循证医学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8年兰州大学选修循证医学的1137名医学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从2004级到2007级,医学研究通过课堂和学术讲座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人数,认为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科研、提高业务水平和为患者服务的人数,愿意参加循证医学的相关培训和继续学习、关注循证医学、认为循证医学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人数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障碍主要集中在对循证医学的认识不够、如何检索和评价证据、缺乏循证治病有效或有参考价值的病例和查到有效证据难以应用于临床实际问题等。结论循证医学教学已开始从普及推广学习阶段向应用提高研究阶段转化,循证医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循证实践的培训。

  • 标签: 研究生 循证医学 认知态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较强动手能力、良好科研思维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研究。本文从培养制度、学习途径、社会环境、实验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医学研究实验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设置、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实验室科研资源的管理等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研究实验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研究,实现当今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 标签: 医学 研究生教育 实验能力 提高
  • 简介: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构成了我国医学的一体两翼。在"西风"盛行的今天,西医学医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中医药的继承及发展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振兴中医药事业,提高学术水平,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 标签: 中医学 研究生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浅析医学研究现行的奖助学金体系,分析研究奖助体制对高校研究招生的影响,思考如何完善奖助体系构建,发现医学研究奖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建立多途径、多元化、长效化的奖助体系。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奖助体制 多元化
  • 简介:[摘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高校研究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医学研究的培养工作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学科的情况,重点提出医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关键词]医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要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研究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生命科学是21纪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研究的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 标签: 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研究生 培养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碎片化学习现状,探讨碎片化学习在医学研究学习中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9年5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级14个专业的293名医学研究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医学专业碎片化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9.5%(233/293)的研究存在碎片化的学习行为;65.9%(193/293)的研究认为碎片化学习对其专业学习利大于弊;59.7%(175/293)的研究表示碎片化学习在学习方面提供的帮助有限。医学研究认为碎片化学习在医学专业学习中具备的前3位优势是:碎片化学习有效利用了碎片时间[83.3%(244/293)];学习资源丰富[59.7%(175/293)];知识新颖,时效性强[50.5%(148/293)]。碎片化学习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3位的是:知识掌握不牢固[68.3%(200/293)];学习内容不系统[63.1%(185/293)];时间被分割,难以集中注意力[46.8%(137/293)]。结论医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碎片化的学习行为,但其碎片化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碎片化学习具有提高时间利用率、学习资源丰富、知识新颖的优势,但是研究的碎片化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均有待提高。

  • 标签: 碎片化学习 专业学习 医学研究生 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文化的高速发展,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热门课题。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提出与发展,使医学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个体化医疗、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向精准医学快速迈进,与此同时,也对医学研究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医学研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此,在精准医学环境下对医学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显得更为重要,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不仅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也能极大提升我国的医学科研水平,同样是未来医学研究个体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精准医学 医学研究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医学科研是医学研究求学阶段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而高质量的科研活动离不开医学统计学这门工具学科。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前提是掌握必要的数理统计知识、熟悉学科框架和基本概念。研究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顺序去分析和选择统计学方法,并能够正确解读统计学结果。本文对医学研究学习和应用统计学提供了指导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其统计学水平。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医学统计学 学习 策略
  • 简介:摘要研究教育的精髓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医学研究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匮乏。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受到教育模式、生源质量、导师队伍、培养条件、学术风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医学研究创新能力的表现入手,分析制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主要因素,并进一步从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导师队伍、改善培养条件和营造学术氛围等方面阐述培养医学研究创新能力的对策。

  • 标签: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导师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不同模型的领导力量表对研究新生的领导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0~2021级209名研究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情绪智力领导力量表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研究新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情绪智力领导力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评分分别为(275.11±29.03)分、(102.18±14.5)分和、(129.12±18.02)分,得分率分别为80.9%、85.2%和86.1%。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的自我认知、以理相争和改变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54±0.44)分、(3.86±0.41)分和(3.56±0.40)分,而该量表其他维度及其他2个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大于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评分受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和情绪智力领导力评分的共同影响(F=685.65、P<0.001、R2=0.87)。结论医学研究新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得分率较情绪智力领导力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低。领导力实践受个人责任感和情绪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对领导力的培养应当着力塑造学生的个体、团体和社会价值,同时注重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

  • 标签: 领导力 医学研究生新生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研究培养是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研究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研究培养的质量,是摆在研究管理部门和导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