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静脉(AVMs)的诊断及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E)对其治疗价值的评估、监测研究.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例医源性AVM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子宫形态及病灶区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和频谱特点,测定收缩期峰值速率(PSV)和阻力指数(RI),分析其经血管造影确诊的医源性AVMs的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及UAE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8例患者在血管造影及UAE治疗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为子宫AVMs,其主要声像特征为宫壁均见单发类圆形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无回声区内有丰富混叠血流信号充填;CDFI频谱显示,低阻高速血流,静脉血流动脉化频谱.所有患者在UAE治疗后2d内出血停止.对其随访7~42个月(平均为27个月)的结果显示,均未复发出血,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异常声像.本组2例患者治疗后正常受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AVMs的诊断及UAE对其治疗价值的评估监测有重要价值.UAE治疗医源性AVMs的近、中期效果好,治疗后仍可能生育,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状十分常见,但是却没有给予有效的重视。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牵涉到多个学科与专业,如妇产科、生殖医学、计划生育等。事实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源性内膜异位症也占有重要位置,是其分类的一种;然而,国内外的诊疗规范尚未提及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内容。为此,本文选择研究医源性内膜异位症,希望其可以被临床医生列入子宫内膜异位症分类之中,从而更好的治疗医源性内膜异位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医源性子宫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2000-2009年我院收治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病例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采取单纯药物治疗1例,余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相吻合。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医源性内膜异位症采取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为辅助选择。严格手术操作,减少医源性种植是预防的首要因素。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顺产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对腹壁切口,会阴切口宫内膜异位症18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随防2-5年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一次性治愈,1例患者服药巩固随防,1年内未复发,效果满意。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切口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医源性内膜异位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镜下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与临床诊断相符。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并加强对腹壁切口的保护,减少医源性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失调性子出血系指排除全身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而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性子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官出血,其中约85%病例属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多发于青春期和绝经期妇女,但也可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中医据其临床表现而将其归属于"崩漏"、"月经过多","经水淋漓不尽"、"经水不调"等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为虚、热、瘀三端,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中医证治规律综述于下。

  • 标签: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 辩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获得性子静脉畸形(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影像学诊断为UAVM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孕产次等;辅助检查情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B超、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病灶直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治疗方案及术后病理特点等。结果16例患者中hCG阴性10例,阳性6例。两者第1次异常出血时间分别为(43.4±36.4)d与(16.0±9.0)d;再住院时间为(63.3±54.4)d与(48.3±54.0)d;其中6例大量出血患者均为hCG阴性。16例患者超声均提示宫腔见血流丰富的混合回声光团,行磁共振检查14例也提示宫腔内或宫壁异常信号;6例DSA检查可见团块状染色,静脉提前显影,2例可见造影剂外溢,5例CTA结论与DSA相符。治疗中行子宫动脉栓塞5例,其中2例为大出血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3例为预防性栓塞。4例在栓塞后行宫腔镜,1例因宫腔内无明显组织物行球囊压迫止血。未行子宫动脉栓塞者实施宫腔镜手术10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未刮宫1例。经手术治疗的15例中14例病理学可见退变滋养细胞或绒毛组织。随访中1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术后主诉月经减少,超声考虑宫腔粘连可能。结论妊娠终止后应加强影像学检查,警惕UAVM的发生,一旦诊断应尽早开始医疗干预以减少出血。妊娠相关UAVM尚无标准化治疗,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情况、病灶位置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 标签: 子宫动静脉畸形 妊娠组织物残留 子宫出血 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河南省息县妇幼保健院河南息县464300)中图分类号R1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07-02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所致的功能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功能性子出血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的结果为有30例患者的子宫出血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75.0%。出血量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的占8.5%;服药后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有一定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功能性子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功能性子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58例患者中治愈3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对功能性子出血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止血时间,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27岁。第1胎,孕39周,于1996年10月8日7时10分在家内由接生婆接生,产1男婴。胎儿娩出后,胎盘滞留1小时余,经接压宫底,牵引脐带,娩出胎盘。随之产妇腹痛剧烈,阴道大量出血,胎盘娩出10min后休克。经输液处理,于8:30分入我院。体检:体温35℃,血压、脉搏测不出,心率32次/分,呼吸7次/分,不规则。腹部未触及宫底,

  • 标签: 急性子宫内翻 分娩期 并发症 手术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