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浦东部分医疗急救中心按照机场集团实行的“一市两场,两位一体”的模式管理方法,分为虹桥分部和浦东分部两所医疗机构,实行桥式管理方式,达到人员、物质共享。争取效益取大化的目的。医疗急救中心配备了足够的人员、设备、房屋,具备了诊断、治疗、留验、隔离、健康体检及院前急救的功能。

  • 标签: 上海机场 医疗急救中心 浦东分部 医疗急救 技术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款户外智能急救担架,鉴于户外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此款担架使用简单、救援高效。方法根据目前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急救担架进行归纳、分类,并且进行优缺点比较,针对户外的随机地貌的特点,基于人体力学及机械工程学,通过科学的改进常用担架用于户外急救伤患和运送伤员,增加急救效率,为及时挽救伤患的生命做出最有力的保障。急救担架的主体使用轻便、柔韧度好的碳纤维材料,担架面使用柔软钢丝及化学纤维混织而成,具有高承载力及抗震性能,担架把手使用耐磨柔软弹性塑料增加摩擦力及把握舒适度从而提高运送稳定;根据伤员的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伤害,设计了可调节担架倾斜角度,并可在运送过程中迅速调节,从而适应各类复杂户外地面,极大的降低了伤员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结论此款新型担架可有效应对户外复杂地貌,极大的提高了救援效率,操作简单,对户外急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救担架 主体材料 支撑面料 适应复杂地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2年元旦至2003年8月,我中心已成功利用民用直升机开展急救转运重伤病员8例。其中外伤5例,烧伤2例,急性脑出血1例。我中心早在此项业务实施初期就已对医疗舱中的急救设备的配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选配标准,并形象地将按标准配置后的医疗舱称之为空中重症监护室(AICU)。

  • 标签: 急救医疗设备 急救转运 伤病员 重症监护室 烧伤 急性脑出血
  • 简介:社区医疗急救护理是急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树立社区急救护理意识,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百姓,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社区急救护理水平,针对各种急症、重症以及突发性灾难事故,就能临危不乱地帮助病患,进行现场抢救、护理、转运,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以及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标签: 社区 急救护理 体会
  • 简介:广州港南沙港区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隶属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急救中心配备了能满足业务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医疗设备,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为港区内工作人员、出入境船员提供医疗急救医疗

  • 标签: 急救中心 南沙港区 医疗急救 工作人员 广州港 医疗救护
  • 简介:目的:分析急救医疗设备的风险类型,为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方法:从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具体方法。结果:急救医疗设备具有高风险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论: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和风险管控,为正常和应急情况下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救 医疗设备 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和预防院前急救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的全方位管理,通过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业务水平,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结果开展人性化服务以来,未出现一例医疗纠纷,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 防范 医疗事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7月21日,全市医疗急救工作会议召开。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守玉,副局长任怡春出席会议。各区(市)卫生局分管局长、医政科长,枣庄矿业集团生活卫生中心主任,二级以上医院院长、分管院长,市直医疗单位主要领导、医务科长、急诊科主任,市急救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市直医疗单位 急救工作 二级以上医院 急救指挥中心 市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
  • 简介:摘要对急救护理工作中的预检、处置、留观、院前、院内抢救等各环节中易引发的医疗纠纷因素进行剖析寻找对策。阐明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用法律规范自已行为,强化法律意识,对维护病人、医院、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急救 护理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救医疗小组(MET)的实施情况,了解呼叫MET的时间、科室、疾病、原因等特点,为改进MET的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经MET治疗的呼叫记录。记录呼叫MET的季度、时间,MET救治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科室、入院诊断、呼叫原因,以及MET到达后的现场操作和结局等信息。结果2015至2018年4年间共呼叫MET 846次,第一、第三季度呼叫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28.0%(237/846)和26.5%(224/846);呼叫时间主要集中在日间08:00 —19:59,占72.2%(611/846)。在MET救治的患者中,男性占64.3%(544/846),多于女性的35.7%(302/846);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且随年龄增长MET救治比例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80~89岁人群,占51.5%(436/846)。呼叫MET的科室主要为内科〔80.5%(681/846)〕、外科〔18.8%(159/846)〕和妇产科〔0.7%(6/846)〕;入院诊断前3位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31.6%(267/846)〕、神经系统疾病〔20.8%(176/846)〕和循环系统疾病〔9.9%(84/846)〕。呼叫MET原因分析显示,在生命体征异常记录中,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异常比例最高〔27.8%(235/846)〕。经MET抢救后,7.3%(62/846)的患者当场死亡,48.7%(412/846)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治疗,另有41.9%(354/846)的患者留在本科继续观察。结论2015至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MET启动情况在各年间相对稳定,多集中在第一、第三季度日间08:00 —19:59;MET救治患者多为80~89岁男性,以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SpO2异常出现最多。在之后MET的实施中可根据以上特点在管理上加以侧重。

  • 标签: 急救医疗小组 早期预警 呼叫 实施情况
  • 简介:日前,青岛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妇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健康杯”非公立医疗机构急救技能大赛在青岛市急救中心落幕。青岛市重视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技能的提高,在今年技能大赛中创新思路,专门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设立专场,并把它们业务较为薄弱的急救技能作为比赛项目。比赛获得积极响应,来自全市22家民营医疗单位的8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 标签: 民营医疗机构 急救技能 青岛市 比赛 非公立医疗机构 首创
  • 简介:摘要: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建立起一种组织严密、行动迅速,并能实施有效救治的医疗系统。该系统达到预测可提出有效的医疗预防效果并在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时实行最优化资源配置。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急诊方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具体的急救中,依旧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主要是医院自身的一些问题和患者等一些外部的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医疗急救的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提高。

  • 标签: 医疗急救 问题 提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医疗体系当中,医疗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同时也是推进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篇文章以急救设备利用率,操作风险,耗材成本,电池寿命和人员素质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目前基层医疗单位急救设备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基层急救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急救设备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