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音律及其作用音律是乐音音高体系以及乐音音高运动的审美数理规范。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音律以其绝对精确与相对自由的对立统一,数理结构与审美功能的对立统一,制约着人们音乐思维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一切优秀音乐作品的始终。音律随着人类音乐审美需要的发展而发展,

  • 标签: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审美需要 审美功能 音分 音律
  • 简介:十二平均由五度而派生,其原则既是八度内各音等程,又是对一种既有音阶的近似调整,实质是对于最简整数比和谐性原理的基本或近似认同,使用十二平均、五十三声平均以外的“平均”音乐作品当属于不和谐音乐。

  • 标签: 五度相生与音列封闭 十二平均律 五度律十二声音阶的近似调整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十二平均和五度相生作为西方的“乐制之祖”,在生方法,生原理等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同时又各有其特点。本文从新的视角将两种制进行对比, 突破了以前相关论文将对比束缚在对制本身进行对比的范围,以期加深人们对两种制的认识和对西方音乐文化迅速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理解。

  • 标签:
  • 简介:本文基于心理、理论、实践三者不同音高概念,从心理、理论、实践三种制1理念出发,利用GMAS2音乐分析系统软件,对苏北唢呐班的主奏乐器“唢呐”进行测音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制”经历了“模糊制”到“近十二平均”的变迁。变迁主要原因:1.“近均孔”唢呐的淡出与“非均孔”唢呐的淡入;2.传统曲牌的渐失与流行歌曲的涌现;3.西洋乐器、电声设备的冲击与艺人专业学习的推动。

  • 标签: 苏北民间唢呐 实践律制 变迁 模糊律制 近十二平均律
  • 简介:转调的条件是共同音,在乐理上主要是指共同的调式自然音,而在制上则应该包括所有升降音,并且要严格等高。纯律自然音阶有204音分的大全音,182音分的小全音和112音分的大半音,这样三种互相不能换算的计算单位,各调之间极少共同音,调关系的复杂,转调之不便登峰造极。五度相生自然音阶有204音分的大全音和90音分的小

  • 标签: 自由转调 非平均律 音分 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 纯律
  • 简介:摘要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人们尊称巴赫为“德国音乐之父”。

  • 标签: 巴赫 平均律 BWV861
  • 简介:<正>中国音乐十二的原始状态不是曾候乙编钟的纯律和五度相生,而是从同一根管子上用开管和闭管的方式吹出的谐音列中选出某些谐音合成的。这也是中国古老的音乐乐律史中一直把音律分为阳声(阳)和阴声(阴)这一奇特现象的渊源所在。

  • 标签: 最初状态 十二律 五度相生律 曾候乙编钟 中国音乐 奇特现象
  • 简介:《周礼·春官·笙师》载:“笙师掌教吹竽、笙、埙、龠、箫、篪、笛、管,舂牍、应、雅,以教械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①笙师既是众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乐员的教师,也是领导众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参加祭祀、飨射、燕乐演奏的官员。笙师只有精通乐律,乐艺超人,才堪当此技术性很强的职务。

  • 标签: 中国传统 实践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技术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巴赫以及其代表作品《平均钢琴曲集》的基本介绍,使广大读者在对该作品有初步了解的基本前提下,进一步的对作品的曲式以及音乐风格展开分析,为读者能够在准确领悟巴赫在世俗与宗教风格之间运用自如的键盘音乐魅力做出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 标签: 巴赫 平均律钢琴曲集 键盘音乐魅力 探究
  • 简介:提到复调音乐就会想到巴赫,而在巴赫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耳熟能详的当属《平均钢琴曲集》,堪称绝对经典。关于这部曲集的研究文献可谓众多,但关于其意义却少有专门探讨。从这个角度认真思考、梳理和归纳,从思维方式、制、音乐表现手段、音乐表现内容、教学与研究、体裁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更确切、更进一步理解巴赫的写作意图,理解巴赫的音乐,更深入地认识其对复调音乐发展的意义。

  • 标签: 巴赫 平均律 复调音乐
  • 简介:马王堆“竽”出土后,有关研究工作迄今并无明确结论。特别是这一组管的长度在数据上存在次序错杂的情况尚无合理的解释,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下列的不同看法:一、这套竽是明器,只有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它的数据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是大多数考古工作者的看法。二、在正确解决“管”的管口校正问题以前,实用的管标准点所提供出的数据亦无任何科学意义。有关的代表性论点,见于杨荫浏先生的《管辩讹》(《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三、肯定马王堆竽是实用的“管”者,对管径问题、开管吹奏法与闭管吹奏法方面亦有不同解释。有关代表性的见解如已故的潘怀素先生则按开管发音的原理来作解释,以为竽属于纯律的制(略见<音乐论丛>1980年第三辑曲澄文)。竽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弦与管不同途径以及管计算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涉及有关历史阶段的音乐生活与乐器、乐律史的考察问题,这是难于仅据数字的逻辑推理关系能够作出正确结论的。本刊与《人民音乐》编辑部近年来陆续收到的一些有关稿件一般均未能对于上述各方面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答或深入一步的推进。为了反映现有研究情况,谨摘出来稿中的一篇,以学术情报参考材料的形式录载如下:

  • 标签: 象征性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十二律 律管 三分损益法 吹奏法
  • 简介:十二旋宫方向来源于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掌控,涉及两种天文星象旋法的节气物候法令于学的表达。律法计量权衡周天数度,历法揆天象考时于民事,律法的旋宫体系与星历运行的轨迹相互印证。星辰的运行规则有左翅右翅之分,学中的双旋现象同样也是共生共体、顺逆相合的关系。十二的先益后损、蕤宾上生法表达了单阳双阴(以冬夏递进时差)、月建合月将的阴阳六支相合的小阴阳理论,即“日月合朔”;先损后益、蕤宾重上法表达了东阳西阴(以春秋二分时气)、阴阳二气易主的大阴阳理论,即“乾坤唱和”。这两种生模式对左旋、右旋的取舍在于依据的授时历法不同。

  • 标签: 阴阳合历 律历合一 蕤宾重上 日月合朔
  • 简介:与琴崔宪钟,作为学的一个范畴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常指代用“三分损益法”产生的五度相生。如汉平帝时有“徽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小学、《史篇》、方术、《本草》……” ̄①。其中的“钟”,就是这样的意思。钟,有时也指管;...

  • 标签: 纯律 三分律 复合律制 钟律 黄翔鹏 曾侯乙编钟
  • 简介: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即: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不一定相等.题1汽车在长lOO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OO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标签: 平均速度 运动过程 平均值 公路 汽车
  • 简介:放学的路上,小明和几个同学争论他们遇到的一道数学题:某人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20千米。问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王飞说道:“这道题太容易了。这个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不就是每小时(30+20)÷2=25千米吗?”好几个同学也都附和说:“对,平均速度就是每小时25千米,这没有什么可争的。”

  • 标签: 平均速度 速度平均 摩托车 数学题 同学
  • 简介:平均分”是把一个数或一些物体等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得到的同样多。例如把8本《数学童话》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4本书,这个“4本”是每个小朋友实际分得的书的本数。

  • 标签: 平均分 平均数 小朋友 个数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