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舒芬太尼作为新的阿片类药物,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应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消除半衰期较短、但其镇痛持续时间却较长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分析并试验它在30分钟到2小时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一达到平稳的手术,并让患者平稳舒适的复苏。在实验中对比统计了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循环稳定性和复苏期间患者状态。结果舒芬太尼实验组循环表现稳定,复苏舒适平稳。组证实舒芬太尼一就可以基本达到手术期间的循环稳定以及平稳复苏。

  • 标签: 舒芬太尼 单次给药 妇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一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灌服1.35ml/kg的吴茱萸挥发油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后6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挥发油可在给8-72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莱萸挥发油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灌服吴茱萸挥发油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 标签: 吴茱萸 挥发油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 简介: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分别于后4h、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4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24h;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6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醇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2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48h;2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何首乌水提组分剂量在(5.5~30.75)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8.5~24.5)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何首乌 不同组分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及柴芩清宁胶囊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在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片组、复方氨酚烷胺片组、美扑伪麻片组、柴芩清宁胶囊组,各给组根据后取血时间随机分为后1、2、4、8、12、24、48、72、96h9个亚组,3种西药药剂量均为425.98mg/kg(以对乙酰氨基酚水平换算),柴芩清宁胶囊药剂量为3680.50mg/kg;在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3种西药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66.24、425.98、681.57mg/kg,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437.70、2300.31、3680.50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于后12h取血.后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在相应时间点取血及脏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计算肝脏、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柴芩清宁胶囊1437.70~3680.50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水平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ig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425.98mg/kg后,随后时间延长,小鼠出现怠动、毛色不华等毒性症状,12h最为明显,24~72h消失;血清ALT、AST和ALP水平不同程度增力加,均在给后12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分别约达72、24和24h;肝脏、脾脏、胸腺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ig3种西药266.24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3种西药425.98和681.57mg/kg剂量组血清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相关性;681.57mg/kg剂量可导致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升高,脾脏、胸腺脏�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晚期肺腺癌治疗中靶向治疗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有34例,设置为A组,应用培美曲塞化疗的有31例,设置为B组。比较两组总生存期限、疗效以及副作用。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副作用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 标签: 单药靶向治疗 单药化疗 晚期肺腺癌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评估单口服新型催醒莫达芬尼片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选择30名18岁~50岁健康成人,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50、100、200、300、400mg组,每组6名受试者.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严密观察并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同时,观察药物对受试者睡眠的影响.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条件均衡,具较好可比性.后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实验室检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各剂量组受试者在给后,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减少现象.试验中,未见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仅发现三例轻度一过性不良反应,其中200mg组一例,表现为GPT升高,400mg组二例,表现为体温升高.结论3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口服莫达芬尼片,最大剂量至40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 标签: 莫达芬尼 耐受性 健康志愿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疗和靶向药物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每60人。化疗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培美曲塞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从开始治疗后的总生存期以及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患者经过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达到81.7%,明显高于化疗组的55%;同时,靶向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是要显著高于化疗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靶向治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化疗组为36.7%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对晚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比化疗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更能够减少、减轻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未来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晚期高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究肌松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选取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组(A组)和琥珀酰胆碱组(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停用肌松,全程仅用得普利麻、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电脑双频指数(BIS)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肌松恢复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气道压、拔管时间、残余肌松发生率、拔管时间及外科麻醉评分。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肌肉阻滞药 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泻俗称拉肚子,这是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的症状,因为很常见,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说,拉肚子了往往会自己找解决。的确,有些腹泻可以自己处理,但经常出现用药失灵的情况,关键就是没有弄清楚,自己究竟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

  • 标签: 拉肚子 非感染性腹泻 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