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危重患儿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例危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相当。护理后,护理后观察组的分离焦虑率为13(12.62%),控制感丧失率为9(2.91%),疼痛反应率为21(20.3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离焦虑率31(3.10%),控制感丧失率23(22.33%),疼痛反应率57(55.3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患儿心理特征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心理行为,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危重哮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危重哮喘进行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等,在治疗方面,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结果所有患者均正确诊断,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后续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因突发支气管痉挛抢救失败导致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治愈率达到98.61%。结论针对危重哮喘患者,可通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并合理进行后续治疗,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治愈。

  • 标签: 危重症哮喘 吸氧 糖皮质激素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RRT救治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内的40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和护理疗效。结果经CRRT治疗和精细的临床护理后,40例患者中26例痊愈转科或者出院,占65.0%;8例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逐渐下降并维持正常,占20.0%;6例因脏器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占15.0%。结论良好的护理对保障CRRT救治工作顺利进行,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危重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危重哮喘进行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等,在治疗方面,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结果所有患者均正确诊断,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后续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因突发支气管痉挛抢救失败导致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治愈率达到98.61%。结论针对危重哮喘患者,可通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并合理进行后续治疗,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治愈。

  • 标签: 危重症哮喘 吸氧 糖皮质激素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相应护理以及与医生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48名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每位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并进行紧急手术救治,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挤压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47名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争取时间做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护士与医师、病患及其家属与护士和医师之间的配合程度都非常重要,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做好快速扩容;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严密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对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与手术医师精准的配合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这些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急诊手术 护理 治疗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对ICU危重患者实施不同心理护理后,转科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人员要针对ICU危重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反应,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 标签: ICU 危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模式。方法分析从急诊科转运到相关科室(病房或辅助检查的科室)急危重患者492例,其中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取传统的转运方式255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取改进转运方式23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科室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意外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科室不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化改良后的转运模式有助于提高急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儿9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儿96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评估,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不规范护理、操作不当、意外事件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患儿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风险评估 危重症 患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危重患儿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护理体会,寻求提高该项技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危重患儿进行总结。结果血液净化过程顺利,血液净化后较净化前症状减轻,肾功能改善或毒物血药质量浓度明显下降。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作为一种新技术,为重症患儿的救治提供非常重要的及患儿赖以生存的内稳态平衡,成为危重患儿的重要支持疗法,是一种应用安全可靠、疗效迅速、临床效果好的支持疗法。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直肠给药在治疗内科急危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100例内科急危重患者,对他们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有56例痊愈,42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在内科急危重患者中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直肠给药 内科急危重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