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压迫脊髓疾患(表1)多种多样,对许多病例而言,如果未完全排除压迫性疾病就不能做此诊断。起病急与不急对鉴别诊断没有帮助,因为急性起病可以是脊髓血管性疾病的特征,也常见于急性横贯脊髓病。起病时出现的神经根痛症状可能提示压迫性病变,但类似的情况也可见于病毒性横贯脊髓炎。几乎所有的病例都需要通过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压迫性疾病。

  • 标签: 压迫性 疾患 脊髓血管性疾病 横贯性脊髓病 横贯性脊髓炎 影像学检查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很常见,尤其是腓总神经由于其解剖位置表浅、固定,临床上多见于膝部损伤.也较多见于帽窝内肿物压迫和体位不当压迫所致。本文探讨的是由于体位不当所致的胙总神经损伤.又称自体压迫胙总神经损伤。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7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压迫 自体 体位不当 腓总神经损伤 常见 膝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压迫脊髓病的针对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收治的 58例压迫脊髓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 55.2%( 16/29),治疗总有效率为 89.7%( 26/29),护理满意度为 93.1%( 27/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 37.9%( 11/29),治疗总有效率为 72.4%( 21/29),护理满意度为 75.9%( 22/29)。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压迫脊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性脊髓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迫脊髓病的针对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压迫脊髓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5.2%(16/29),治疗总有效率为89.7%(26/29),护理满意度为93.1%(27/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37.9%(11/29),治疗总有效率为72.4%(21/29),护理满意度为75.9%(22/29)。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压迫脊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性脊髓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非压迫排泄尿路造影技术价值。方法83例病人行DR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技术;造影前做好常规准备,前一日禁食易产气食物,造影前一日晚口服泻药,于检查前将粪便排泄干净,肠道准备为优良;易引起肾功能损害,为了提高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价值,经肘静脉注射CompoundMeglumineDiatrizoateLnjection40ml、76%+GlucoseInjection10gX40ml、50%禁忌证、糖尿病禁用;以3min注射完毕,随后3min~5min拍摄第1张,10min~15min拍摄第2张、20min~30min拍摄腹部平片,如诊断需要时,可随时摄片,也可根据肾脏排泄功能摄片图像延迟或更长时间再摄片,如果一侧和双侧肾脏不显影可延迟至2小时。结果回顾分析83例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技术经病理或临床证实。评估图像质量及病变位置,能整体直观、全面、清晰地显示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肾盂、肾盏形态清晰,肾盏杯口锐利,输尿管、膀胱诊断价值高;因其简便易行。1例重度肾盂积水一侧肾脏造影显示失败;3例肾脏功能排泄对比剂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密度显影淡薄。结论常规的排泄静脉造影,常因腹部压迫太紧,病人难以忍受,而中断造影;若腹带压迫松弛,对比剂又容易较快地进入膀胱,使造影失败。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病人无压迫之苦,且能达到诊断要求;也对于年老体弱、腹部有包块、肾盂积水、腹主动脉瘤及手术后不久的病人,尤为适宜;对儿童也较易接受且效果良好。静脉肾盂造影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各种造影剂,亦无论其剂量多少,均应以人体的耐受能,而且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因其简便易行,肾盂、肾盏形态清晰,肾盏杯口锐利,输尿管、膀胱诊断价值高,造影剂注射速度快;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眈显影良好造影;但随着检查设备、工具以及造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有关静脉肾盂造影技术操作的改进和创新,国内外报导甚多;为此,本文就对DR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技术分析总结。

  • 标签: DR非压迫性 排泄性尿路造影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压迫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对第Ⅷ颅神经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压迫耳鸣16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例。3例伴有轻度眩晕。结果16例患者术后耳鸣完全消失,3例伴有眩晕者术后眩晕症状随之缓解。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血管压迫耳鸣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 耳鸣 血管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脊髓压迫症与脊神经根压迫症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患者出现双腿和(或)双臂无力首先要想到可能为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特别是四肢有感觉丧失和括约肌障碍的患者。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脊神经根压迫症 诊断
  • 简介:鼻出血为常见急诊,治疗以局部止血为主,常规方法为烧灼法、鼻腔填塞、血管结扎、动脉栓塞等。鼻腔填塞、血管结扎、动脉栓塞等方法对患者损伤较大,而常规烧灼法对动脉鼻出血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压迫烧灼法治疗动脉鼻出血,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动脉性鼻出血 烧灼法 治疗 压迫 鼻腔填塞 血管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首次解压时间及总时长压迫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91例,按照术后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及压迫总时长不同分为四组。首次减压时间分别设为1h和2h,压迫总时长定为4h和6h,每次减压时间定为1h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一组出血,血肿,水泡与二三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二组肿胀发生率、疼痛程度均小于三、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h开始减压,压迫时长4小时,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较轻,是合适的首次减压时间和压迫时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桡动脉压迫器(Radid Arlery compressor) 血管并发症(Complication)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尿频伴便柱变细1年余"于2010年9月入院。既往于13年前因右肾良性肿物行右肾切除术。查体:肛门指检于膝胸位1~4点处触及直肠黏膜向中间压迫,边界欠清楚,黏膜光滑,无明显触压痛,前列腺无明显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质地中等,中央沟存在,退出指套无沾血。余查体未及明显异常。

  • 标签: 输尿管 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压迫颈脊髓病压迫程度及MR表现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三年中通过认真减压治疗的颈脊髓病23例,再经过1~3年的临床随访及MR复查。采用JOA评分法进行功能评价,并对MR图像进行测量与观察。结果减压前、后椎管截面积分别为59.4mm~2和103mm~2;脊髓截面积分别为50.8mm~2和81.48mm~2;脊髓矢状径分别为5.6mm和7.79mm;JOA评分分别为6.5分和9分。以上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慢性压迫颈脊髓病通过手术减压可明显改善脊髓形态,同时改善脊髓功能。

  • 标签: 颈脊髓病 手术疗效 功能评价 MR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在遭受到持续进行压迫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TrkB受体的变化。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25只;根据造模后取材时间,各组再分为1、7、14、21、28d5亚组,每亚组5只。胸11~12椎板和硬脊膜之间置入缓膨材料(3mm×5mm,厚0.8mm)制作大鼠慢性压迫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评估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7、14、21、28d,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可观察到从脊髓受压开始,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中央管及前角区域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邻近灰质的白质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而对照组和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凋亡细胞。模型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呈强阳性,尤其是神经元部位,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且主要表达在运动类神经元中,随压迫进行,表达逐渐增强,至相对稳定;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较少。结论大鼠脊髓在受到慢性压迫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明显,BDNF、TrkB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 标签: 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 B受体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34例迷走血管压迫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男30例,女4例,左侧28例,右侧6例。平均发病年龄9.5岁。手术方法为离断肾盂成型术(Anderson—Hynes术式),术中同时将迷走血管移向肾盂后方。病理检查证实1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术后半年行IVP复查,积水缓解,症状消失。结论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肾积水发病年龄较大,腹痛明显,积水较轻。治疗上在采取离断肾盂成刮术的同时,应将迷走血管转移到肾盂输尿管交接部的后方。马蹄肾合并肾积水时迷走血管压迫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 标签: 肾迷走血管 肾盂输尿管梗阻/外科学 肾积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匹克旗下的重量级签约球员,上赛季的火箭球员、本赛季转会到湖人队的罗恩·阿泰斯特新赛季穿着匹克为他量身定做的签名鞋——阿泰斯特2代登场了。和往年一样,阿泰斯特一如既往地像野兽一样勇猛,而增添他这种精神气质的,匹克阿泰斯特2代功不可没。

  • 标签: 泰斯特 压迫 精神气质 重量级 赛季 湖人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是由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可导致脊髓不同程度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也可不同程度受累。本文旨在脊髓压迫症的临床治疗。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