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接受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纳入年龄≥6个月、完全脱位、治疗信息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4例138髋。闭合复位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后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为两者之差。术中关节造影测量复位后内侧造影池间隙(medial dye pool,MDP)及股骨头覆盖率(femoral head coverage,FHC)。MDP以占股骨头直径的百分比表示。闭合复位后以人类位石膏裤固定,2~3个月更换石膏裤,共固定2期。一期或二期石膏裤末MRI中确认股骨头获得同心圆复位即为复位成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复位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本组病例138髋中108髋(78. 3%)复位成功。单因素分析中复位是否成功与初始治疗年龄、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MDP及FHC显著相关(P<0. 05)。多因素分析中再脱位外展角度(OR=0. 792,95%CI:0. 634-0. 688,P=0. 039)及MDP(OR=0. 654,95%CI:0. 439-0. 973,P=0. 036)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判断两因素的临界值,再脱位外展角度≤30°的88髋中86髋(97. 7%)复位成功,>50°的10髋均复位失败,31°~50°的40髋中仅22髋(55. 0%)成功,但其中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均成功,而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中仅2髋(10. 0%)成功。结论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取决于复位稳定性和质量。再脱位外展角度≤30°时任何MDP、31~50°时MDP≤20%股骨头直径是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可期望通过人类位石膏裤固定获得同心圆复位。

  • 标签: 髋关节 闭合复位 关节造影 可接受的复位
  • 简介:目的探索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量化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正确性、合理性;方法根据CCMD-3诊断标准,制定量化评分表,对2~4年级1572例小学生进行两种诊断方法对照研究;结果技能评分法较学习成绩评分法分类更细,评定标准更严,结论技能评分法是一种较科学、合理的评定方法。

  • 标签: 技能发育障碍 量化诊断 诊断标准 技能评分法 学习成绩评分法 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诊断和分级的影响,以及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分别按照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标准BPD的诊断率和病死率,采用Kappa系数检验比较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231例胎龄<32周早产儿,男130例,女101例,死亡9例。按照2018 NICHD标准,BPD组97例(42.0%),Ⅰ级16例,Ⅱ级44例,Ⅲ级31例,ⅢA级6例;非BPD134例(58.0%)。BPD的整体诊断率2001 NICHD标准(112/231,48.5%)、2018 NICHD标准(97/231,42.0%)和2019 NRN标准(91/231,39.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2018 NICHD标准包括Ⅲ级+ⅢA级)诊断率,2001 NICHD标准(76/231,32.9%)高于2018 NICHD标准(37/231,16.0%)和2019 NRN标准(15/231,6.5%),2018 NICHD标准高于2019 NRN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整体病死率3种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病死率,2001 NICHD标准(3/76,3.9%)低于2018 NICHD标准(9/37,24.3%)和2019 NRN标准(3/1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对BPD整体诊断高度一致(Kappa值=0.946),阳性一致率93.8%(95%CI 85.5%~97.5%);但对BPD的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Kappa值=0.597)。结论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已不适用,重度BPD诊断率过高,因而重度BPD病死率最低;2018 NICHD标准全面、细化,2019 NRN标准简单、易实施,两种新标准对BPD的整体诊断高度一致,但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诊断标准 婴儿,早产 诊断率 一致性
  • 简介: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随着四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学学生的体质,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全国不少地区都进行过运用体育锻炼手段来提高学生体质的研究工作,但从发表的资料中看,由于多数采用少体校、体训班、校运动队的学

  • 标签: 儿童少年 生长发育 发育水平 坐高 功能指数 立定跳远
  • 简介:目的应用WHO标准评价安徽省部分寄生虫调查点感染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对6个调查县11个点的141例3~12岁感染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EPIinfo2002软件录入测量数据,软件按WHO标准自动计算BMI、H/A、W/A、W/H和这些指标的Z值及百分位数.结果以WHO标准为参考,66.67%感染儿童的BMI平均Z值低于WHO标准,且平均Z值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百分位数属于下等(<P3)分别占20.57%、8.50%和3.42%,属于上等(<P7)的比例只有1.42%、1.42%和4.26%;三项的Z值分析显示感染儿童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伴随其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 标签: 体质指数(BMI) 百分位数 Z值 儿童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在婴幼儿早期发育中,探讨了对其实施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分为两个小组,将基础保健干预施以参照组(n=34),将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施以试验组(n=34),对比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和疾病发生率。结果:调查各组婴幼儿干预后的身体发育指标显示:试验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调查各组婴幼儿干预后的疾病发生率显示:试验组婴幼儿发生疾病的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可有效提升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降低其发生疾病的概率,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影响 婴幼儿 早期发育 标准化 儿童保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通过标准化儿童保健对早期发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市分娩的60例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儿童保健,一组为实验组采取标准化儿童保健。对婴儿保健后的发育指标和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婴幼儿的发育指标中的智力发育指数(113.2±3.2)、心理运动发育指数(114.5±4.3)、体重(8.6±1.5)和身长(75.3±2.5)均优于的对照组的发育指标(101.3±4.5),(102.4±5.2),(7.2±0.7),(70.1±1.4)t=11.80,9.82,4.63,9.94,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婴幼儿的疾病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疾病发生率(26.66%),X2=4.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标准化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进行保健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发育指标提升,降低婴幼儿的疾病发生率,标准化儿童保健在临床对婴幼儿的治疗保健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婴幼儿 标准化儿童保健 早期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在本院出生的13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不干预措施,而观察组采用正确的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在定期干预之后,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结果对比两组的婴幼儿身高、体质、心理发育以及智力发育等,观察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疾病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儿童的保健干预措施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既可以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又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 婴幼儿早期发育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以100例参加本院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未进行采取常规保健干预的儿童作为对照,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早期发育情况以及患病率。结果:MDI两组婴幼儿评分接近(P>0.05),体重、身高、PDI指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 婴幼儿 发育
  • 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hip,DDH)传统诊断名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1991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统一称之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导致长期生物力学的异常而逐渐出现股骨头半脱位、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ISLOCATION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小儿骨科 发育缺陷
  • 简介:   摘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即髋关节发育不良,是骨科常见疾病,在不同年龄均有标准化治疗措施。本文将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从儿童、青年到成人的标准化解题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保髋 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0~5岁全面发育迟缓儿童138例[男103例,女35例,年龄为(2.68±1.13)岁]和89例0~5岁正常儿童[男58例,女31例,年龄为(2.56±1.19)岁]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各能区的发育商均低于正常儿童,语言能区落后最明显[(48.77±13.88)分比(92.97±6.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发育迟缓程度的不断增加,除大运动外的其他能区也表现为发育的异常。(3)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中,占比最多的是语言能区的发育迟缓[98.6%(136/138)]。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性和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均增加。(4)语言能区与其他各能区均存在正相关性(r=0.636、0.206、0.378、0.676,均P<0.05)。结论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伴有多个能区的发育迟缓,语言能区和适应性能区占比较多,而大运动发育并不一定落后。

  • 标签: 全面发育迟缓 早期干预 发育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营养支持护理对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62例早产儿。抽签法分组,观察组31例予以标准化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31例予以常规化护理。对比生长发育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和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早产儿选用标准化营养支持护理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尽快恢复早产儿的胃肠功能,而且安全效益比较高。

  • 标签: 标准化营养支持护理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并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从2020年开始试行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8例患儿,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从本科室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后患儿中选取1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实施后,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护理相关差错事故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模式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后患儿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水平,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 构建 运行
  • 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类型。我国发病率报告为0.9‰-39‰,男女发病比例为1:5-7,甚至更高。早期诊断并未普及,儿童骨科医师甚至成人骨科医师都在治疗,但治疗方法各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儿童骨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一、早期诊断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诊治 小儿矫形外科 髋关节半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诊断及分度标准对早产儿BPD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7例出生胎龄<32周、存活>14 d且诊断符合2001年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定义(简称2001标准)的中重度BPD或14日龄至校正胎龄36周前因肺实质性疾病或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早产儿,根据2018年美国NICHD的新诊断标准(简称2018标准)重新分度(Ⅰ、Ⅱ、Ⅲ及ⅢA度)。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种BPD标准分度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57例患儿中男100例,根据2001标准诊断为中度62例、重度84例、无法分度11例;根据2018标准诊断为Ⅰ度51例、Ⅱ度29例、Ⅲ度66例、ⅢA度11例。2018标准的Ⅱ度患儿总用氧时间、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持续时间均明显大于2001标准的中度BPD患儿[80(65, 95)比65(59, 77)d,52(38, 58)比30(19, 48)d,10(2, 17)比4(0, 12)d,Z=-2.995,-3.750,-2.073,P均<0.05]。2001标准中重度BPD的病死率为10.3%(15/146),2018标准BPD的病死率为16.6%(26/157);2018标准Ⅲ及ⅢA度患儿的病死率为33.8%(26/77),明显高于2001标准重度BPD的病死率[17.9%(15/84),χ2=5.357,P<0.05]。结论2001年NICHD的BPD定义及分度标准可导致重度BPD患儿的漏诊或无法分度,使重度BPD患儿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被低估。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预后 婴儿,早产 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