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室体外模拟咀嚼力疲劳负荷来研究改良设计后的树脂粘结固定局部义齿(RBFPD)抵抗脱位的能力,以及不同粘结剂对于固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每个样本组由1颗前磨牙和1颗磨牙组成,2个离体牙间留出相当于1颗磨牙大小的间隙。样本分为5组。第1组样本按照传统RBFPDs进行牙体预备,包括领面沟、He支托窝和舌侧翼板。第2组和第3组按照带有固位槽的改良设计进行牙体预备。第4组只预备固位槽。第5组除了以嵌体洞型替代固位槽以外,其余设计与第2和第3组相同。制做铸造支架,组织面酸蚀。第1、2、4、5组样本以Cement-It作粘结剂,第3组用Panavia21粘结。第2、3、4组的固位槽洞型用复合树脂修复。样本保存在水中作230000次压力负荷循环,频率为4Hz。在拉力负荷下铸件与基牙分离。结果平均分离力大小:第1组=361N,第2组=525N,第3组=562N,第4组=449N,第5组=417N。第2组和第3组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5组。与第1组相比,第2组和第3组铸件分离时还伴有较高比例的基牙断裂。第2、3、4组样本较少发生粘结失败。结论第2和第3组改良设计的RBFPD的固位性较好。改良设计的RBFPD抗脱位能力增强与铸件面积或树脂粘结剂类型并无直接联系,而是和铸件与固位槽复合树脂修复体之间的机械锁结有关。

  • 标签: 改良设计 后牙粘结桥 固位性 局部义齿
  • 简介:粘结因磨牙少且为固定修复,曾一度在临床广泛开展,但随之发生的诸多问题改变了医患对该修复体的看法.近年来不少学者又对影响粘结使用寿命的因素如病例选择、设计、牙体预备原则与要求、金属支架处理、粘结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大提高了粘结使用寿命.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粘结桥 牙齿松动度 耳修复体 牙体预备
  • 简介:临床上常采用二段式桩核加全冠的形式修复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因材料和制作方式不同,现有多种类型的桩核系统,但各存在优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粘结银汞桩核进行了研究,它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微渗漏,还可以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而且能有效的避免侧穿,是一种前景广阔的修复形式.

  • 标签: 粘结银汞桩核 后牙 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锤造固定义齿在基层口腔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常出现因体原因造成固定制作失败,如体磨损穿孔、变形、折断、金属(牙合)面与塑料脱离等.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将体设计为金属全冠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我们在没有铸造条件下按此法制作固定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25-60岁,均为后牙双端固定,缺牙l-2个.缺1个牙57例,缺2个牙19例.上颌牙39例,下颌牙37例.体全冠内的空隙用自凝或热凝塑胶填塞.

  • 标签: 后牙 锤造固定义齿 锤造固定桥 全冠式桥体
  • 简介:当病人的基牙相对完好且不适于种植修复时,树脂粘结(RBFPDs)是一种值得考虑的修复方法。但是,由于长跨度树脂粘结较单体树脂粘结的修复成功率低,对于2个或更多牙齿缺失的病例,传统树脂粘结修复的预后不佳。通过使用改良的非刚性连接体可以减少基牙间与固位体脱粘有关的有害应力,从而很好的提高长跨度树脂粘结的成功率。对于这样的长跨度修复体,应使主固位体至少包绕基牙3个面或者预备对称的轴向沟槽以达到辅助固位的目的。连接体应允许基牙间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这样固位体会具有更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应力减少,而且辅固位体不会脱粘。非刚性连接体自上而下的就位方式和阴型一主固位体的联合应用对于修复体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由于主固位体遭受大载荷而脱粘,修复体可以被容易的取下并重新粘结

  • 标签: 长跨度 树脂粘结桥 设计 牙齿缺失 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后牙中使用全酸蚀粘剂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130例,共有患牙156颗,按照随机分组,将他们分成第一组和第二组,对他们分别使用全酸蚀GlumaComfortBond粘结剂、iBond粘结剂及树脂进行充填,在一年后,观察他们的临床效果;结果充填半年、一年后,两组的临床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牙修复使用全酸蚀GlumaComfortBond粘结剂及iBond粘结剂临床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但iBond粘结剂节省了繁琐的操作步骤,让技术敏感性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 标签: 全酸蚀粘结剂 复合树脂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树脂粘结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2019年我院修复科收治的青少年前牙缺失的患者23例共31颗缺失前牙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树脂粘结进行修复治疗,并临床定期随访检查,评估修复和美学效果。结果 在随访的7-12个月,1例修复体脱落,修复体脱落由外力碰撞引起,经重新粘结后,粘结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结论 树脂粘结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树脂粘结桥 前牙缺失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夹板式粘结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夹板式粘结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PD、SBI及TM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PD值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BI值与治疗前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TMⅠ度人数占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夹板式粘结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修复患者牙列缺损,还能有效固定由牙周炎而导致的牙齿松动,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板式粘结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牙周炎伴牙裂缺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夹板式粘结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LA)、龈沟液细胞因子检测值。结果术后6、12个月,研究组牙周SBI、CLA值低于对照组(F =10.382、6.773、15.228、8.852,P=0.001、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研究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β2防御素水平低于对照组(t=-4.233、-3.755、-2.751、-3.890,P=0.001、0.001、0.007、0.001)。术后12个月,研究组显效率(55.00%,33/60)高于对照组(35.0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5,P=0.024)。结论夹板式粘结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症状,促进牙周组织恢复,提高修复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夹板式粘结桥 牙列缺损
  • 简介:后牙根管治疗后应选择何种冠部修复到目前为止仍然存有争议。尽管传统的金属桩核加全冠修复方式仍然被广泛应用,但其较高的破坏性还是饱受批评。目前,新型材料及完全基于粘结固位的治疗方法已经出现,它们更快,更廉价,同时对牙齿破坏性更小。本文中的所有临床病例均采用了这种方法,包括直接充填及间接嵌体冠修复。

  • 标签: 根管治疗后 修复方式 粘结固位 冠修复 嵌体 充填
  • 简介:摘要:针对后牙双端氧化锆固定抗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多方面改进临床应用实践,包括制定规范流程、个性化定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以提升固定在临床中的效果和可靠性。改进策略包括临床指导规范、患者个性化需求、全面风险管理等。最后,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评估。

  • 标签: 后牙双端氧化锆固定桥 临床应用 个性化定制
  • 简介:目的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了解3—5单位的后牙氧化锆固定经3年使用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临床病例45人,每人至少应用一个固定以修复缺失的1—3颗后牙,共计完成固定修复体57件。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制作架一在初步烧结的氧化锆瓷坯上磨削出较原型稍大的架,放大比例经过精确计算以保证再次烧结后的尺寸正好合适。固定完成后采用Variolink或PanaviaTC树脂粘接剂进行永久粘接,粘接完成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后进行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McNemar检验对实验牙(基牙)和对照牙(对侧同名牙)的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进行比较。结果36个月的观察期后,有36个病例的46件固定得到复查。所有的氧化锆架均未发生折裂,架成功率为100%;7件固定因为生物学或技术原因而拆除,固定的成功率为84.8%;继发龋的发生率为10.9%;饰瓷部分的少量崩瓷发生率为13.0%;实验牙和对照牙间的探诊深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氧化锆架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用于后牙缺失的固定修复;但现在的仿型加工技术其技术性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有待于在将来的加工技术中加以改进。

  • 标签: 前瞻性临床研究 后牙固定桥 氧化锆 计算机辅助制作 MCNEMAR检验 树脂粘接剂
  • 简介:摘要本文以琅岐特大桥2号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粘结强度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对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了封底混凝土厚度是否能够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结果表明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之间的粘结强度为0.37MPa,琅岐特大桥2号51#-53#墩承台钢套箱的封底混凝土厚度设计在钢套箱抽水阶段和承台混凝土浇筑阶段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

  • 标签: 钢套箱 封底混凝土 粘结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种后牙主副不同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9例59个后牙采用主副不同桩进行修复。结果经3年随访55牙固位良好。结论不同主副桩形成的后牙桩核支持固位作用良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后牙修复方法。

  • 标签: 主副桩 复合桩 后牙残根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用不同粘结剂粘接颊面管的脱落率,为临床使用粘接剂粘接颊面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错颌畸形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结剂、3MUnite™化学固化粘结剂、3MTransbond™光固化粘结粘结颊面管,比较三组颊面管的脱落率。结果光固化粘结剂组的脱落率(10.14%)低于化学固化粘结剂组(16.15%)和京津釉质粘结剂组(19.76%)的脱落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粘接颊面管时选择3MTransbond™光固化粘结剂可以增强颊面管粘接强度,减小脱落率。

  • 标签: 颊面管 粘接剂 脱落率
  • 简介: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我国常用的一种外墙外保温系统,系统中粘结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对整个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聚合物干粉的掺量和种类对外墙外保温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聚合物的掺量增加,粘结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增加,聚合物种类对粘结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有较大影响。

  • 标签: 聚合物 外墙外保温 砂浆 拉伸粘结强度
  • 简介:利用无机粘结剂技术在生产中对我们有一些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生产率,简化了工作流程。下面是在修理方面的几点应用。

  • 标签: 应用 技术 工作流程 粘结剂 生产率
  • 简介:界面处理情况、新混凝土的特性、界面剂的使用等是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新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法及粘结材料的特性和作用,修补用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是决定界面粘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新老 混凝土粘结 粘结浅析
  • 简介: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于三种不同粘结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牙本质及铸瓷试件各9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三种粘结剂(玻璃离子粘固粉、自粘接复合树脂粘结剂和自酸蚀树脂粘结剂)进行粘结处理,并按牙本质及铸瓷试件预备的粘结面进行粘结.3组各30个试件均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个试件分4个时间点模拟唾液污染,在粘结后即刻、3分钟、6分钟、10分钟浸入人工唾液,对照组(6个)不浸入人工唾液.24h后,用万能测力仪测试各组的剪切强度.结果:各组中通用自粘结复合树脂粘结剂和两步法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玻璃离子粘固粉的剪切强度,3种粘结剂即刻组和3分钟组的剪切强度都下降,6分钟组和10分钟组剪切强度差别不明显,接近对照组.结论:唾液污染使3种粘结剂固化早期时的剪切强度均有所下降,其中唾液污染对玻璃离子粘固粉粘结剪切强度影响最大.

  • 标签: 人工唾液 冠粘结剂 剪切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