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最要好同伴吸烟、青少年个性特征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的10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被试自我报告他们和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结果表明:(1)吸烟和不吸烟的青少年在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吸烟青少年相比,吸烟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遵从动机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2)青少年的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间存在显著关系.遵从动机高、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其最要好同伴吸烟率要显著地高于遵从动机低、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3)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4)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既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又通过自我效能感、遵从动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但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作用要大于间接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个性特征 最要好同伴 吸烟行为 心理研究 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性吸烟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认知态度对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市579名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交性吸烟行为吸烟认知态度、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为19.6%,其中社交性吸烟者占全部吸烟者的18%。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态度和同伴影响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64,P=0.000;r=0.428,P=0.000);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20,P=0.000)。年龄、同伴影响、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是大学生启动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其中社交场合递烟是启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OR=6.284,95%CI:3.213—12.287)。结论社交性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更容易受到认知态度和社交群体行为的影响。

  • 标签: 社交性吸烟行为 认知态度 应对方式 大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对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抽取青岛市4349名≥15岁非集体居住的常住居民,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对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烟草危害认知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岛市≥15岁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1.31%,现在每日吸烟率为18.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三类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2.39%、26.62%、40.53%;暴露率在性别、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引起中风、心肌梗塞、肺癌和阴茎勃起障碍四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仅为21.72%,被动吸烟引起的成人心脏病、成人肺癌和儿童肺部疾病三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为45.19%。结论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均低于2010年和2015年全国水平,但流行现状仍较严重,对烟草烟雾危害知识认识不足,烟草控制面临挑战。

  • 标签: 吸烟 烟草烟污染 认知
  • 简介: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民以约7%的速度迅猛增长,吸烟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和女性化。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已为公从普遍认知,但吸烟人群意愿戒烟率偏低,成功戒烟率更低,其原因是吸烟是一种强烈的成瘾性行为[1],医疗措施对控烟策略作用十分有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有效的控烟手段之一。

  • 标签: 烟草危害 成瘾行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青少年压力 吸烟行为 关系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黄山地区农民吸烟特征和农村控烟教育工作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控烟教育干预措施,对黄山地区18个自然村3万农民进行控烟干预研究.首先进行6个月的干预前基线调查,然后按项目设计进行干预,结束后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控烟效果.结果基线调查表明,黄山地区农民的吸烟率为35.1%,低于1996年全国农民吸烟率39.2%.干预后的戒烟率为22.9%,高于干预前的17.8%,亦高于1996年全国的调查结果7.0%.结论项目区农民控烟教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吸烟 行为干预 农民 效果评价 黄山地区 安徽
  • 简介:本文总结了我们自1991年以来有关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危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干预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揭示,我国青少年吸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青少年自身、同伴、家庭和社会等很多因素都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产生影响.在研究基础上,自行开发的"远离香烟"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即时和长期的干预效果.文章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 标签: 青少年 吸烟行为 预防干预
  • 简介:摘要1 314名四川省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戒烟率从基线时的22.37%增至筛查后的41.78%(χ²=227.97,P<0.001),持续吸烟者的吸烟量从20支/d降至15支/d(t=11.76,P<0.001);肺癌筛查中出现阳性结果者更倾向于戒烟或持续保持戒烟状态,男性、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将增加持续吸烟或复吸的风险(P<0.05)。

  • 标签: 肺癌 吸烟 筛查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父母亲情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亲子关系一直是青少年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父母与青少年互动模式如何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 标签: 青少年心理学 亲子关系 吸烟行为 父母
  • 简介: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民以约7%的速度迅猛增长,吸烟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和女性化。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已为公从普遍认知,但吸烟人群意愿戒烟率偏低,成功戒烟率更低,其原因是吸烟是一种强烈的成瘾性行为1,医疗措施对控烟策略作用十分有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有效的控烟手段之一。

  • 标签: 烟草危害 成瘾行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简介:本研究从北京市几所中小学选取小六、初二和高一学生1040名来探讨友伴对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测查的形式,先让被试提名一个最要好友伴和九个一般友伴,再回答自己曾经是否吸烟饮酒和吸烟饮酒的程度。分析时,只对在被试范围内的友伴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无论男女和年级,被提名的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人数有较大差别;男生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明显超过女生;高年级学生友伴中吸烟饮酒的友伴明显多于低年级学生;友伴的吸烟饮酒行为吸烟饮酒程度对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有明显影响;友伴中吸烟饮酒的人数多少也与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但单双向友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吸烟饮酒 友伴
  • 简介: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吸烟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呈急剧上升趋势。据调查,男生有吸烟行为的人数比例达到30%左右,女生吸烟的也大有人在。对于学生而言,吸烟不仅影响身体发育,危害健康,而且影响学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笔者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就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成因及矫正措施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吸烟行为 心理成因 价值观 人生观
  • 简介:摘要本文对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的成因、发展过程、危害、控制与矫正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作者认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率在上升,吸烟行为导致的危害严重,与之伴随的就是青少年学生的酗酒、赌博、盗窃、结伙、打架斗殴、甚或抢劫、吸毒等丑恶现象,且确有滋生蔓延趋势。另外,女生吸烟行为在城镇中学阶段增多,农村女生吸烟行为也有出现,危害不可低估,且大城市和城镇女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态势。禁止、控制与矫正青少年学生吸烟,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卫生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学校和社会更应该高度重视。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吸烟行为 吸烟原因 发展过程 吸烟危害 控制与矫正THECAUSESHAZARDSCONTROLSANDCORRECTIONSOF TEENAGERS&rsquo SMOKINGBEHAVIOUR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卷烟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吸烟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包装设计在塑造消费者对卷烟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包装设计元素,如颜色、图案和标识,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增加吸烟的吸引力。然而,包装也可能传递健康警示和风险信息,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卷烟包装设计不仅塑造了品牌形象,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吸烟行为

  • 标签: 卷烟包装设计 消费者 吸烟行为 品牌形象 健康警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干预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7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均有吸烟史,运用随机住院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参照组(n=3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吸烟行为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相比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吸烟百分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给予吸烟行为干预后,其疗效更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程度及降低吸烟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吸烟行为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襄阳市公交司机的吸烟状况,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襄阳市公交公司364名司机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结果该公交公司司机吸烟率为58.0%,男性吸烟率80.8%,女性吸烟率4.6%;52.2%司机没听说过戒烟门诊,54.4%司机没有听说或了解过戒烟方法,59.4%司机不知道戒烟ABC法,51.1%的司机不知道帮助吸烟者戒烟的5A技能;吸烟者与不吸烟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5%和80.6%,疾病相关知晓率分别为55.8%和68.6%,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知晓率分别为46.2%和78.0%,控烟态度积极率分别为59.7%和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襄阳市公交公司的控烟力度还远远不足,吸烟率较高,男性吸烟尤为严重,对戒烟知识、吸烟危害知识、吸烟与疾病关系及控烟相关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控烟态度积极性不高,且吸烟人群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

  • 标签: 公交司机 吸烟率 知晓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开平市常住居民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为政府和控烟机构制订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机方法抽取常住居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与教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公务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行为、对控烟政策的态度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平市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5.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92%,女性吸烟率为1.92%,常住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引起除肺癌外的疾病的认知率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为15.3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4.28%,女性吸烟率为3.15%,3.00%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19.0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91.33%的重点人群认为应在医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全部禁烟,在餐厅和酒吧室内全部禁烟的认可率分别为57.33%、43.67%。结论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认知率,自觉选择和坚持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和培训,发挥其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带动全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 标签: 常住居民 重点人群 吸烟 控烟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电子烟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电子烟监管政策备受关注。青少年是电子烟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他们的吸烟行为不仅影响个人身心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入调查青少年对电子烟的认知、使用、吸烟行为等情况,对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电子烟监管政策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电子烟 监管政策 行为调查
  • 简介:1我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吸烟的,真要刨根究底,怕是得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我父亲死于1978年春,而我的吸烟又和他不无瓜葛,就是说在他去世的前几年,很可能我已出落成一个小小烟民了.记忆中,父亲右手的中指和食指的关节及关节以下部分熏得焦黄,怎么都洗不掉,这除了可以见出他吸的都是不带过滤嘴的烟,也反映了他吸烟之量大之凶猛.当时没条件照相,倘若留下一些资料,或许我家可以搞个吸烟几十年回顾展.听说我爷爷也吸烟,但只是偶尔吸那么几口,并没有上瘾.我祖爷吸不吸?这个我没有去考证,假如他老人家也有此嗜好,那我们家族的吸烟史可就源远流长了.

  • 标签: 吸烟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