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酸钠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71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酸注射治疗,5mg/次,一日一次;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钙尔奇D片治疗,口服1片,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骨骼疼痛程度明显缓解,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骼密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主要并发症有流感样症状,短时间缓解。结论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但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用药期间需加强护理。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取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钙、血磷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升高,采取酸钠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提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酸钠治疗,患者用药后的骨密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 标签: []唑来磷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酸针与伊班酸钠针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该院接收的62例恶性骨肿瘤(28例原发性骨肿瘤和34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酸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伊班酸钠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32.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班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酸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唑来膦酸针 伊班膦酸钠针 骨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 标签: 唑来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老年人
  • 简介:摘要双酸盐治疗骨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相关事件、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酸长期应用的耐受性目前尚不明确,同时存在肾毒性、颌骨坏死、电解质紊乱、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正确的认识这些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的防治、扩大酸使用的适应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唑来磷酸 骨转移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酸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酸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治疗前后骨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静息痛评分、前屈后伸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L1-4、Ward三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静脉滴注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治疗效果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酸,治疗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结果两组治疗2月、4月VAS评分,比治疗前数据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在治疗后10、20个月时,腰椎、髋部的BMD值数据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与阿仑膦酸钠效果均相对较好,但是以药物依从性来说,阿仑膦酸钠不及酸治疗效果。

  • 标签: 唑来膦酸 阿仑膦酸钠 老年 脊柱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酸钠及鲑鱼降钙素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反应差异,为指导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B组、C组.均在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基础上,第一周A组、C组常规治疗,B组每天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50iu,观察记录每位患者疼痛缓解症状;第二周,三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酸钠注射液5mg,输注当天A组、B组预防性应用500~1000mg的对乙酰氨基酚,并维持至治疗后24~48h.治疗期间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变化,并认真记录,观察体温波动,总结最高体温与发热天数.结果B组较A组、C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A组、B组发热比例、发热天数及最高体温均较C组明显降低.即鲑鱼降钙素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缓解疼痛有显著疗效;对乙酰氨基酚常规预防性应用,对于缓解和纠正患者应用酸钠后急性不良反应,如发热情况,疗效显著.结论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明显时,可首先选用鲑鱼降钙素辅助治疗;使用酸钠治疗同期,建议常规预防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以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酸钠鲑鱼降钙素疼痛发热TheclinicalobservationofusingZoledronatesodiumandsalmoncalcitoninintreatmentofosteoporosisWANGYong-ge1QIAODong-fang2MASong-zao3YANGPeng-bin1RUANZhi-yong1JINHao21.Pharmacy2.EndocrinologyDepartment3.SpinalandJointDepartment,NanyangCityOilfieldGenGeralHopitalofHenanProvince,NanyangCity473132,Henan,China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differentreactionbetweenZoledronatesodiumandSalmoncalcitonin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sis,and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thefutureclinicaltreatment.Methods120patientshavingosteoporosisinourhospitalaredividedintogroupA,groupBandgroupC.WithbeinggivenCalciumandVitaminDtoallthegroups,inthefirstweek,groupAandgroupCaregivenroutinetreatment,groupBwasgivendailyintramuscularinjectionofSalmoncalcium50iu,andeverypatients’painreliefisobservedandrecorded;inthesecondweek,allofthreegroupsaregivenintravenousinfusionofZoledronatesodium5mg,inthesameday,groupAandgroupBarepreventivelygiven500~1000mgAcetylaGminophenolandmaintaintreatmentfor24to48h.Duringthetreatment,thevariationsofpatients’bodytemperaturearerecordedandsummarizethemaximumofbodytemperatureandthefeverdays.ResultsThesymptomsofpainingroupBaresignificantlyrelievedmorethanthatingroupA,groupC.GroupAandgroupB’sfeverdaysandthehighestbodytemperaturea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groupC.NamelySalmoncalcitoninonosteoporosispatientshasasignificanteffectinpainrelif;preventiveuseofAcetylaminophenolhasadramaticaeffecttoeaseandcorrectacutereactionsafterZoledronatesodiumtreatment,suchasfever,ConclusionOsteoporosispatientswithobviouspaincanfirstusethesalmoncalcitoninastherapy;duringthetreatmentofusingZoledronatesodium,itisrecommendedroutinepreventiveuseofAcetylaminophenolinordertoreducetheincidenceofaGcuteuknewyawntoerddsreactions.osteoporosisZoledronatesodiumSalmonCalcitoninpainfever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06-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9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31例治疗组为应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酸钠,28例对照组给予酸钠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8周内疼痛缓解、体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骨痛呈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改善例数(KPS评分)多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酸钠对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明确缓解患者骨痛,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 标签: 榄香烯注射液 唑来膦酸钠 肺癌骨转移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酸与氯曲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酸、氯曲酸二钠治疗两疗程,观察疼痛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8.89%(p>0.05)。酸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1.67±12.95、77.22±7.51,p<0.01。氯曲酸二钠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2.22±13.52、76.11±6.97,p<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酸与氯曲酸二钠均能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酸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氯曲膦酸二钠 肺癌 转移性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酸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以及中国肿瘤协会等数据库,收集酸治疗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中的相关数据,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按照排除和纳入标准,对其质量进行确认,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患者2025例,纳入28个随即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和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进行放射式治疗后的疼痛率(95%CI,OR=3.45,P<0.0001),患者的活动能力(95%CI,OR=2.94,P<0.0001)和生活质量(95%CI,OR=2.85,P<0.0001),并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CI95%,OR=0.18,P=0.03)和新生骨转移肿瘤发生率(95%CI,OR=0.25,P<0.0001),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的低钙血症(95%CI,OR=8.95,P<0.0001)和发热(95%CI,OR=11.96,P<0.0001)这两个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其活动能力,对转移性疼痛可以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大大下降,但是会造成患者低钙血症和发烧。

  • 标签: 唑来膦酸 肿瘤骨转移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A组)、阿仑膦酸钠组(B组)、酸组(c组),每组各30只。各组动物均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1次,24h后于臀肌注射20mg/kg甲基强的松龙,共3次,每次间隔24h;B组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150μg/(kg·d),共45次,颈部皮下注射;C组同时给予酸100μg/kg,1次/4W,共2次,耳缘静脉注射。6W后取双侧兔股骨头骨组织,沿正中矢状面剖为两半,一半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另一半股骨头骨组织再剖为两半,一半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OPGmRNA和RANKL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mRNA比值;一半提取骨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出OPG和RANKL蛋白表达量,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A、B、c3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10%(3/30);空骨陷窝率(%)分别为26.33±1.17、20.85±1.47、18.55±2.43;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76.0%(19/25)、30.77%(8/26)、7.41%(2/27);RTQ—PCR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mRNA分别为0.85±0.086、1.22±0.085、1.62±0.097,RANKLmRNA分别为3.23±0.78、2.84±0.95、1.43±0.93;WesternBlot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8±0.09、0.54±0.09、0.74±0.08;RANK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1±0.10、1.23±0.08、0.63±0.08。B、C两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

  • 标签: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PG RANKL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酸缓解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癌症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例,采用酸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对疼痛缓解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安全性。结果酸缓解疼痛总有效率为77.3%(3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酸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效果良好,安全性搞,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癌症骨转移 缓解疼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酸相关的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临床调查10例骨质疏松患者患者使用酸后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护理,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策略及护理。结果9例骨质疏松患者,在应用酸后,分别于于当日于次日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经过严密观察,积极预防治疗与护理患者均与用药后3日与4日后恢复。结论静脉应用酸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但是应该重视其应用后。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短程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6例,采用酸加局部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镇痛效果分别为93.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骨质修复有效率分别为87.5%、75.0%、43.8%,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骨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并增加骨质修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 简介: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酸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酸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酸注射液之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