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酸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名年龄≥70岁的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每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组(n=3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次静脉滴注酸5mg。随访12个月后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骨密度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椎骨、全髋骨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治疗一年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和降低骨代谢标记物水平,降低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危险。

  • 标签: 唑来膦酸 中药 老年性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和低生活质量等特点,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压力,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应用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延长了住院时间,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良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酸联合钙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OP患者,并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与口服碳酸钙D3片(Ⅱ),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合并接受酸注射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统计总有效率。采集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骨密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生化指标,包括血钙(Ca)、血磷(P)、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和降钙素(hCT)、Ⅰ型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特异性序列)(β-CTX)。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钙、血磷和BGP的差异不显著(均P>0.05),研究组的hCT和P1NP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1),β-CTX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酸联合钙剂对OP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钙剂 骨密度 骨疼痛
  • 简介:目的:研究酸(zoledronicacid,ZOL)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骨(osteoclastic0C)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兔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破骨细胞计数、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吖啶橙染色计算破骨细胞凋亡比率观察不同浓度酸对细胞影响。结果:随着酸浓度增高,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吸收陷窝数量、陷窝面积亦减少;凋亡OC数目增多,凋亡率亦升高。结论:酸通过抑制OC活性而直接抑制OC骨吸收功能,随其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

  • 标签: 唑来膦酸 破骨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纯放射治疗和放射治疗联合酸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83处骨转移灶均采用6MV-X线放射治疗。常规扫描CT,勾画靶区,采用6MV-X线调强放射治疗,每次2Gy,5次/每周,总剂量40~60Gy/4~6周。随机分为两组;A组病例30例单纯调强放射治疗;B组病例28例,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酸治疗。结果放疗联合酸组骨转移疼痛,总有效率为96.4%,单纯放疗组有效率73.3%(P<0.05)。结论放疗联合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效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转移肿瘤 放射方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联合仙灵骨葆在军退退休老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IGF-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军退退休老人骨质疏松症患者260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30例)和观察组(n=130例)。对照组采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仙灵骨葆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骨代谢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ET-1水平、骨转换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以及骨特异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唑来膦酸 仙灵骨葆 骨代谢水平 骨转换 炎症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痛情况、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DPD/Cr等指标记录下来,并做对比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四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尿DPD/Cr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另外,患者的骨密度在经过治疗之后得到明显增加,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酸注射液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6倒,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用放疗联合酸治疗,对照组(42例)行单纯放疗,30Gy/10次。结果放疗联合酸组骨疼痛有效率为90.9%,单纯放疗组疼痛有效率为69.0%(P<O.05)。结论放疗联合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确切,且酸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是日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 标签: 唑来膦酸 放疗 骨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酸治疗,对照组采用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病灶变化、活动能力、不良反应。结果在疼痛缓解、活动能力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变化、不良反应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使用硅鱼降钙素及酸治疗后的护理,通过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护理,结合基础治疗饮食运动、钙剂和酸及硅鱼降钙素联合治疗,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治疗骨质疏松造成的疼痛症,使骨密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绝经期妇女采用硅鱼降钙素及酸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绝经期妇女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硅鱼降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采取酸(密固达)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PMO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0.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疗法分为2组(各组40例)。采取碳酸钙D3片治疗对比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采取密固达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骨密度(BMD)变化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各部位BMD水平、总有效率等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P<0.05);但2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PMO采取密固达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提升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增强骨质量,安全可靠,可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接受酸注射液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组,讨论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结果:150例中6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痛以及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之间患者的年龄、骨钙素水平、钙剂等使用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但程度比较轻,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比较多,临床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方法 采取数字表法对我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n=35)与联合组(n=35)。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联合组酸+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骨痛情况。结果 两组各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疗 肺癌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