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危害因素直接影响着工人身体健康。噪声作业已成为威胁工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对某铸造厂296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噪声 职业危害 心电图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人员在岗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选取本检查机构体检的410例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纳入暴露组,选取400例未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纳入非暴露组,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分析两组在岗听力损失情况。结果 暴露组的听力异常、单纯高频听力损失、单纯语频听力损失、高频伴语频听力损失占比和工龄≤20年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 结论 噪声污染会损害在岗工作人员的健康,致使其出现听力损失,相关部门应加强干预力度,做好防护措施,减轻噪声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作业人员 听力损失
  • 简介:为了探讨噪声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于2003年6月对363例接触噪声的某纺织厂作业人员的心电图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3年6月我们对某纺织厂的织布车间363例(男78名、女285名)作业人员(接触组)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对象均为接触噪声工龄1年以上,平均7.5年,年龄20~40岁,平均28岁.为分析接触组心电图的改变,另外以非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医院医护人员、行政人员)310人作为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9.1岁,工龄2-28年,平均工龄8.3年.噪声接触组与对照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基本相同.

  • 标签: 噪声 作业人员 诊断 调查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在工厂生产作业中,生产工人避免不了会长期处在噪声的环境中,噪声主要是由于机器运转、流体排放等生产流程产生。我国法律为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将噪声聋定为职业病,并且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有效降低噪声作业人员出现噪声聋。本文将针对噪声职业健康监护的问题进行叙述,促进企业按照国家以及行业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障从业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问题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噪声问题是无法避免和消除的一个问题,噪声会带来多种不利影响,尤其会影响到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基于此,文章对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维护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监护 思考分析
  • 简介:摘要矿山开采、机械制造、纺织以及冶炼生产期间普遍存在噪声,关于纺织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暴露强度和接触人群听力损伤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其他噪声作业人群、职业性噪声聋发病以及听力损失情况的研究较为少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衔接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探讨噪音对相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我市相关企业中选取2015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员2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检出情况随工龄的变化而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检出率和年龄、性别相关,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工龄无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噪音环境下长期工作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要加强管理,做好噪音防护工作。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体检 南通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某煤矿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检测,并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125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阈检测中,高频听力损伤检出810人,检出率为72.0%,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1.90,P<0.05);耳聋检查67人,检出率为5.6%,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7.25,P<0.05)。结论生产性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较大影响,随噪声作业工人工龄增加听力损失率增加。企业应加强噪声源控制,并做好工人个体保护和健康监护工作。

  • 标签: 噪声 工龄 高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汽车制造厂2 647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耳疾史、爆震史、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和职业性噪声接触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2 647名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75.0~92.0 dB(A),平均为(84.14±2.47)dB(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2%(456/2 64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噪声接触水平、糖尿病史、爆震史、吸烟和饮酒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0岁、吸烟和接触噪声是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吸烟和噪声均为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引导工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觉丧失,高频 汽车制造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型水电站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职业性噪声对水电站运行期间噪声暴露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从而为防控职业性噪声性损伤提出建议,为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查询、工程分析、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水轮发电机组水车室、下机架室、风洞、柴油发电机室的噪声强度较高,水车室、柴油发电机室噪声强度接近或高于100dB(A)。该水电企业近三年(2016年~2018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均为100%,每年巡视工均有听力异常者需复查。结论水电行业设备设施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工作环境复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接触工作复杂,噪声超标情况突出,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针对性改善噪声防护措施,明确重点加强治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污染源越来越多,各种化学污染、光污染、生物污染的例子屡见不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人群处于噪声污染当中,尤其是常年处于噪声作业中的工作人员。资料显示,长期处于噪声作业的工作人员在体检时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的情况,还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应大力加强对于处于噪声作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噪声对处于噪声中的工作人员的危害。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健康体检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探索讨噪声所致不良后果,为我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南宁市2023年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网络直报的在岗及离岗时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使用SPSS 26.0软件对不同年龄、工龄、行业、性别、接触危险因素个数、企业规模、企业类型等噪声作业人员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情况、胸片、心电图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噪声作业人员的双耳高频听阈升高率、胸片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1.92%、2.42%、8.86%,不同年龄、工龄、行业、性别、接触危险因素个数、企业规模的劳动者的双耳高频听阈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噪声对人体听力、心血管系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

  • 标签: 噪声,听阈,职业健康
  • 作者: 刘涛 刘静 韩承 刘义涛 曾强 顾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 30001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 300070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 30007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岗位工人职业接触噪声现状,了解噪声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和听力的影响,并对噪声岗位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方法于2021年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3 516名工人进行《噪声作业工人调查表》调查,对其所在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噪声检测,按是否接触噪声作业分为接噪组和非接噪组。比较两组工人之间的一般特征、听力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并对接触噪声工人进行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结果接噪组工人758人,年龄(26±5)岁,接触噪声工龄3.0(2.0,6.0)年;非接噪组工人2 758人,年龄(25±6)岁,工龄2.0(1.0,4.0)年;两组作业工人文化程度、工龄和记忆力减退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98、38.70、5.20,P<0.05);接噪组工人随着工龄增加,失眠多梦、多汗乏力呈下降趋势(χ2趋势=6.16、7.99,P<0.05)。各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50、60岁时发生双耳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均为可忽略风险,冲压、焊装噪声岗位工人工作至60岁时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均为低风险。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接触的职业噪声会对其神经、听觉系统产生一定危害,应采取噪声防护措施降低其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神经系统 听力损失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只要是影响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在噪声作业场所工作会对人的听力、身体健康或者其它产生较大的危害。本篇文章探讨了相关职业病作业危害、对工业噪声作业场所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噪声作业场所 危害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体检后的异常结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噪声作业工人,对其进行体检。结果300例工作人员经过体检后,职业禁忌症比例为9.33%,怀疑噪声聋比例为2%,听力受损比例为36.67%,血压产生异常比例为28.67%,心电图产生异常比例为34.67%;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左右耳听力损伤、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升高情况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可知,P<0.05,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噪声作业能够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体检,并对其予以相应的防治。

  • 标签: 噪声作业 职业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结果情况。方法:取1000名噪声作业在岗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00名作业人员中出现不同程度听力损伤者共195例,占19.5%;不同性别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根据作业人员接触噪声危害因素情况,将其分为单因素组与多因素组,比较其听力损伤检出率显示,多因素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因素组(p

  • 标签: 噪声作业 听力检查 听力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情况与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相关性,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 2017年进行职业体检的在岗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对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不同接噪工龄、不同接触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 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 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 25dB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从业人员的年龄、接噪工龄、接触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 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 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 25dB的发生率逐渐增大。结论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与年龄和接噪工龄有关。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大。

  • 标签: 噪声 职业性听力损伤 年龄 接噪工龄 噪声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情况与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相关性,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2017年进行职业体检的在岗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对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不同接噪工龄、不同接触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25dB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从业人员的年龄、接噪工龄、接触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25dB的发生率逐渐增大。结论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与年龄和接噪工龄有关。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大。

  • 标签: 噪声 职业性听力损伤 年龄 接噪工龄 噪声强度
  • 简介:摘要:噪声对机场机务人员听力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旨在提高机场机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机场机务人员面临的主要噪声来源,以及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所带来的听力影响。随后,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噪声 机场机务人员 听力影响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