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肠吻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20年4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胆肠吻合法手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胆肠吻合法的病种、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7.3(44~77)岁。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10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4例、胰腺囊性腺瘤1例,胃癌侵犯胰头1例,胆囊癌1例。38例胆肠吻合法涉及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20例,胆管癌根治12例,肝切除、胆肠吻合4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胃癌根治1例,胆囊癌根治1例。胆管直径<6 mm的患者10例。3个、2个和1个吻合口的患者分别为4、7和27例。术后吻合口胆漏1例。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4年未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胆肠吻合法简单、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细小胆管的胆肠吻合

  • 标签: 吻合术,外科 胆肠吻合术 四针吻合 胆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无皮肤吻合技术和传统针线皮肤缝合在普外科Ⅱ、Ⅲ类切口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份至2014年12月份以来,湖南旺旺医院普外科做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病例,分别使用无皮肤吻合技术和传统针线皮肤缝合,术后第七天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两种缝合方式后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选入病例100例,使用无皮肤吻合技术和传统针线皮肤缝合各50例,其中无吻合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10例,传统缝合的术后感染13例,使用X2检验,两种缝合方法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缝合技术与传统针线缝合相比,不会增加感染几率,可达到同样的皮肤闭合效果,但切无吻合的切口愈合美观,无需术后拆线,缩短皮肤缝合时间,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因此无缝合技术可放心应用于普外科Ⅱ、Ⅲ类切口的缝合。

  • 标签: 阑尾炎 无针缝合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一种简易器械辅助下,医用胶粘合进行细小血管吻合操作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麻醉后切断双侧股动脉,随机选取一侧股动脉应用传统显微线缝合法吻合,作为对照侧;应用医用胶吻合另一侧股动脉,应用螺旋内部支撑辅助下外涂医用胶粘合法吻合血管,作为实验侧。结果对照比较两种吻合方法所用时间长度以及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应用传统缝合法吻合股动脉组平均耗时13.5min,而应用螺旋支撑辅以医用胶外涂法吻合吻合股动脉平均用时8.4min,两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而两组之间术后3d以至4w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该实验可以证明应用螺旋内部支撑牵引法辅助医用胶粘合血管可缩短手术耗时,降低对吻合技术的要求,同时对于血管吻合的通畅率和血流速度均不亚于传统的显微缝合吻合法。

  • 标签: 医用胶 吻合 血管支架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吻合法。方法经会阴耻骨上联合切口入路,采用自制长直后尿道吻合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31例。结果术后3周拔除尿管,30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15年。29例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其中1例术后出现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术后8个月尿流稍变细,定期尿道镜直视下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通畅。2例术后出现中等程度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结论长直后尿道吻合疗效满意,手术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缝线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技术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应用改良双缝线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技术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复通情况和配偶妊娠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217±56)min,研究期内未见切口感染、精液瘘、精液囊肿等并发症。术后3、6、9、12、18个月行精液常规检查,术后18个月时精子浓度为(25.1±11.5)×106/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38.2±16.4)%,手术临床复通率为70.9%(73/103),患者配偶自然妊娠率为38.8%(40/103),10例患者夫妇经自然妊娠出生健康婴儿。结论改良双缝线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临床疗效良好,是无双缝线时的合适选择。

  • 标签: 输精管附睾吻合术 梗阻性无精子症 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视频简介】颈椎的骨质增生,组织增生(如黄韧带,前、后纵韧带的增生)、颈椎骨之间的移位,其第一位的病因都是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导致的。刀医学立足于第一位的病因为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第一位的发病机制为神经发病机制,所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刀治疗颈软组织的损伤或病变就是针对各型颈椎病的基础的、根本性的治疗。颈椎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动态力不平衡,最后这些力都要集中传递到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这3个部位,即高应力点。颈椎的移位,其异常的力必然导致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的瘢痕粘连等,当这些病变不能被自我代偿或修复时,就要用刀把这些病理改变切开、剥离、疏通等,使这些病理改变的范围、大小、强度等缩小到人体的自我代偿,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并最终达到全部修复或基本修复,使颈椎病得到根本性治疗。本视频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刀治疗做详细讲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中位年龄54岁,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患者颈外静脉留置以及肢浅静脉留置差异性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我科 于 2016.08-2019.08 期间所接纳的老年输液患者 50 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 25 例, 肢浅静脉留置 )以及观察组( 25 例, 颈外静脉留置 ),对两组患者的留置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留置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颈外静脉留置输液方式相比较肢浅静脉留置输液起到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颈外静脉留置针 四肢静脉留置针 运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患者颈外静脉留置以及肢浅静脉留置差异性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我科 于 2016.08-2019.08 期间所接纳的老年输液患者 50 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 25 例, 肢浅静脉留置 )以及观察组( 25 例, 颈外静脉留置 ),对两组患者的留置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留置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颈外静脉留置输液方式相比较肢浅静脉留置输液起到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颈外静脉留置针 四肢静脉留置针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花穴埋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0例和西药组20例。针刺组予腹针联合花穴埋治疗,西药组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以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调查,对其治疗后各项积分数值对比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5%,西药组有效率为75%,针刺组睡眠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花穴埋治疗失眠提高睡眠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失眠 腹针 埋针 四花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吻合方式对慢性泪囊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7月~2011年6月接受传统或改良组患者126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与传统术式早期及远期效果。结果经随访,传统手术方式效果明确。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吻合方式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静脉营养中腋下静脉留置与头皮、肢静脉留置作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5.01-2023.05.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新生儿,共计10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头皮、肢静脉留置,观察组-52例-腋下静脉留置。比较2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15%(50/52),对照组82.69%(43/5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观察组(5.12±1.35)d,对照组(2.33±0.92)d,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77%(3/52),对照组为19.23%(10/5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营养静脉营养中,与头皮、肢静脉留置穿刺方式相比,腋下静脉留置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留置时间更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腋下静脉留置针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三全层胰肠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开展的44例LPD的临床资料,4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分析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 (300±66) min,术中出血量(350±270) mL。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2.7%,其中胰瘘发生率为11.4%,未发生B级、C级胰瘘,胰肠吻合时间平均( 12.6±3.5) min,,胆瘘发生率为13.6%,术后胃延迟排空发生率13.6%,出血率为11.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20.3±7.4) d,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住院期间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三全层胰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术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