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鄞县1991~1997年在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死亡的死胎、死产和死亡新生儿为对象,资料来源于本所档案室和数据库,死亡病例记录按宁波市产儿死亡调查统一标准执行。登记表内容包括母亲年龄、既往胎产次、产检次数、产检是否符合要求、胎龄、胎儿性别、体重、出生情况、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其中产检是否符合要求一栏以自20周至28周前每4周1次,36周前每2周1次,36周后每周1次为标准,考

  • 标签: 围产儿死亡 鄞县 死产 产次 死亡病例 胎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探索影响我市产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出生缺陷预防措施以及评价其效果提供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资料,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产儿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四年共监测产儿3426例,出生缺陷9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8.6‰,本市户口产儿出生缺陷上升趋势明显;农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城市;男性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出生缺陷前五位的是胎儿水肿综合征、足内翻、尿道下裂、多指趾、唇裂、唇裂并腭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儿死亡率最高。结论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方法在监测医院内出生的10374例产儿中,出生缺陷儿89例。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年龄、出生性别有关。结论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点和需求。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出生缺陷 围产儿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2年我县产儿死亡情况及其死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降低产儿死亡率。结果5年间有产儿21619人,产儿死亡179人,产儿死亡率8.14‰,产儿死亡前3位死因是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结论做好产儿保健工作,必须从孕前保健开始,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及早筛查高危因素及时处理,加强产科质量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围产儿死亡 死因顺位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积极探讨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武进区各助产机构在2013—2017年上报的产儿数及《产儿死亡个案登记表》进行质量控制和资料分析。结果监测武进区助产机构2013—2017年分娩的产儿总数为70559,发生产儿死亡131例,死亡率1.86‰。死亡原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脐带因素、先天畸形、原因不明、羊水因素、早产低体重;产儿死亡率与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出生缺陷、早产低体重等因素相关。结论全面开展婚前健康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普及产前筛查与诊断,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加强孕产妇自我监护能力,及时识别、处理高危妊娠,适时终止妊娠,加强产儿科建设和协作,是降低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围产儿死亡 高危妊娠 孕产妇保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儿死亡原因,为明确围产期保健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南京市下关区15565名产儿中死亡的个案资料。结果2007-2011年下关区共有产儿死亡97例,产儿死亡率6.23‰。在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中,出生缺陷占30.93%,新生儿疾病占16.49%,母亲因素占13.40%。结论加强基层围产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免费婚前,孕前检查;加强产前诊断技术,加强产科质量管理,28周前常规B超筛查发现畸形及预防早产,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加强监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儿死亡的发生。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以提高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产儿死亡比。方法对2010-2013年富川县267例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3年富川县产儿总数20668例,产儿死亡267例,产儿死亡率为12.92‰,死胎161例,占产儿死亡60.3%;死产11例,占4.12%,新生儿死亡95例,占35.58%。产儿死亡的前五位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孕期监护,尤其是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早期发现并干预孕期并发症,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是降低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儿死亡的因素。方法按WHO公布的围产期的计算方法。结果共分娩胎婴儿4358名,活产4300名,产儿死亡58名,产儿死亡率13.31%。讨论做好体重小于2500可新生儿的监护工作,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以便提高产保健质量。方法对2007年–2010年6月份在我院死亡的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2010年6月份住院产儿死亡数逐年下降,183例死亡产儿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6.83%、1.09%、43.08%,死胎、死产中以其他原因、母体因素、脐带因素为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死因为早产低体重、窒息、肺炎;评审结论中Ⅰ类、Ⅱ类、Ⅲ类各占34.43%、53.55%、12.02%。结论完善孕产期系统保健,提高产科、儿科及相关辅助科室业务技能是降低产儿死亡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妇产科上海浦东201318)摘要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产儿预后的分析。方法本文对我院2006.1~2010.10发生的羊水过少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粪染率25.25%左右,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数值,而羊水过少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尤以羊水Ⅲ度粪染率明显。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儿死亡率,羊水过少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羊水量少于100ml,而并发羊水量Ⅲ度粪染的病例,新生儿窒息率高达75%,羊水过少在临床上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促使采取剖宫产手段来结束分娩,造成剖宫产率的上升。结论病理性羊水过少是影响产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缺氧最敏感指标,对于羊水过少者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监护,一旦产程有异常者,应及时以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 标签: 羊水过少 剖宫产术 羊水粪染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我院应用B超测定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及人工破膜、产时羊水总量<300ml的52例妊娠妇女临床情况及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42+6周,占8.64%(19/220);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高危孕妇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37-39+6周,占6.09%(30/493)。用超声测定羊水最大暗区深度作为检测羊水量的指标,符合率为91.67%(44/48),剖官产率为76.92%(40/52)。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影响产儿预后,确诊为羊水过少的孕妇,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及妊娠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产儿预后。

  • 标签: 羊水过少 超声检查 剖宫产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294例进行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与不绕颈者对产儿影响;③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产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及早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4.5%,窒息率为10.20%,死胎率为2.04%。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窘迫,死胎,窒息发生机会亦越大。

  • 标签: 脐带绕颈 围产儿 安全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寻找影响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57例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年产儿死亡发生率为0.69%,2010年为0.70%,相差无几。从发生原因看,胎儿畸形占33.3%,孕周在29~32W之间胎死宫内的占26.3%,因脐带因素死亡的占8.8%,另外还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其它原因。结论加强孕前优生优育宣传及孕期保键,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完善医疗保健系统,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 标签: 围产儿病死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 简介:摘要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儿的预后。若在妊娠期加强监测,积极预防,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羊水过少 围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黎平县出生缺陷情况,为做好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黎平县人民医院2007~201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监测产儿6240例,出生缺陷63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0.10/‰,出生缺陷前3位原因为多指(趾)、唇腭裂和耳畸形,出生缺陷与围绕生儿性别无关,母亲年龄为20~29岁的产儿出生缺陷率高。结论搞好三级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工作,预防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掌握富川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趋势、畸形种类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富川县15所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孕28周~产后7天的20668例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年共监测产儿20668人,出生缺陷儿224人,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38/万,出生缺陷前5位高发种类是多指、胎儿水肿综合征、尿道下裂、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他畸形;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产母<20岁和产母≧30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20-29岁年龄组。结论加强孕前及早孕期检查和优生宣教,开展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干预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出生缺陷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我市2007-2011年住院分娩和治疗性引产的14854例产儿。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五年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10.57‰。其中肢体缺陷发生率3.97‰,居第一位;唇腭裂发生率1.55‰,居第二位;外耳畸形发生率1.4‰,居第三位。结论开展婚前保健、增补叶酸、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终止妊娠等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